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市场全景分析
近年来,稳定币市场经历了爆炸式增长,从2020年不足100亿美元的规模迅速扩张至如今的1600亿美元。这一惊人增长主要得益于USDT和USDC两大主流稳定币的持续发力。作为区块链金融生态中的重要基础设施,稳定币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类交易场景,其转账规模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最新数据显示,调整后的每周稳定币转账量已突破500亿美元大关。
全球交易格局
通过对每小时交易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基于以太坊的USDC在香港和伦敦交易时段展现出温和的交易活跃度。而更具戏剧性的是,基于波场网络的USDT则表现出更为强劲且均匀的全球交易分布。这种差异化的交易模式揭示了稳定币在不同区域市场的渗透程度和使用偏好。
美元霸权与稳定币崛起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金砖国家集团正在积极探索国际贸易的替代方案;另一方面,各国央行纷纷将储备资产从美国国债转向黄金等替代资产。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区块链技术催生的稳定币——这些由法币、现金等价物或加密资产抵押的数字代币——反而在强化全球金融体系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需求。
稳定币的普及不仅对美国意义重大,对那些饱受货币不稳定之苦的新兴市场以及缺乏美元渠道的经济体同样至关重要。目前规模超过1600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已经构建起丰富的基础设施,既服务于跨境支付等消费场景,也满足企业级应用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对美国国债的需求量已经超过了除全球前15大经济体外的所有国家。
稳定币市场深度解析
在最新一期《网络状况》报告中,我们借助Coin Metrics全面的稳定币数据覆盖和新开发的仪表板工具,对稳定币的增长轨迹和使用模式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市场规模与格局演变
稳定币的全球影响力在过去四年间实现了质的飞跃。尽管2023年受央行流动性紧缩和Terra Luna崩盘事件影响,稳定币供应量曾出现短暂下滑,但近期在美国比特币现货ETF获批等因素推动下,市场已显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Tether发行的USDT继续保持着市场主导地位,其510亿美元(44%)的供应量分布在以太坊网络,580亿美元(52%)在波场网络流通,其余部分则分布在Solana和Avalanche等新兴公链。Tether最新季度审计报告显示,其净利润飙升至45.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翻倍增长。这一业绩凸显了Tether和Circle等稳定币发行商业模式的韧性——这些公司不仅以美国国债和现金等低风险资产作为储备,还通过持有比特币或黄金等投资品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中获取可观收益。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作为离岸实体的Tether巧妙利用了美国监管的灰色地带,这给Circle带来了不小挑战。不过USDC在2024年开局良好,其增长主要得益于与Coinbase战略合作的深化,以及向Solana和以太坊Layer 2网络的跨链扩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ircle与BlackRock的BUIDL代币化基金整合后,投资者可将基金份额直接转换为USDC,这一创新举措有望进一步拓展USDC的生态系统。
当前稳定币市场仍由法币抵押型产品主导,以满足市场对美元锚定资产的旺盛需求。老牌发行商的成功也吸引了PayPal等新玩家入场,后者在以太坊上推出了PYUSD。与此同时,由加密资产和现实世界资产(RWA)抵押的稳定币如MakerDAO的Dai也赢得了市场认可。算法稳定币领域也涌现出Ethena的USDe等创新产品,采用动态对冲策略维持美元锚定。这些多样化的稳定币模型各具特色,风险收益特征也各不相同。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注:图表不包括在以太坊Layer-2上发行的稳定币)
从网络分布来看,55%(约810亿美元)的稳定币供应量集中在以太坊网络。早期在以太坊上部署的稳定币凭借其安全性和庞大的EVM开发者生态建立了深厚的网络效应。波场网络则以3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Solana和Avalanche等新兴公链也在快速崛起。Solana凭借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低廉的费用,在支付等高频小额场景展现出独特优势,这点从Stripe最近的合作公告中可见一斑。以太坊Layer-2解决方案如Arbitrum和Base也因费用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稳定币活动。
稳定币使用特征分析
虽然稳定币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但关于其实际使用场景仍存在诸多疑问:稳定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创造了真实经济价值?是被作为储值工具持有还是用于交易目的?典型转账规模如何?服务于哪些用户群体?区块链数据的透明特性为我们理解这些模式提供了独特视角。
