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随着以Rollup为中心的发展路线逐渐成为主流,区块链生态系统却出现了分裂和孤立的现象。这种分裂直接导致了不同Rollup之间价值传递的障碍。在此背景下,Espresso、Astria和Radius等共享排序器机制应运而生,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解决方案本质上引入了新的信任假设,因为它需要建立独立的安全架构。
如果要为Rollup构建一个真正可靠的共享排序层,以太坊无疑是最值得信赖的中立基础层。基于以太坊的排序机制(即基于以太坊的Rollup)天然具备与以太坊主网及其他同类Rollup的完全可组合性。不过,这种方案也面临着显著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12秒的区块时间限制。目前已有解决方案尝试通过集中式排序器提供快速确认,或直接加快以太坊的区块时间。测试网数据显示,基于以太坊的预确认速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集中式排序器。
十字路口
回顾以太坊的发展历程,其始终坚持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这一优先选择虽然保证了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但也带来了用户体验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源于构建去中心化分布式系统时不可避免的技术挑战,如全局状态处理和顺序执行等问题。这使以太坊与其他第一层区块链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往往通过牺牲部分去中心化来换取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
这些替代方案之所以能够实现性能优势,主要得益于历史证明(Proof of History)、大区块设计和并行处理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创新也带来了验证者硬件要求的提升。在以太坊通过数据过期、无状态性和Verkle树等升级实现原生扩展之前,执行层的重任落在了Rollup身上。四年前采纳的Rollup中心路线图,使得以太坊生态系统目前能够维持约250TPS的平均处理能力。

汇总.wtf
在过去的四年里,Layer2领域涌现了大量创新实验,包括AltVMs、zkVMs、zkEVMs和并行EVMs等各种技术路线。这些探索为以太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但也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碎片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共享排序层概念应运而生。
共享排序层
当前Rollup普遍采用的中心化排序器模式存在审查风险、活性问题和MEV抽取等隐患。共享排序器为Rollup的去中心化提供了新思路,它不仅能提供最终确定性、快速交易和跨链原子性等优势,还能大幅降低开发成本。正如Vitalik所言,开发去中心化Rollup的工作量相当于构建一个新L1的90%。
共享排序层本质上是一个连接多个Rollup的排序网络,通过运行BFT等共识协议,让参与者共同决定交易顺序。这种机制不仅为所有参与的Rollup提供快速的L2最终性,还实现了链间可组合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共享排序层实际上创造了一个排序器市场,Rollup可以在此出售区块空间,同时实现跨链MEV的重新分配。
关注点
共享排序层的价值在于其网络效应,参与的Rollup越多,原子可组合性和MEV共享能力就越强。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依赖性问题,一旦有Rollup退出,整个网络的MEV分配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共享排序更像是一场需要持续参与的长期博弈。
虽然BFT协议能提供快速的L2最终性,但它建立在半数验证者诚实的假设基础上。如果验证者出现大规模离线或不诚实行为,网络活性就会受到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BFT协议失效的情况下,MEV再分配机制仍能继续运作。相比之下,以太坊的BFT协议在安全性和活性方面始终保持着最强的保障。
再质押机制的引入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包括硬件垄断和大规模惩罚性削减的可能性。此外,考虑到共享排序器最终仍需通过L1管道,所谓的”快速最终性”实际上存在概念上的局限性。如果共享排序层不够去中心化和健壮,它很可能成为所有参与Rollup的单点故障。
中立的可组合性不再是笑谈:基于以太坊的方案

以太坊作为最具公信力的中立基础层,为Rollup提供了理想的数据可用性层。目前大多数Rollup仍依赖中心化排序器,但Taiko开创性地将以太坊作为排序层,实现了完全无许可的区块构建。这种基于以太坊的排序方案天然解决了可组合性问题,无需额外添加中间层。

来源:L2Beat
然而,基于以太坊的Rollup也面临显著挑战。12秒的区块时间限制意味着Rollup需要定期向L1提交数据,如果交易量不足就会造成经济损失。目前Taiko已将区块时间延长至约20秒来缓解这一问题。此外,完全无许可的排序机制也导致MEV价值全部流向以太坊主网。

https://dune.com/taiko_xyz/taikobcr
基于以太坊的预确认(Based Preconfirmations)
基于以太坊的预确认机制利用部分L1验证者为L2用户提供快速确认服务。在测试环境中,这种方案已经实现了惊人的20毫秒确认速度,远超传统方案。虽然这种机制不完全继承以太坊的全部安全性,但它通过质押机制确保了基本的可信度。

Titan的基于以太坊的预确认演示
这一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与以太坊区块构建类似的中心化风险。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合理的架构正在形成。
更快的区块?

提升以太坊用户体验的一个直接思路是加快区块时间。单槽最终性(SSF)等方案可以将最终确认时间缩短至几秒钟,但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33%不活跃性泄漏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加快L1如此必要,为何过去四年的大量研发资源都投入到了Rollup而非L1本身的优化上?
以太坊的发展路线始终将去中心化放在首位,特别是保护家庭独立质押者的权益。任何可能提高验证者门槛的改动都需要社区慎重考虑。虽然更快的区块时间能显著改善用户体验,但这需要在不损害以太坊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实现。
结论
随着Rollup生态的扩张,解决碎片化问题变得愈发重要。基于以太坊的Rollup和共享排序层各自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前者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实现原生可组合性,后者则通过新的信任假设提供跨链功能。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在于结合基于以太坊的预确认和L1优化,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前提下提升用户体验。
选择何种技术路线不仅关乎性能优化,更将决定去中心化Rollup生态的演进方向。这需要开发者和社区在技术创新与核心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
加入我们
在我们的职位板块探索开放职位。
关注我们 🥁
获取Taiko的最新动态:
- 
Discord: https://discord.gg/taikoxyz 
- 
GitHub: https://github.com/taikoxyz 
-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ikoxyz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aikoxyz 
- 
Warpcast: https://warpcast.com/taikoxyz 
贡献 🤓
在GitHub上为Taiko贡献代码,并赢取GitPOAP!你还将被列为我们README文件中的贡献者。请参阅贡献手册开始你的贡献之旅。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5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