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以太坊模块化战略引发争议:短期拖累ETH价格表现,但长期巩固生态主导地位。数据显示,模块化转型导致手续费下降和代币燃烧减少,2023年相关代币创造500亿美元市值(相当于Solana总值)。尽管ETH涨幅(121%)落后于BTC(290%)和SOL(1452%),但以太坊及其L2仍占据75%市场份额(AWS同期降至35%)。模块化架构使以太坊成功整合L2扩容方案并适应技术变革,但牺牲了用户体验和代币经济收益分配。该战略在维持生态活力与短期代币表现间存在显著权衡。

转发原文标题:《模块化是一个错误吗?以数据为导向看以太坊的宏大战略》

执行摘要

以太坊近期的市场表现确实落后于比特币和Solana等竞争对手。不少批评者将矛头直指以太坊的模块化战略决策,认为这是导致其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是否有数据支撑?

从短期数据来看,这种批评确实有一定道理。我们的研究发现,以太坊转向模块化架构后,由于网络费用降低和代币燃烧量减少,确实对ETH价格产生了负面影响。

但当我们把视角扩大到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2023年,以太坊模块化基础设施代币创造了约50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这个数字与整个Solana的市值相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这些代币的整体表现确实不如Solana。另一个关键点是,这些代币带来的收益主要流向了项目团队和早期投资者,而非普通ETH持有者。

从商业战略的角度分析,以太坊选择模块化转型有其合理性。区块链的价值本质上取决于其生态系统的规模。虽然以太坊的市场份额从最初的100%下降到目前的75%,但这个数字仍然相当可观。作为对比,同期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的市场份额从接近垄断的100%下降到了35%。

更长远来看,以太坊模块化战略的最大价值在于为未来技术演进预留了空间。通过Layer 2解决方案,以太坊成功应对了Layer 1区块链的第一次重大技术变革,为网络的长期韧性奠定了基础,尽管这种选择确实带来了一些权衡。

问题背景

与比特币和Solana等竞争对手相比,以太坊在本轮市场周期中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自2023年初以来,ETH涨幅为121%,而同期BTC和SOL分别上涨了290%和1,452%。这种差异引发了诸多讨论:是市场失灵?还是以太坊的技术路线和用户体验未能跟上竞争对手?抑或以太坊正在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Solana等后来者?以太坊是否会重蹈AOL或雅虎的覆辙?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这种表现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以太坊五年前做出的一个战略性决策:转向模块化架构,通过去中心化和解耦来实现其基础设施路线图。

本文将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全面评估模块化战略对以太坊短期价格表现、市场地位以及长期发展前景的影响。

模块化转型的战略考量

2020年,Vitalik和以太坊基金会(EF)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富有争议的决定:将以太坊基础设施堆栈的各个组件进行拆分。他们不再要求以太坊处理平台的所有功能(包括执行、结算、数据可用性、排序等),而是有意识地鼓励其他项目以可组合的方式提供这些服务。最初是鼓励新的rollup协议作为以太坊Layer 2(L2)来处理执行(参见Vitalik 2020年的文章《以Rollup为中心的以太坊路线图》),如今已有数百个不同的基础设施协议竞相提供这些原本被认为是Layer 1(L1)专属的服务。

要理解这个决策的激进程度,可以类比Web2领域的情况。与以太坊最接近的Web2对标物是Amazon Web Services(AWS),这是构建中心化应用程序的领先云基础设施平台。试想如果20年前AWS刚推出时,决定只专注于其旗舰产品如存储(S3)和计算(EC2)——当时这些产品几乎占据100%市场份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开发数十种不同服务,会发生什么?AWS将错失向客户交叉销售扩展服务套件带来的巨大创收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提供全套产品,AWS可以打造一个”围墙花园”,使客户难以与其他基础设施提供商集成,从而实现客户锁定。这正是实际发生的情况。如今的AWS提供数十种服务,客户很难脱离其生态系统,其收入也实现了惊人增长(从早期的数亿美元增长到如今估计的每年1000亿美元)。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AWS的市场份额正逐渐被其他云服务提供商蚕食。微软Azure和谷歌云等竞争对手每年都在稳步取得进展。AWS的市场份额从最初的近乎100%下降到现在的约35%。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如果AWS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会怎样?如果它承认其他团队可能在某些服务上做得更好,不是创建锁定,而是开放API、优先考虑可组合性并鼓励互操作性,结果会如何?AWS本可以允许开发者和初创公司生态系统构建互补的基础设施,从而产生更专业、更优质的解决方案,使整个生态系统对开发者更友好,用户体验更佳。这可能不会在短期内为AWS带来更多收入,但可能会让其保持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活跃的生态系统。

