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2020年12月以太坊引入质押机制以来,质押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在2023年4月12日上海/Capella升级前,用户一直无法提取质押的ETH,这一限制随着升级的完成而被解除。升级后,市场对质押的热情明显提升,以太坊的质押率从15%跃升至28.82%。与此同时,流动性质押逐渐崭露头角,其市场份额在2023年超越了中心化交易所,成为最大的质押服务提供商。根据DeFiLlama的数据,截至11月4日,流动性质押的总锁仓价值达到439亿美元,成为DeFi生态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跨链流动性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权益证明公链数量不断增加,新的竞争者持续涌现;另一方面,Layer 2的发展和模块化区块链概念的提出,使得区块链层级结构更加复杂,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层次的区块链架构。主流去中心化应用如Uniswap、dYdX等也在向多链方向发展,这使得区块链孤岛效应愈发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资本流动性和效率的需求不断增长,多链互联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多链流动性质押因此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本文通过对多链流动性质押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研究发现,流动性质押在权益证明公链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链流动性质押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虽然流动性质押是最重要的DeFi类别之一,但其多链发展仍存在阻力。一方面,以太坊之外的权益证明公链上流动性质押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当前的流动性质押对多链支持,特别是跨链支持仍然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多链流动性质押的新驱动力正在显现,包括再质押的兴起、比特币生态的发展以及跨链技术的进步。
1. 概述
Layers of Staking,source:Gate Research
质押是指用户通过锁定原生加密货币来参与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验证者在确认新区块后,可以根据质押比例获得相应奖励。然而在质押期间,这些资产通常处于锁定状态,无法自由转移或使用。
流动性质押通过将质押资产(如ETH)存入统一的质押池,为用户提供代表质押资产的流动性质押代币(LST)。这种方式不仅保留了质押收益,还允许用户在DeFi生态中自由使用这些代币,实现资产的双重收益。
跨链流动性质押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概念,允许用户将A链上的LST代币桥接到B链,使质押资产能够参与不同链上的DeFi应用。理想情况下,这种跨链流动性质押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灵活性,充分释放资产流动性,创造更多跨链DeFi机会。
业务流程
Liquid Staking process,source:Gate Research
典型的流动性质押流程如下:流动性质押服务商通过聚合用户资产形成足够规模的质押池,以满足区块链验证节点的最低资金要求。这些资金用于建立和维护验证节点,由专业节点运营商负责日常运营。节点参与权益证明共识、生成区块、分配奖励并管理质押资产。
用户存入资产后,流动性质押协议会发行代表质押权益的LST代币。这些代币不仅能够获得质押收益,还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或用于其他DeFi应用。当用户需要赎回资金时,可以将LST代币返还给智能合约,换取原始资产及质押收益。服务商会收取部分费用以覆盖运营成本。
与普通流动性质押相比,跨链流动性质押需要额外的步骤,即通过跨链桥将LST从原生链转移到目标链。
技术要点
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Staking,source:Gate Research
流动性质押协议作为智能合约中间件,为各类权益证明网络提供重要的质押基础设施。用户可以存入低于最低阈值的资产,获得相应数量的标准兼容LST代币。赎回时销毁LST代币即可提取质押资产和奖励,通常需要1-5天的处理时间。
智能合约将质押资产分配给网络验证节点,这些资金受到合约保护,验证者无法直接接触。用户的质押资产会被分散到多个验证节点,以降低单一节点风险。LST代币作为标准代币,可以与基础链上的各类DApp和服务集成,跨链桥协议则支持LST在不同链间的转移。
LST代币主要分为两类:重新基准代币和带奖励代币。重新基准代币会定期自动调整余额以反映质押收益,而带奖励代币保持余额不变,通过汇率变化体现收益。后者在DeFi生态中更受欢迎,因为其技术兼容性更好。
多链流动性质押的优缺点
多链流动性质押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参与门槛、提升资产效率和增加收益机会三个方面。通过流动性质押池,普通用户无需掌握复杂的技术知识即可参与质押,专业节点运营商的参与也降低了操作风险。同时,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质押的资金门槛限制,让用户在不牺牲流动性的情况下获得质押收益。更重要的是,多链流动性质押为用户提供了在不同协议间优化收益的机会。
然而,多链流动性质押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相比直接质押,流动性质押的收益通常较低,且跨链操作会产生额外成本。技术风险包括质押处罚、验证节点延迟等问题,市场风险则体现在代币价格波动和可能的清算攻击上。此外,监管风险和中心化趋势也值得关注,特别是当少数质押池占据主导地位时,可能影响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
