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将大规模采用视为终极目标,而支付系统正是连接这项创新技术与现实世界的重要纽带。传统金融体系长期受困于高昂手续费、缓慢的交易速度以及地域限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加密货币支付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痛点,更以其低廉费用、即时处理、无国界交易等优势,为金融互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与包容。作为本系列关于加密货币支付的首篇研究报告,我们将重点分析稳定币市场格局及其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稳定币在加密货币支付生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完美平衡了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通过锚定法币等基础资产,稳定币极大降低了价格波动风险,为Web2和Web3用户及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交易媒介。无论是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还是各类钱包应用,稳定币都已成为加密原生生态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DeFi领域,稳定币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价值锚点,支持借贷、收益获取等金融活动。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传统金融科技公司正在积极探索稳定币解决方案,以提升B2B业务的运营效率。尽管部分地区的监管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机构资本的持续涌入预示着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可以说,稳定币正在成为推动加密货币成为主流支付解决方案的关键力量。
稳定币市场现状
当前稳定币主要分为三大类型:法币抵押型、加密资产抵押型以及算法稳定型。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涌现的许多新项目开始采用混合多种资产或实物资产(RWA)作为抵押品的创新模式。

稳定币生态系统概览,来源:Berkeley DeFi MOOC
稳定币市场活跃度达到历史新高,其中USDT和USDC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根据Glassnode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旬,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多链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1500亿美元大关。具体来看,USDT占据约74%的市场份额,USDC约占21%,其余份额由其他各类稳定币瓜分。

稳定币总供应量,来源:Glassnode
在交易量方面,不同数据源因计算方法差异可能得出不同结论,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对僵尸交易、异常交易以及MEV(最大可提取价值)等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Visa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USDC市值仅为USDT的21%,但其交易量已超越后者。若仅观察以太坊网络,得益于闪贷机制,DAI的交易量甚至超过了市值更高的USDC和USDT。

稳定币交易量,来源:Glassnode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稳定币整体交易量已超越Mastercard,并有望在短期内超越Visa。虽然Visa报告称约90%的稳定币交易来自机器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稳定币的使用率和流动性持续攀升正产生深远影响。

比特币/稳定币与其他金融系统年交易量对比,来源:Visa
稳定币市场增长动力
在USDT和USDC主导的市场格局下,我们深入分析了两家发行机构的最新动态,以揭示当前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展望未来,现有驱动力将持续发挥作用,同时DeFi市场的创新与普及将进一步推动稳定币生态扩张。
以太坊之外的其他公链正在成为稳定币增长的新阵地。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Solana链上USDC转账金额已超过以太坊网络。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交易量主要来自MEV套利活动,反映的是高频交易而非真实用户增长,但客观上提升了整体流动性,为DeFi活动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Circle推出的跨链传输协议(CCTP)实现了USDC在不同区块链间的原生铸造与销毁。自今年3月起,Solana开发者已能够将USDC从以太坊原生转移至Arbitrum、Avalanche、Base、Optimism和Polygon等EVM兼容链。目前已有部分基于Solana的DeFi项目率先集成CCTP,未来还将支持非EVM链。此外,USDC已扩展至ZKsync、Celo和TON等新兴公链。