来源:Coin Metrics 网络数据专业版
四月份,稳定币地址间的周均调整转账量突破500亿美元。其中48%的活动来自以太坊和波场上的USDT,而Dai在4月19日更是创下单日220亿美元的转账记录。虽然这一指标存在波动,但充分证明了稳定币作为价值转移工具的实际效用。
通过将转账量与流通供应量对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稳定币的流通速度。值得注意的是,波场上的USDC显示出异常高的流通速度,这很可能与Circle逐步停止对该网络的支持有关。尽管供应量减少,Dai却因其强大的链上影响力和日益流行的Dai储蓄率(DSR)而达到流通速度峰值。DSR本质上是一个智能合约储蓄账户,MakerDAO近期提高DSR利率的战略调整有效刺激了Dai的使用。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通过分析智能合约和外部账户(EOA)持有的稳定币供应量,我们可以辨别其作为储值工具还是交易媒介的使用倾向。以以太坊上的USDT为例,虽然仍有410亿美元由个人账户持有,但其在智能合约中的存在自2023年1月以来已翻倍至96亿美元,甚至比USDC还多出23亿美元。这一趋势表明,稳定币在DeFi等链上应用中的交易媒介功能正在不断增强。
来源: 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稳定币的中位转账金额很大程度上受区块链交易费用影响。以太坊上的USDC和USDT平均每笔转账达500美元,这显然是为了分摊主网高昂的gas费。相比之下,波场上的USDT中位转账金额为230美元,而Solana上的稳定币转账金额最小,反映出其超低交易费(仅0.01美元)支持下高频小额转账的普遍性。
全球交易时间模式
稳定币最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之一是其全天候全球价值转移能力。我们的地理分布分析显示,USDC在北美和西欧更受欢迎,而USDT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据主导。通过Coin Metrics ATLAS提供的小时级交易数据,我们还能识别出交易活动的高峰时段。
来源:Coin Metrics ATLAS, Coin Metrics稳定币仪表板
热图分析显示,过去三个月以太坊上USDC的交易活动相对分散,在香港和伦敦交易时段呈现温和活跃度,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开收盘时则出现明显峰值。相比之下,波场上的USDT交易活动不仅强度更高,而且分布更为均匀,从香港时段开始逐步攀升,在伦敦时段持续增强,直至纽约时段收盘达到高峰。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稳定币的活跃度在过去一周均有所提升。
来源:Coin Metrics ATLAS,Coin Metrics 稳定币仪表盘
交易市场中的关键角色
作为数字资产交易的基础货币,稳定币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中都扮演着核心角色。2024年3月峰值时期,稳定币在主流中心化交易所的7日平均现货交易量达到750亿美元。目前USDT占据90%的现货交易量,USDC和FDUSD各占5%,而BUSD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由香港First Digital Trust发行的FDUSD在币安交易所获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和流动性提升。与此同时,随着Coinbase国际交易所的推出,USDC交易对的市场深度明显改善,其现货交易量占比从去年10月的0.6%攀升至近期的5%。
虽然交易量相对较小,但稳定币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流动性池和跨链交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像Uniswap v3的ETH-USDC市场和Curve Finance的3Pool这样的稳定币交易对促成了大量链上活动。与中心化交易所不同,USDC在DEX交易量中占据45%份额,而USDT近期也上升至42%。
未来展望
稳定币正在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作为交易媒介也充当价值储存手段。其采用模式明显受到区块链交易费用的影响,凸显了在跨境支付和DeFi应用中的独特价值。随着稳定币生态持续演进,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必将进一步提升。密切跟踪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对于全面理解其对金融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至关重要。
欢迎查阅我们过往的稳定币研究成果、扩展的稳定币数据覆盖以及功能全面的稳定币仪表板。
产品更新
Coin Metrics团队本周重要更新:
-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已扩展稳定币和ERC-20代币的数据覆盖范围,新增对Solana、Avalanche、波场和以太坊上主要稳定币的支持
- 欢迎订阅Coin Metrics市场动态通讯,通过精炼的评论、丰富的可视化数据和及时的市场洞察把握加密行业脉搏
订阅服务
我们一如既往地期待您的反馈和建议。
Coin Metrics《网络状况报告》是基于我们独家链上和市场数据的客观周报。
如需直接接收报告,请订阅我们的邮件服务。往期报告存档可供查阅。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