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借贷市场迎来复苏
沉寂许久的DeFi借贷协议正重新焕发活力,最新数据显示借款量同比激增近250%。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33亿美元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115亿美元,这一增长态势令人瞩目。
随着市场回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呼吁将更多长尾资产纳入抵押品白名单。不过,新资产的引入往往会显著提升资产池风险,这也成为借贷协议扩大抵押资产支持范围的主要障碍。
为有效控制风险,借贷协议普遍采用存款/借款上限、保守的贷款价值比(LTV)以及高额清算罚款等风控工具。虽然孤立的借贷池在资产选择上更具灵活性,但也带来了流动性分散和资本效率低下的新问题。
当前DeFi借贷领域正经历着从”无需许可”到”模块化”的创新转型。这种新型借贷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更广泛的资产需求,还能根据用户需求定制风险敞口。
模块化借贷平台的核心架构分为基础层和抽象层:基础层负责处理核心功能和逻辑,而抽象层和聚合层则确保用户能够便捷地使用协议功能,同时避免操作复杂化。这种设计理念强调灵活性、适应性,并致力于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
在模块化借贷的发展浪潮中,Morpho Labs和Euler Finance两大协议尤为引人注目。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分析这两个协议的特色功能,探讨模块化借贷如何突破传统DeFi货币市场的局限。
Morpho的创新实践
Morpho最初以借贷协议优化者的身份崭露头角,如今已成为以太坊上第三大借贷平台,存款规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Morpho的模块化借贷解决方案主要由Morpho Blue和Meta Morpho两大产品组成。在Morpho Blue问世之前,流动性分散一直是孤立借贷市场的痛点。Morpho团队通过借贷池和保险库的双层聚合机制,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
流动性聚合的创新
MetaMorpho保险库的独特设计有效避免了流动性分散问题。每个市场的流动性在保险库层面实现聚合,用户在享受多资产借贷池般便捷提款的同时,仍能保持市场独立性。
这种共享模式突破了传统借贷池的流动性限制。Meta Morpho保险库为贷款人提供了优于单一贷款池的流动性体验。随着资金在Blue平台上的持续聚集,后续用户的加入将为整个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形成良性循环。
Euler的转型之路
Euler V1曾以支持非主流代币和无需许可平台的特色在DeFi借贷领域独树一帜。然而2023年遭遇的闪电贷攻击导致其损失超过1.95亿美元,最终被迫退出市场。
即将推出的Euler V2采用了更具适应性的模块化借贷架构,主要包括两大创新组件:Euler Vault Kit(EVK)支持无许可部署和定制借贷保险库;以太坊保险库连接器(EVC)则实现了保险库间的互联互通,大幅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功能性。
两大协议的差异化竞争
对比Morpho和Euler的设计理念,可以发现两者虽然都致力于实现较低的清算罚款、更便捷的奖励分配和坏账核算等目标,但在实现路径上各有特色。
Morpho的解决方案主要针对孤立的借贷市场,采用单一清算机制,目前主要服务于ERC-20代币借贷。而Euler V2则支持多资产池借贷,允许自定义清算逻辑,致力于成为涵盖各类可替代和不可替代代币的综合性借贷基础设施。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