然而,对亚马逊这样的上市公司来说,这种策略可能并不划算,因为它需要优先考虑当前收入而非”更活跃的生态系统”。但对以太坊这样的去中心化协议而言,解耦和模块化可能是更合理的选择。

去中心化协议的特殊性

与公司类似,去中心化协议也会产生使用费,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收入”。但这是否意味着应该仅凭这些收入来评估协议价值?目前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在Web3领域,协议的价值更取决于其平台上的整体活动量,以及是否拥有最活跃的建设者和用户生态系统。我们对比特币、以太坊和Solana的代币价格与梅特卡夫价值(衡量网络用户规模的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在所有情况下,代币价格与梅特卡夫价值高度相关,这种关系持续多年,就比特币而言甚至持续了十多年。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为什么市场在评估这些代币时会如此关注生态系统活动?毕竟,股票定价是基于增长和收益的。但目前关于区块链如何为其代币增值的理论仍处于萌芽阶段,在现实世界中的解释力有限。相反,通过网络强度(用户数量、资产、活动等)来评估加密网络似乎更有意义。

更具体地说,代币价格实际上应该反映其网络的未来价值(就像股票价格反映公司未来价值而非当前价值一样)。这就引出了以太坊选择模块化的第二个原因:作为”未来保障”其产品路线图的方式,增加以太坊长期保持主导地位的可能性。

2020年Vitalik撰写”以rollup为中心的路线图”时,以太坊还处于1.0阶段。作为第一个智能合约区块链,以太坊显然将在可扩展性、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面临几个数量级的改进。对先行者来说,最大的风险是难以适应新技术范式转变,从而错过下一个数量级的飞跃。对以太坊而言,这就是从PoW到PoS的转变,以及向可扩展性提高100倍的区块链演进。以太坊基金会需要培育一个能够实现重大技术进步的生态系统,否则就可能像雅虎或AOL那样被时代淘汰。

在Web3世界中,去中心化协议取代了公司的地位。以太坊认为,培育一个强大的模块化生态系统从长远来看更有价值,即使这意味着放弃对基础设施路线图的控制和核心服务的收入。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模块化决策如何通过数据体现其影响。

模块化对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从四个维度分析模块化对以太坊的影响:短期价格、市值变化、市场份额和技术发展路线图。

短期价格压力

短期内,以太坊的决策对ETH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尽管从谷底反弹幅度可观,但ETH在某些时期的表现确实落后于BTC、SOL等许多竞争对手,甚至不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其模块化策略。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影响ETH价格的第一条路径是通过降低手续费。2021年8月,以太坊引入EIP-1559提案,根据该提案,支付给网络的超额费用会导致ETH被”销毁”,相当于股票市场中的回购,理应对价格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策略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奏效。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但随着专注于执行的Layer 2网络(L2s)甚至像Celestia这样的替代数据可用性(DA)层的推出和发展,以太坊的手续费收入确实下降了。通过放弃核心创收服务,以太坊的手续费和收入都有所减少。这对ETH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过去三年数据显示,以太坊手续费(以ETH计)与ETH价格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每周频率的相关性达到+48%。如果以太坊区块链产生的手续费在一周内减少1,000 ETH,ETH价格平均会下跌17美元。

因此,将执行外包给L2导致L1手续费降低,进而减少或停止ETH燃烧,最终影响ETH价格。至少从短期来看,这确实不是理想的结果。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但这些手续费并非凭空消失,而是转移到了新的区块链协议,包括L2和DA层等。这就引出了模块化策略可能损害ETH价格的第二个原因:大多数新区块链协议都有自己的代币。以前,投资者只需持有ETH就能获得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所有增长机会,现在却需要从众多不同代币中做出选择(CoinMarketCap在其”模块化”类别中列出了15个,私募市场中还有更多风投支持的项目)。

这个新的模块化基础设施代币类别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了ETH价格。首先,如果将区块链视为公司,理论上应该是零和游戏,即所有”模块化代币”的市值总和本应归属于ETH的市值。这类似于股票市场中的分拆情况。