来源:Artemis
新兴市场对稳定币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通胀高企的经济体中,USDT和USDC作为美元替代品展现出强大的经济稳定性和金融包容价值。以巴西为例,USDT占该国加密货币交易总量的80%,类似情况在其他新兴市场也普遍存在。2024年6月,Tether宣布向专注新兴市场跨境支付的台湾初创公司XREX投资1875万美元,进一步强化其在B2B支付领域的布局。
DeFi领域的创新为稳定币创造了更多应用场景。流动性质押平台Lido Finance和永续合约交易所Synthetix Perps等协议为稳定币持有者提供了丰富的收益机会。MakerDAO旗下借贷平台Sparklend近期DAI发行量激增,不得不提高贷款额度以满足市场需求。2024年增长最快的稳定币Ethena已与Lido Finance、Curve、MakerDAO等头部DeFi平台建立合作,构建了极具吸引力的收益生态系统。
机构投资者正加速布局DeFi市场。在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下,金融机构寻求更高收益的动机增强。虽然多数DeFi初创公司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观察到BlackRock、Fidelity等传统资管巨头正加大对流动性质押和RWA等领域初创公司的投资力度。Franklin Templeton等机构已开始在Polygon上发行代币化基金,与以太坊上的BlackRock展开竞争。
金融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有稳定币以增强竞争力。PayPal于去年8月推出PYUSD稳定币,随后向Venmo用户开放使用;Ripple计划推出100%由美元存款和美国国债支持的稳定币。除美元稳定币外,野村控股推出了日元稳定币,哥伦比亚最大银行Bancolombia发行了比索稳定币COPW,法国兴业银行也推出了欧元稳定币。
合成抵押品和RWA支持的稳定币正在兴起。Tether推出的aUSDT采用黄金超额抵押模式,允许用户铸造合成资产。Ethena Labs的USDe成为2024年现象级产品,TVL已突破30亿美元。USDe通过结合stETH收益和ETH空头头寸,创造出delta中立的抵押头寸,目前年化收益率约27%。

内置收益的稳定资产:互联网债券,来源:EthenaLabs Gitbook
技术演进推动稳定币创新
比特币生态的扩容为原生稳定币创造了发展空间。随着比特币二层网络和Runes等一层创新的出现,比特币DeFi生态逐步成熟。RSK等支持智能合约的二层项目为比特币抵押型稳定币提供了技术基础,Sovryn等项目正在探索相关应用。Stacks生态中的Arkadiko Finance开发的USDA稳定币采用超额抵押STX的模式,通过”转账证明”机制确保价值稳定。
跨链互操作性的提升显著增强了稳定币的可用性。Ondo Finance与Axelar合作推出的跨链桥支持USDY在多个链间转移;USDC通过与Chainlink CCIP协议集成,大幅扩展了应用范围;LayerZero的OFT标准以及基于该标准开发的USDV稳定币,正在打破单链垄断的格局。
对加密原生CeFi的影响
稳定币已成为Web2和Web3金融科技公司的战略重点。以Alchemy Pay为代表的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在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今年6月,Alchemy Pay宣布支持TON链上USDT,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Crypto.com通过与Visa合作,使用USDC进行结算,将预付资金周期从8天缩短至4天,同时降低20-30个基点的外汇成本。

支付通道,来源:Alchemy Pay
[附录1] 主要项目进展
MakerDAO近期调整了GUSD稳定模块参数,推出Spark协议并引入代币化房地产作为新抵押品。Liquity与Aave完成整合,在Optimism上部署LUSD并升级了清算机制。Curve推出crvUSD稳定币,与Yearn Finance合作并扩展至多链。Ampleforth推出Geyser V2流动性计划,扩展至以太坊二层。Frax推出借贷协议Fraxlend,增加代币化黄金抵押品并升级治理代币。
[附录2] 稳定币评估框架
建议投资者从机制设计和合作资源两个维度评估稳定币项目。关键指标包括:抵押品构成与透明度、清算机制、跨链支持、市值规模、流动性深度、赎回机制、采用广度、安全等级以及社区活跃度。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稳定币的稳定性与长期发展潜力。
[附录3] 新兴稳定币项目
Agora提供由VanEc支持的收益型稳定币,获Dragonfly Capital投资;Midas推出国债支持的stUSD,计划登陆主流DeFi平台;Angle的USDA提供至少5%的目标收益率,正在构建多币种外汇枢纽;Yala通过比特币Ordinals协议发行BTC抵押稳定币YU;BitSmiley在比特币上构建完整金融生态,其bitUSD采用超额抵押模式;BitStable推出跨链兼容的DAII稳定币,连接比特币与以太坊生态。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