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的未来趋势:持牌合规与散户代币分化及股币联动产品解析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2024年国际多极化趋势加速,数字货币成为关键环节,RWA(实物资产代币化)赛道成为焦点。香港RWA发展呈现两极:持牌合规路线侧重传统金融产品代币化,面向机构市场但流动性弱;散户代币路线采用原生代币模式,避开证券监管,直接面向零售市场追求流动性。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实现2B向2C市场的转化。RWA产品设计需创新,结合NFT、FT和memecoin联动,关注大宗商品、AI算力、绿色能源等优质资产类别。比特币ETF的发展势头佐证了RWA赛道的潜力,未来或成为更具持续性的热点。

多极化格局下的数字货币新机遇

2024年的世界舞台正上演着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戏剧。从加密货币市场的风云变幻——比特币的涨跌起伏、符文和石头概念的兴起、meme币的狂欢,到全球地缘政治的风起云涌——俄乌冲突的持续、巴以局势的紧张、沙特与斯洛伐克的暗杀事件、伊朗总统直升机事故,无不彰显着这个时代的动荡与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正在经历深刻的重构,数字货币作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关键纽带,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中美经济逐渐脱钩,全球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金融巨头如华尔街机构纷纷预言未来世界将走向代币化,但这一转变需要时间沉淀。比特币ETF的蓬勃发展已经为RWA(真实世界资产)赛道指明了方向,只有实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带来用户规模的突破性增长。当前,虽然ROOTDATA平台上的RWA项目仍以传统金融产品抵押的DeFi模式为主,但行业共识正在形成——在符文和meme币热潮之后,RWA有望成为下一个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市场热点。

RWA的未来趋势:持牌合规与散户代币分化及股币联动产品解析
图1 ROOTDATA平台上的RWA项目概览

香港RWA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自2023年香港Web3大会召开及虚拟资产新规颁布以来,特别是7号牌交易所的运营许可和证券型代币规例的出台,香港被视为RWA发展的战略要地。然而现实情况却远非想象中乐观,理想与现实之间仍存在巨大鸿沟。

香港RWA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双轨制特征:一方面是以持牌交易所为核心的合规路径,主要面向机构市场,产品设计偏保守;另一方面是以离岸交易所为主的创新模式,直接服务散户投资者,更注重流动性设计。如何打通机构与散户市场之间的壁垒,成为决定香港RWA成败的关键。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传统金融利益格局的重构。

当前香港比特币现货ETF的发展困境就是典型案例——本该成为RWA标杆的产品,却被困在传统交易所的老旧体系中,既缺乏交易活力,又难以带动生态发展。若不进行根本性变革,香港的合规RWA产品恐将重蹈覆辙,持牌交易所最终沦为OTC通道,核心价值仍被传统金融机构把控。

合规路径的现实困境

香港RWA合规发展的保守程度可能超出许多人的想象。在现行监管框架下,证券类代币发行需要经历复杂流程:从9号牌照的资产管理产品设立,到1号牌照的券商承销,再到7号牌照交易所上市交易,每个环节都面临严格监管。特别是对于复杂型产品设计,监管细则尚未明确,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

整个发行过程涉及多方专业机构协作——券商负责产品设计与分销渠道,律所提供法律架构支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评估,评级机构出具信用报告。而最关键的机构市场分销环节,则考验着各方的资源整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前RWA产品仅限专业投资者参与,向零售市场开放仍需满足诸多未明确的条件,这无疑延长了产品的成熟周期。

创新模式的探索方向

与合规路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原生代币模式的创新实践。这类模式巧妙避开证券监管,通过实物资产数字权证化,直接面向散户市场。其核心优势在于天然具备流动性基础,再结合代币经济模型设计,能够实现更灵活的产品架构。

创新模式特别注重社区生态建设,从项目初期就引入散户参与共识形成。在产品设计上,往往采用NFT+FT+memecoin的组合策略:NFT承载数字权益,FT实现功能应用,memecoin打造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将实物世界现金流结构化注入流动性池,形成可持续的价值循环。

