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Placeholder: DeFi 之后,区块链的下一时代是什么?
摘要:这些用例在理论上一直很有吸引力,而现在,它们正在实践中变得可行
去中心化公共区块链网络已经走过了15年的发展历程,加密资产市场也正在经历第四个重要周期。自2015年以太坊问世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构建理论框架并开发基于这些网络的应用程序。尽管金融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他类型的应用发展相对缓慢,这主要源于去中心化特性带来的用户体验挑战以及生态碎片化问题。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技术进步,区块链应用不仅在技术上变得更加可行,其现实意义也愈发凸显。
区块链技术的早期发展主要围绕其核心功能展开——即在不依赖传统金融机构等中心化中介的情况下实现数字资产的发行和追踪。无论是BTC、ETH等原生代币,还是链下资产的代币化,抑或是代表各类数字资产的NFT,区块链都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交易平台。金融行业的庞大规模和重要性,加上数字化、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使得这一功能本身就具有革命性意义,足以吸引全球目光。
在这个基础框架下,目前已经形成了五类具有明确市场需求的区块链应用:代币发行、钱包服务、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贷协议以及稳定币。根据Coingecko数据,目前加密资产数量已超过13,000种,总市值约2.5万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100亿美元。虽然BTC占据了近半市值,但代币市场的长尾效应明显,特别是在NFT领域,这充分展现了区块链作为数字资产账本的市场需求。
据统计,全球约有4.2亿人持有加密资产,但其中多数人可能很少接触去中心化应用。Ledger、MetaMask等钱包的用户数据,结合DEX交易量、链上借贷规模和稳定币市值等指标显示,虽然区块链金融应用相比传统金融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监管框架的逐步完善,如比特币ETF获批和MiCA法规实施,这一领域有望吸引更多资本和用户。
然而,金融类应用只是区块链潜力的冰山一角。评估区块链的采用不应局限于资产账本这一狭窄领域,而应考虑其作为中心化数据库和Web应用平台的替代方案。目前全球开发者数量约3000万,但区块链领域的活跃开发者不足2.5万,全职开发者仅约7000人。尽管如此,拥有两年以上区块链开发经验的开发者数量持续增长,各生态贡献者均超过1000人。过去6-7年间,区块链领域吸引了超过900亿美元风险投资,虽然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和DeFi建设,但非金融应用领域也获得了显著关注。
通过日活地址、交易量和费用支出等指标观察,BNB链、以太坊、NEAR、Polygon、Solana和TRON等网络表现突出。这些网络中,四个采用EVM架构,而NEAR和Solana则基于Rust开发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络的链上活动高度集中在头部应用,前20名应用通常占据70-100%的指标份额,且绝大多数属于金融类应用。非金融应用中,游戏和社交类应用虽有出现,但占比普遍较低。
这些现象反映了区块链发展的历史轨迹,印证了其作为数字资产账本的核心价值。对区块链应用匮乏的批评实际上忽视了其作为可编程金融基础设施的本质。资产发行、钱包、交易所、借贷协议和稳定币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因为它们完美契合了这一核心功能。考虑到这些应用之间的正向反馈循环,智能合约区块链主要服务于金融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区块链作为通用应用平台的愿景将如何实现?多年来,行业面临的两大挑战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在扩展性方面,目前主要有Solana代表的集成架构和以太坊L2生态代表的模块化架构两种方案。更重要的是,在用户体验方面,账户抽象、链抽象等技术的突破正在解决私钥管理、交易费用等长期困扰用户的问题。结合去中心化存储、可验证计算等后端服务的发展,区块链应用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除了金融领域,区块链在数字身份、内容出版、游戏、物联网基础设施、去中心化科学以及AI内容验证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理论上极具吸引力的用例,如今正逐步走向实践,展现出区块链技术更广泛的可能性。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