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能正在考虑将以太坊的原生代币以太币(ETH)重新归类为证券。这一传闻引发了加密社区的广泛讨论,不过目前SEC尚未对此事作出明确表态。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此前也一直回避回答是否正在对以太坊基金会进行调查,以及ETH是否属于证券等关键问题。
据Node新闻报报道,一些数字资产律师认为,以太坊基金会在其Github存储库中披露的”自愿调查”并不值得过度担忧。在他们看来,传票在加密行业已是司空见惯。目前尚不清楚调查的具体内容,也不确定以太坊基金会是否就是调查目标。
Byrne & Storm, P.C.的管理合伙人Preston Byrne在给CoinDesk的邮件中表示:”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很难判断政府调查的性质,也无法确定基金会是否就是调查目标。”Byrne认为以太坊基金会”被调查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确实存在调查,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为何SEC会在以太坊运行近十年后,在数千亿美元已流入该网络的情况下,才决定起诉其创建者?
这场潜在的调查可能涉及多个关键问题:是否针对以太坊的首次代币发行和代币分发?还是关注其转向权益证明安全模型的决策?作为总部位于瑞士楚格的组织,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其有何管辖权?负责监管ETH期货市场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会作何反应?
关于SEC为何要调查加密公司与以太坊基金会的交易,Byrne提出了两种可能:要么是试图将ETH归类为证券,迫使美国现货交易所下架该代币;要么是为拒绝现货以太坊ETF的申请寻找依据。Byrne强调,无论哪种动机,”都不一定意味着SEC会对基金会采取执法行动。”
假设SEC真的发起诉讼,将ETH定性为证券(尽管有充分理由认为不是),将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作为市值第二大的区块链(当前约4140亿美元),以太坊承载着数字资产行业最广泛使用的工具。将其代币列为证券很可能会造成市场混乱,其影响范围将难以估量。
可能的应对方案
在极端情况下,以太坊可能会考虑回归比特币式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不过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以太坊在Merge升级后已经成功转向权益证明算法,开发者为此付出了多年努力。Vitalik Buterin早在2013年就预见到区块链可能需要转向这种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共识机制。直到2020年,随着信标链的推出,以太坊才真正迈出质押的第一步。
安永区块链主管Paul Brody向CoinDesk表示:”我很难想象会出现导致合并逆转的情况。”除了权益证明在扩展性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外,开发者也乐于告别高能耗的挖矿模式。数据显示,”合并”后以太坊的能源消耗下降了99%,有效回应了外界对加密货币环境影响的批评。
另一个可能的选择是转向以太坊经典(ETC)或以太坊工作量证明(ETHW)网络。以太坊经典保持着区块链的”原始版本“,而ETHW是在合并期间为保留工作量证明而创建的分叉。不过,这两种代币(ETC)和(ETHW)并未因SEC可能调查的消息而大幅上涨,表明市场对其接受度有限。
监管博弈的潜在影响
若SEC最终认定ETH为证券,可能会对Gary Gensler的声誉造成进一步打击。前CFTC委员Brian Quintenz指出,SEC此前已允许ETH期货和期货ETF在美国上市,这实际上暗示ETH属于商品。此外,众多美国投资者多年来都基于”ETH不是证券”的认知进行投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SEC近期在与加密行业的法律交锋中屡遭挫败。一位联邦法官曾斥责该机构在与DEBT Box的纠纷中”严重滥用权力“,而上诉法院也裁定SEC拒绝现货比特币ETF的决定”武断任性“。这些案例表明,如果SEC试图通过打击ETH来阻止现货ETF,必须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与此同时,XRP社区可能成为这场监管博弈的潜在受益者。在SEC公司金融部前主管Bill Hinman宣布以太坊”足够去中心化“不是证券后,XRP支持者长期指责监管机构存在偏袒。Ripple Labs在与SEC的法律战中取得部分胜利后,法官裁定XRP本身不是证券,这为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推荐阅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