股币联动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上市公司可以基于主营业务发行RWA代币,通过可转债实现部分承销,并将经营性现金流与代币流动性挂钩。这种模式能够实现传统股票与数字资产的价值共振,创造增量用户和市场空间。

优质RWA资产的筛选标准

在选择RWA标的资产时,需要兼顾实用性与想象空间。当前看来,房地产已非理想选择,而以下几类资产展现出独特优势:具有金融属性的大宗商品数字权证(如榴莲、沉香);与DePIN结合的AI算力和绿色能源;音乐体育粉丝经济生态;以及新型内容平台的IP特许经营权等。

RWA赛道的发展前景广阔,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无论是合规路径还是原生模式,最终都将回归价值本质——追随优质资产、资金和用户的流动方向。正如比特币ETF所证明的,只有实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创造持久价值。这也正是RWA有望成为下一个长周期热点的根本原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218.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13日

相关推荐

  • 美国SEC主席Atkins强调加密货币退休账户投资需加强投资者教育

    SEC主席Paul Atkins对401(k)退休计划纳入加密货币持开放态度,强调需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特朗普政府或将签署行政命令放宽401(k)投资限制,富达已推出支持加密货币的退休账户。美国劳工部近期撤销了限制加密货币纳入401(k)的指导意见,强调投资决策权应归属受托人而非政府机构。

    2025年7月21日
    6900
  • 加密社区评估框架:提升区块链项目价值的关键指标

    本文提出BARD框架(信念、行动、韧性、密度)解构加密社区本质: 信念:需共同价值观支撑,如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信仰” 行动:真实社区通过代码/内容等贡献创造价值,而非仅持币 韧性:熊市中的持续参与才是忠诚度试金石 密度:成员间深度连接网络比单纯用户数量更重要 该框架为项目方提供社区建设蓝图,为投资者建立评估标准,揭示多数所谓”社区”实为投机性用户群。

    2天前
    1500
  • 加密货币借贷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加密货币借贷市场摘要 加密货币借贷市场在2024年第四季度总规模达365亿美元,较2021年历史高点644亿美元下降43%。其中CeFi借贷由Tether、Galaxy和Ledn主导,占CeFi市场88.6%份额;DeFi借贷则实现959%同比增长,链上未偿借款达191亿美元。市场结构呈现DeFi主导趋势,其份额从牛市的34%升至63%,若计入CDP稳定币则占比达69%。报告揭示了2022年行业崩盘主因:抵押品价值暴跌(如stETH折价6.25%、GBTC折价48.9%)、风险管理失效(如Celsius36.6%贷款无抵押)及CeFi机构连环破产。当前市场呈现新趋势:传统金融机构入场、链上私募信贷代币化加速,以及DeFi借贷向机构用户扩展。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首次披露了历来不透明的链下借贷市场规模数据。

    2025年7月19日
    6500
  • 新西兰禁止加密货币ATM机以遏制非法现金转换犯罪活动

    新西兰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加密货币ATM机,并对国际现金转账设置5000美元上限,作为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改革的核心措施。副司法部长Nicole McKee强调此举将阻断犯罪资金流动,同时减轻守法企业合规负担。该国现有220余台加密ATM将被取缔,金融情报部门将获新监控权限。该政策响应全球趋势,澳大利亚和华盛顿州近期也出台了类似限制措施。

    2025年7月9日
    3100
  • 马来西亚数字资产中心启动:测试稳定币与可编程货币的创新应用

    马来西亚正式启动数字资产创新中心(Digital Asset Innovation Hub)计划,这项开创性举措将为金融科技和数字资产公司提供一个受监管的沙盒环境,在马来西亚中央银行监督下测试区块链创新技术。 据《商业时报》报道,马来西亚首相安华·易卜拉欣在吉隆坡举行的2025年Sasana研讨会上宣布了这一重大决策。安华将这一中心定位为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

    2025年6月18日
    51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