但对ETH来说,情况可能更复杂。大多数加密货币交易者并非专业投资者,当面临需要购买数十个代币而非一个来获得”以太坊生态增长”时,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最终可能选择不参与。这种心理负担和交易成本可能同时影响了ETH和模块化代币的价格表现。

市值增长的积极面

评估以太坊模块化路线图影响的另一个角度是观察其绝对市值变化。2023年,ETH市值增加了1280亿美元,而Solana市值增长了540亿美元。虽然以太坊的绝对增长更高,但Solana是从显著较低的基数起步,这解释了为什么SOL价格上涨919%,而ETH仅增长91%。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但当我们考虑由以太坊模块化策略催生的所有”模块化”代币的市值时,情况就不同了。2023年,这部分市值增长了510亿美元,基本与Solana的市值增长相当。

这说明什么?一种解释是,以太坊基金会通过模块化战略转变,为以太坊模块化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创造了与Solana相当的价值。更不用说它自身创造的1280亿美元市值了。这个成绩相当出色!想象微软或苹果会多么羡慕以太坊能够在多年时间里围绕其产品建立如此庞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然而,这一趋势在2024年并未延续。SOL和ETH继续增长(尽管幅度较小),而模块化区块链的整体市值却在下降。这可能表明市场在2024年对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价值产生怀疑,也可能是代币解锁压力所致,或者是投资者对需要持有一篮子代币来参与以太坊生态感到不便,相比之下持有单一SOL代币就能参与Solana生态显得更简单。

暂且放下价格波动和市场反应,让我们关注基本面。也许2024年的市场判断有误,而2023年才是正确的。以太坊的模块化策略究竟是帮助还是阻碍了它成为领先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和主流加密货币?

市场份额优势

从基本使用情况来看,以太坊基础设施的表现确实出色。在同类产品中,以太坊及其L2的总锁仓价值(TVL)和手续费收入遥遥领先。以太坊及其L2的TVL是Solana的11.5倍;仅L2就超过Solana 53%。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从TVL市场份额来看:以太坊2015年推出时拥有100%的市场份额。尽管面临数百个L1的竞争,以太坊及其模块化生态系统目前仍保持约75%的市场份额。

9年内从100%降至75%的市场份额已经相当不错!相比之下,AWS在相同时期内从100%降至约35%。

但ETH是否真的从”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主导地位中受益?还是说以太坊及其模块化部分蓬勃发展,但并未将ETH作为核心资产使用?数据显示,ETH确实是更广泛的以太坊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以太坊扩展到Layer 2时,ETH也随之扩展。大多数Layer 2使用ETH作为燃料(网络货币),且ETH在这些网络中的锁仓价值至少是其他任何代币的10倍。下表展示了ETH在以太坊生态三大DeFi应用中的主导地位,包括它们在主网和Layer 2上的表现。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技术发展的争议

从技术路线图角度看,以太坊决定将L1链模块化为独立组件,允许项目在各个领域实现专业化和优化。只要这些组件保持可组合性,dApp开发者就能使用最优的基础设施进行构建,确保效率和可扩展性。

模块化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使协议具备面向未来的能力。试想如果出现革命性技术创新,只有采用它的协议才能生存。这在技术史上屡见不鲜:AOL因未能从拨号转向宽带,市值从2000亿跌至45亿;雅虎因未能及时采用新搜索算法和移动互联网,市值从1250亿降至50亿。

但如果技术路线图是模块化的,作为L1不需要追赶每波技术创新——模块化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可以代为捕捉这些机会。

这个策略有效吗?看看以太坊已建成的实际基础设施:

Layer 2解决方案在可扩展性和执行成本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至少有两种创新技术方法取得成功:以Arbitrum和Optimism为代表的乐观汇总(Optimistic Rollup),以及以ZKSync、Scroll、Linea和StarkNet为代表的零知识证明(ZK-Rollup)。还有更多高吞吐量、低成本的L2。培育出两种为以太坊带来数量级可扩展性提升的区块链技术并非易事。在以太坊之后推出的数十个L1项目至今仍无法实现100倍级别的可扩展性和成本改进。借助这些L2,以太坊已经度过区块链的”第一次大规模淘汰事件”:成功扩展到每秒100笔交易(TPS)。

以太坊模块化策略的优势与数据分析

在区块链安全模型方面也有创新。EigenLayer首创的”共享安全”模型可能是下一个重大转变。虽然比特币的Babylon和Solana的Solayer等其他生态系统也推出了类似协议,但以太坊的EigenLayer是先行者和最大协议。

