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解读 FIT21 法案影响加密世界下一个10年》
2024年5月22日,美国众议院以279票对136票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FIT21法案。这项法案不仅为数字资产建立了全面的监管框架,更可能成为塑造加密货币未来十年发展的关键性立法。
FIT21法案全称为《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其出台恰逢ETH现货ETF申请获批的历史性时刻。法案通过明确数字资产的监管框架,不仅为更多加密货币申请现货ETF铺平了道路,更标志着加密行业正式告别长达十余年的监管灰色地带,迈向合规发展的新纪元。
监管框架与机构分工
法案创造性地将数字资产划分为数字商品和证券两大类别,并据此明确了监管分工。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将负责监管数字商品交易及相关市场参与者,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管辖被视为证券的数字资产及其交易平台。这种双轨制监管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路径。
数字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法案将”数字资产”定义为一种可交换的数字表征形式,能够在无需中介的情况下进行点对点转移,并通过密码学保护的公共分布式账本记录。这一定义涵盖了从加密货币到代币化实体资产等广泛的数字形态。
在区分数字资产属于证券还是商品时,法案提出了多维度的判断标准:包括是否通过Howey测试(判断是否为投资合同)、主要用途(用于投资还是消费)、去中心化程度、技术特性以及市场推广方式等。这些标准的确立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合规指引,也将直接影响未来哪些数字资产可能获批现货ETF。
关键判定标准解析
在使用与消费标准方面,公链、PoW代币等功能性代币更可能被归类为商品,因为其主要用途是作为交易媒介而非投资工具。而去中心化程度的判定则设置了多项量化指标,如要求在过去12个月内,任何相关方持有的代币或投票权不得超过20%。这些硬性标准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透明特性,使得监管判定更具客观性。
在技术特性方面,法案特别关注资产发行方式。通过智能合约等自动化程序发行的资产,因其去中心化特性,更倾向于被认定为商品。而具有治理功能的数字资产则面临更复杂的判定,需要综合考量投票权的实际影响和持有者的主要目的。
创新支持与未来展望
法案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举措,包括强化SEC和CFTC的金融科技部门、建立联合咨询委员会,以及开展对DeFi和NFTs的专项研究。这些措施表明监管机构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致力于为创新保留发展空间。
随着ETH现货ETF的获批和FIT21法案的通过,加密行业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未来,符合去中心化标准的数字资产有望参照ETH的先例获得监管认可,而DeFi等新兴领域也将逐步建立明确的监管框架。
声明:
- 本文转载自[cmDeFi],原文标题《解读 FIT21 法案影响加密世界下一个10年
》,著作权归属原作者[ 陈默 ],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