2. 发展概览
整体增长情况
DefiLlama数据显示,当前流动性质押的总锁仓价值已达505亿美元。该领域经历了两个主要增长阶段: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加密货币价格上涨驱动期,以及2023年初至2024年初的以太坊升级推动期。整体来看,流动性质押是一个受市场行情和技术更新影响显著的周期性行业。
Total Value Locked in Liquid Staking,source:defillama, data as of Nov 6, 2024
跨部门比较
从TVL和收入来看,流动性质押是仅次于DEX和借贷协议的DeFi赛道。虽然其TVL规模更大,但收入却低于前两者,这主要源于商业模式的差异。流动性质押收入来自质押奖励分成,而DEX依靠交易手续费,借贷协议则通过多种收费方式获得收入。
source:defillama, data as of Nov 7, 2024
二级市场数据显示,流动性质押协议总市值为26.65亿美元,低于DEX和借贷协议。从市盈率来看,流动性质押协议的整体估值可能存在低估,但投资者仍需具体分析。
source:coingecko, data as of Nov 7, 2024
不同链之间的差异
各权益证明公链的质押率差异显著,从22%到80%不等,这与各自的经济模型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太坊的质押率低于多数公链,但其流动性质押占比却最高。这可能得益于其丰富的DeFi生态和成熟用户群体。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以太坊和Solana的质押总值接近,但以太坊的流动性质押价值是Solana的七倍,这可能与Lido早期的市场地位有关。
source:stakingrewards,defillama, data as of Nov 6, 2024
跨链流动性质押
尽管部分协议支持多链,但跨链流动性质押进展仍然缓慢。以Lido为例,桥接到L2的stETH仅占总量的2%,这可能与跨链操作复杂性和经济激励不足有关。
source:dune, data as of Nov 6, 2024
流动性质押项目概况
目前市场上有193个流动性质押项目,但行业集中度极高。Lido凭借先发优势和以太坊生态支持,占据了过半市场份额。其他重要项目包括Rocket Pool、Jito以及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的服务。
Liquid Staking TVL Market Shares,source:defillama, data as of Nov 7, 2024
主要项目在安全性、流动性、DeFi集成和多链支持等方面展开竞争。Lido在多个维度处于领先地位,但跨链支持仍然是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这主要源于技术复杂性和战略资源分配等因素。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和基础设施完善,预计更多项目将加强多链布局。
Leading Projects,source:Gate Research, data as of Nov 7, 2024
3. 趋势展望
随着公链生态的成熟,非以太坊链的流动性质押将逐步发展,多链趋势将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和灵活性。在这一进程中,流动性质押有望成为连接底层链和上层应用的关键中间件。2024年,再质押兴起、比特币生态发展和跨链技术进步将成为推动多链流动性质押的重要动力。
再质押的兴起
再质押机制允许用户将已质押资产重新质押到其他协议,共享安全性。这一创新被视为Web3领域的”AWS时刻”,为分布式网络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流动性再质押通过发行LRT代币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概念。再质押TVL从2024年1月的10亿美元快速增长至176亿美元,展现出强劲势头。
再质押与流动性质押在释放资产流动性方面具有相似目标,因此可能成为推动多链流动性质押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现有LST代币通过再质押获得了新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流动性质押协议也开始布局再质押领域。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比特币生态的发展
虽然比特币原生不支持质押,但通过创新机制如包装比特币和双代币系统,项目方成功实现了比特币的流动性质押。再质押机制的引入进一步扩展了比特币的应用场景,使其能够参与网络安全验证。这些发展为比特币持有者提供了新的收益渠道,也推动了多链流动性质押的演进。
跨链技术的进步
跨链操作的复杂性曾是阻碍流动性质押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Chainlink等跨链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一局面正在改变。近期,多个主要流动性质押协议推出了基于CCIP的直接质押功能,大大简化了跨链流程。这种技术进步有望提升LST在多链生态中的可用性,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4. 结语
流动性质押已成为加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释放质押资产流动性,为用户创造了更多价值。虽然多链发展仍面临挑战,但在再质押、比特币生态和跨链技术等新动力的推动下,行业正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技术完善和市场接受度提高,多链流动性质押有望成为区块链金融的重要支柱,为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更高流动性和参与度,推动行业全面发展。
作者: Carrie 译者: Panie 审校: Piccolo、Edward、Elisa 译文审校: Ashely、Joyce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