在新虚拟机(VM)和编程语言方面也有进展。对以太坊的主要批评之一是以太坊虚拟机(EVM)及其编程语言Solidity。虽然易于编码,但它是低抽象语言,容易出错且难以审计,导致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频繁被攻击。对非模块化区块链来说,尝试多个虚拟机或替换初始虚拟机几乎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6766.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11小时前
下一篇 1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以太坊低迷现状揭示Web3发展困境与机遇

    低迷的以太坊 以太坊作为第一大智能合约平台,凭借EVM可编程性和去中心化理想吸引Web2移民,但当前面临Layer2生态过度VC化、应用层发展滞后等问题。Gas费跌至1-2gwei新低,链上活动向Base等L2迁移,SOL/ETH汇率创新高暴露其效率短板。巨鲸与Jump Trading等机构近期大规模转移质押ETH至交易所,叠加ETF资金净流出,反映市场对ETH短期走势的悲观情绪。 POS机制困境 当前POS设计存在质押奖励分配失衡问题,L2/LSD赛道成为VC币重灾区。质押挖矿模式导致代币所有权向TVL大户倾斜,削弱网络治理公平性。相比POW,POS降低共识维护竞争效率,加剧VC对生态话语权的垄断,可能引发治理代币泡沫化风险。 行业结构性矛盾 Web3面临Builder与用户断层,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成本转嫁用户,VC主导的ZK等赛道偏离实际需求。加密行业需平衡VC资本与社区治理,解决交易所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冲突,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吸引Web2人才。 长期价值展望 尽管短期受宏观环境影响,以太坊仍以最纯粹的去中心化路线保持Web3核心地位。其技术升级为L2扩展奠定基础,账户抽象等改进将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但需加强应用层生态建设应对Solana等竞争。

    5天前
    900
  • 埃隆·马斯克的X平台加速金融科技转型 计划推出应用内支付与交易功能

    据《金融时报》6月19日报道,X平台(原推特)正加速将金融服务直接整合至其生态系统,突破社交网络的原始定位。 报道称,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准备让用户通过应用内完成多样化金融交易,涵盖日常消费(如购买食品、打赏内容创作者)及投资理财、数字转账等进阶功能。 X首席执行官琳达·雅卡里诺同时证实,公司正探索在年底前推出品牌借记卡或信用卡。 自埃隆·马斯克收购该平台后,2…

    2025年6月21日
    5800
  • 什么是Function X(FX)?区块链核心技术解析与应用场景

    Function X是一个去中心化互联网生态系统,由Zac Cheah和Pitt Huang于2018年创建。其多链架构支持定制化子链,采用PBFT共识机制确保高效安全交易。2024年7月与Pundi X链合并为”Pundi AIFX”,缩减FX代币供应量至1%。FX币作为生态核心,支持支付、治理及跨链功能。Function X提供去中心化金融工具如MarginX交易所、p(x)Card硬件钱包等,并实现与以太坊2.0的集成,推动区块链技术普及应用。

    2025年7月9日
    1200
  • SUI 价格创新高:三大 Move 公链对比分析及用户体验差异

    SUI价格突破3.5 USDT创历史新高,Move生态三大公链Sui、Aptos和Movement引发关注。Sui和Aptos均源自Meta的Diem项目,采用DAG架构和Move语言,但技术实现不同:Sui采用状态访问并行处理,Aptos使用Block-STM引擎,Movement则兼容Aptos Move并基于以太坊L2。用户体验上,Aptos费用更低、钱包适配更优,Sui则专注Web2用户拓展。生态方面,Sui项目丰富度领先,Aptos近期TVL增长显著,Movement虽未上线主网但社区热度高涨。当前Move生态缺乏显著财富效应,但技术前景被广泛看好。

    5天前
    1000
  • Cypherpunks 的起源与影响:揭秘区块链先驱者的故事

    TL;DR Cypherpunks是一群致力于通过加密技术捍卫隐私和自由的先驱者,他们开发了PGP、Tor等关键工具,并推动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诞生。其核心理念是”用代码实现自由”,认为技术创新而非政治游说才是变革的真正动力。在1990年代,他们通过法律斗争确立代码属于言论自由,并预见性地讨论了零知识证明等概念。如今,他们的精神仍深刻影响着区块链和隐私技术的发展。

    1天前
    4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