引言
金融世界永远充满着风险与不确定性,无论是传统金融市场还是新兴的加密货币领域都是如此。对于投身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探索者来说,理解自动做市机制(AMM)和流动性池(LP)的运作原理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中的交易体验。
流动性池和自动做市机制的核心在于流动性提供者的参与,他们通过资金投入来获取收益回报。但这种方式隐藏着一种独特的风险——”无常损失”,这种风险只有在资产存放在流动性池中时才会显现,而不会出现在个人钱包存储的情况下。
在DeFi生态系统中,深入理解无常损失的概念对参与者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潜在收益。投资者可能会满怀期待地将资产存入流动性池,却在取回时惊讶地发现资产数量有所减少。
自动做市机制与流动性池的运作
自动做市机制(AMM)是建立在智能合约基础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它通过数学模型为资产定价,让用户无需依赖传统中心化交易所就能完成加密货币的兑换。
流动性池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智能合约,它作为加密代币的储备库,为DeFi市场和平台(如DEX和AMM)提供交易流动性。这些智能合约能够自动化地执行交易流程。
每个流动性池都维持着特定代币对的固定比例,比如50 ETH对50 DAI。当代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流动性池会根据市场需求自动调整代币比例,而流动性提供者则能按照其在池中的份额比例获得交易手续费奖励。
尽管提供流动性能够带来被动收入,但这种方式也存在明显缺陷。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无常损失,它发生在池中资产价值与直接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出现偏差时。此外,智能合约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用户资金面临黑客攻击的威胁。
无常损失的深层解析
无常损失是流动性提供者在参与流动性池或自动做市商(AMM)时可能面临的一种潜在成本损失。这种情况在稳定币与高波动性加密货币配对交易时尤为常见,因为投资者需要对两种资产进行等值投入。
当市场价格变动导致池中资产市值比例偏离初始状态时,系统会自动调整资产比例以恢复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可能会发现取回的资产数量与最初投入时存在差异。
这种现象的内在逻辑在于:当池中某资产相对另一资产价格上涨时,系统为了维持平衡会自动出售增值资产并购买贬值资产。与单纯持有资产相比,这种机制可能导致流动性提供者遭受损失。
以DAI/ETH交易对为例,假设投资者投入等值的DAI和ETH,之后ETH价格相对DAI翻倍。为保持池中资产价值平衡,系统会出售部分ETH来增持DAI。这导致投资者在提取资产时获得的ETH数量少于初始投入,这就是典型的”无常损失”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投资者将资产存放在个人钱包中,ETH价格上涨将直接转化为收益,而不会出现流动性池中的潜在损失。这种损失之所以被称为”无常”,是因为它会随着市场价格波动而变化。
很多人误以为无常损失是实际亏损,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资金从流动性池中提取时才会真正实现。更准确地说,无常损失反映的是提供流动性相对于直接持有资产可能错失的收益机会。
Uniswap等平台使用特定公式来计算无常损失,帮助用户评估价格波动对投资价值的影响。此外,DeFi用户还可以利用Dailydefi.org提供的无常损失计算器来预估可能的损失比例。
应对无常损失的策略
在投资领域,有效的对冲策略就像一把保护伞,能帮助我们在风险来临时做好准备,尽可能减少损失。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策略,用户可以将自动做市商(AMM)和流动性池中的价格波动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同质资产配对策略
这种方法通过选择波动性最低的资产对来降低价格差异风险,这些资产对通常追踪同一种资产的价格。稳定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们锚定法币价格,有效减少了价格剧烈波动的可能性。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资产的封装版本,比如stETH,它与以太坊(ETH)保持1:1的价值对应关系。当向stETH/ETH流动性池提供流动性时,由于两者遵循相同的定价机制,价格变动将保持同步。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追踪同一波动性资产的两种代币,如RenBTC和WBTC,它们都紧密跟随比特币的价格走势。
价格预言机的应用
价格预言机是集成在智能合约中的实时价格获取工具。与依赖链下数据、可能存在信息延迟的AMM平台不同,价格预言机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链上价格数据,能有效缓解无常损失问题。这使得套利者能够持续调整池价,使其更准确地反映市场价格,让流动性提供者获得更精确的资产评估。
Balancer的灵活配置
Balancer作为一种高级AMM协议,允许用户自定义代币敞口比例。与传统AMM协议固定的50:50比例不同,Balancer提供了80:20或60:40等多种配置选择。这种灵活性使用户能够在更看好的代币上获得更大敞口,同时降低另一种代币波动带来的无常损失风险。
举例来说,如果用户更看好DAI而非ETH,他们可以创建一个DAI占比较高的资金池。这种配置能在DAI相对ETH上涨时保留更多升值潜力,同时降低ETH价格波动的负面影响。
多元化对冲策略
对冲策略的本质是通过多种手段来抵消投资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积累交易手续费、构建多元化组合、运用波动率指标、投资期货合约等方式,寻找最优价格组合来最小化无常损失。
保守型投资者可能倾向于选择稳定币对或采用无常损失防护协议的平台,而积极型投资者则可能专注于流动性提供并实施更复杂的对冲策略。例如,当流动性提供者预期某代币升值时,可以通过购买期权合约来对冲潜在的无常损失。
在瞬息万变的加密货币市场,构建有效的对冲策略需要考虑投资多样化、设定合理预期并持续关注市场动态,这些都是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
结语
对于DeFi投资者而言,深入理解无常损失及其对流动性提供的影响至关重要。虽然这种由市场波动引起的潜在损失难以完全避免,但通过合理运用稳定币对、价格预言机、投资组合优化和对冲技术等策略,可以将其影响降至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无常损失只是流动性提供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一。智能合约漏洞、rug pull等风险同样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充分研究,谨慎应对加密市场特有的不确定性。
作者: bravo 译者: Piper 审校: Piccolo、Wayne、Ashley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