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层一: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新一轮进化
在加密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周期最具价值的投资机会往往来自于对新型基础层基础设施的早期布局。从工作量证明到智能合约,从权益证明到高吞吐量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突破不断重塑着行业格局。当我们审视CoinGecko排名前25的加密资产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Uniswap和Shiba Inu这两个特例,其他所有代币都是原生L1区块链的代币。这种现象最早由Joel Monegro在2016年提出的”Fat Protocol“理论进行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Web3生态中,底层协议捕获的价值往往会超过其上层应用的总和。
Fat Protocol理论的原始构想
时间来到2024年,这个理论经历了行业的多次检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区块空间逐渐商品化的趋势。随着Solana、Celestia等成功案例定义了各自的技术类别,每个周期都会涌现大量试图复制这种成功的替代层一项目。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大多数项目最终都难逃”幽灵链”的命运,市场充斥着过剩的区块空间,却缺乏足够的用户和应用来支撑。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基础层的模块化趋势。随着专用模块组件的激增,”基础层”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模块化架构中,价值被分散在整个技术栈中。像Celestia这样的组件要想在估值上超越集成式基础层,其负责的功能必须成为整个技术栈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同时还要能吸引足够多的上层应用。
与此同时,行业正在向”链抽象化”的未来迈进。模块化带来的碎片化问题给用户体验带来了诸多不便,开发者面临部署选择过多的困扰,用户则需要在不同链之间频繁切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界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用户无需了解底层区块链就能使用加密应用的未来。在这个愿景下,加密应用很可能成为基础设施变革的主要受益者,特别是那些能够通过意图为中心的供应链、订单流独占性以及卓越用户体验建立护城河的项目。
订单流价值捕获的演变
以太坊的MEV生态在合并后发生了深刻变革。曾经由搜索者主导的”黑暗森林”,如今已演变为相对标准化的订单流市场。当前MEV供应链中,验证者通过竞价机制捕获了约90%的可提取价值。
以太坊MEV供应链现状
这种价值分配方式引起了供应链各环节的不满。用户希望获得订单流补偿,DApp希望保留用户订单流价值,搜索者和构建者则渴望更大利润空间。这种张力催生了各种创新策略,比如搜索者-构建者整合,通过提高交易包含确定性来提升利润。研究表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独占性成为价值捕获的关键因素。
类似的现象在传统金融市场也能观察到。Robinhood通过订单流支付模式维持”零佣金”交易,而像Citadel这样的做市商愿意为此付费,因为他们能够从中套利。在加密领域,这一趋势体现在私人内存池交易的快速增长上,目前以太坊上已有30%的交易通过私人渠道进行。DApp逐渐意识到,用户订单流的价值正在被MEV供应链上游攫取,而私人交易可以更好地实现定制化和货币化。
https://x.com/mcutler/status/1808281859463565361
随着链抽象化的发展,这一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在意图为中心的模型中,交易供应链可能变得更加碎片化,应用会选择能提供最佳执行的求解者网络,从而加剧竞争压缩利润。最终,价值捕获的重心可能会从基础层转向用户界面层,那些能够产生高质量订单流的前端和应用将保持定价权。
这种转变已经开始显现,特别是在OEV(预言机可提取价值)拍卖等创新模式中。Pyth、API3等协议通过这种机制,帮助借贷协议重新捕获原本流向验证者的清算价值。
用户体验与品牌的力量
深入分析那30%的私人交易,我们发现主要来源是TG机器人、DEX前端和钱包应用。这表明即使在以注意力短暂著称的加密领域,用户留存也开始显现。
品牌和用户体验正在成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Telegram交易机器人如Bananagun和bonkbot创造了超过1.5亿美元的费用,让用户能在熟悉的聊天环境中交易迷因币。MetaMask的交换服务每年产生2亿多美元收入,用户愿意为便利支付溢价。Uniswap Labs的前端费用开关自推出以来已赚取5000万美元,尽管用户完全可以选择其他交互方式。
这些案例表明,应用层面的林迪效应可能比基础设施层面更为显著。随着加密技术采用曲线从早期用户向主流人群过渡,新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这使得达到临界规模的品牌能够通过创新方式实现货币化。
加密货币采用曲线
展望未来
作为专注于基础设施的研究者,本文并非否定基础设施的投资价值,而是希望引发对新一代用户导向应用的思考。新的基础设施原语需要在上层应用中展现独特价值才能真正具有吸引力。同时,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应用层面可以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当前值得关注的基础设施创新包括:AI驱动的代理经济、CAKE堆栈推动的链抽象化发展,以及DePIN网络。DePIN特别值得关注,它完美体现了加密技术的优势:通过激励机制实现资源协调,解决冷启动问题,建立去中心化所有权。
如果您正在这些领域进行创新,欢迎交流讨论。同时,我也期待不同观点的碰撞,因为如果我的判断完全错误,投资决策反而会变得简单许多。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