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效率瓶颈突破:预确认技术的诞生与实战应用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区块链三难困境与预确认技术突破 区块链技术面临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三难平衡挑战。以太坊通过分片和Layer 2方案推进扩容,但Rollups仍存在链上数据依赖和中心化序列器问题。预确认(Preconfirmation)技术通过在交易正式上链前提供初步承诺,显著提升交易效率,Taiko项目通过基于竞争的Rollup模型实现去中心化预确认。该技术虽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确认机制,但为平衡区块链三难困境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有望改善DeFi等高频交易场景的用户体验。

一、前言

区块链的三难困境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透明的特性,正在成为推动多个领域创新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践应用中,这项技术始终面临着一个经典难题——”区块链三难困境”,即在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性(Security)和可扩展性(Scalability)这三个关键特性之间难以同时达到最优状态。

去中心化作为区块链的核心价值,确保了网络不依赖单一实体运行,但这种特性往往会以牺牲交易效率为代价。安全性是保护区块链网络免受攻击的基础保障,但提升安全级别通常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这又会对交易处理速度产生影响。而可扩展性关注的是提升网络的交易处理能力,但这种提升往往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妥协去中心化或安全性。

区块链效率瓶颈突破:预确认技术的诞生与实战应用
图、区块链的三难困境

(资料来源:https://ithelp.ithome.com.tw/m/articles/10297420)

以太坊的发展路线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将实现每秒超过10万笔交易设定为以太坊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在2024年10月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他回顾了以太坊早期提出的两大扩展策略:分片技术(Sharding)和Layer 2协议。

分片技术的设计理念是让每个节点只需验证和存储区块链中的部分交易,类似于BitTorrent等点对点网络的工作方式,这种设计能显著减轻节点负担,提升整体网络的可扩展性。而Layer 2协议则是构建在以太坊主网之上的扩展方案,它将数据计算放在主链之外进行,同时完全继承以太坊主网的安全性。

区块链效率瓶颈突破:预确认技术的诞生与实战应用
图、The Surge,2023 年路线图版

(资料来源: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4/10/17/futures2.html)

到2024年,这些扩展策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Rollups需要消耗大量链上数据带宽,对主链资源仍然存在较强依赖;中心化的序列器可能引发交易审查和矿工可提取价值(MEV)滥用问题;在异构的L2生态系统中,开发者还需要应对碎片化和决策困境等难题。

当前以太坊社区的重要任务是将以Rollup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推向成熟,同时保持以太坊L1的稳健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在这一背景下,Based Rollup和交易预确认(Preconfirmation)等创新技术概念开始崭露头角。本文将重点探讨预确认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它如何帮助区块链在效率与去中心化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二、什么是预确认(Preconfirmation)

预确认的概念

预确认可以理解为交易在正式被区块链确认前获得的一个可靠承诺。这种机制通过提前提供初步确认信号,显著缩短了用户等待时间,特别适合交易量大或需要快速反馈的应用场景。

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类似的预确认场景:当你在餐厅预订座位时,餐厅的确认只是初步承诺,真正的确认要等到你实际到场;网购平台显示”正在处理”的订单状态,表示商家已收到订单并预留库存,但仍需完成后续验证流程;机票预订后座位的临时保留也是一种预确认,最终确认要等到办理完登机手续。

比特币的0conf概念

早在区块链发展初期,比特币社区就提出了类似的”0conf”(零确认)概念,允许在交易完全确认前暂时视为有效。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需要快速处理的支付场景,但由于存在双花攻击风险,最终未能成为主流解决方案。

以太坊的链式预确认

2023年,Uri Klarman将预确认概念引入以太坊,提出了”链式预确认”的创新设计,通过让后续预确认继承之前的预确认记录,形成连续的预确认链条,大大提升了交易的可靠性。同年,Primev团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技术,开发了专注于协调矿工可提取价值(MEV)的mev-commit平台,结合竞价机制使交易预确认更加高效可靠。

预确认解决的问题

在区块链技术,特别是Rollup系统中,交易确认效率低下一直是影响用户体验的主要痛点。当用户在Layer 2提交交易后,需要等待数据回传至Layer 1才能获得最终确认,这在高频交易或DeFi场景中造成了诸多问题。

交易延迟和确认不确定性是最直接的困扰。以Optimistic Rollup为例,其7天的挑战期会导致资金提取延迟,严重影响流动性。ZK Rollup虽然确认速度更快,但零知识证明的生成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计算资源。对于依赖交易即时性的DeFi和套利用户来说,确认时间过长或交易顺序变化可能导致重大财务损失。此外,大多数Rollup依赖的中心化序列器也带来了交易审查和MEV滥用等潜在风险。

预确认技术通过提供交易正式上链前的初步确认,有效缓解了这些问题:大幅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增强用户对交易处理进度的了解,提高交易排序的透明度,从而降低因顺序变化导致的财务风险。

三、预确认与传统机制的差异

基本概念与运作方式

传统确认机制需要交易首先进入内存池(Mempool),等待矿工打包到区块中,再经过共识机制确认,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一个区块的生成时间。相比之下,预确认机制在交易进入内存池后,就能基于Gas费用、优先级和网络状况等因素,预测交易被纳入下一个区块的可能性,通常在几秒内就能提供初步确认信号。

确认速度与可靠性

传统机制因需要等待区块生成和多重确认过程,在遇到网络拥堵或共识延迟时,确认速度会显著下降。预确认则能在交易提交后几秒内提供反馈,特别适合需要即时性的高频交易和DeFi套利场景。

在可靠性方面,传统机制一旦完成多重确认就几乎不可逆转,安全性极高。而预确认提供的只是”可能被纳入区块”的预测,存在一定的撤销风险,更适合对即时性要求高但对最终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

技术实现与成本

传统机制完全依赖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运行,而预确认则需要复杂的内存池数据分析、交易排序算法以及可信序列器等技术支持,同时还要考虑预确认失效时的补救措施,实现成本相对较高。

区块链效率瓶颈突破:预确认技术的诞生与实战应用
表、传统机制和预确认之比较
(资料来源:自行绘制)

四、预确认案例解析

Taiko的预确认机制

Taiko是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ZK-EVM Rollup项目,致力于实现与以太坊完全兼容的扩展方案。该项目通过预确认机制和去中心化提案者系统,有效解决了交易效率和公平性问题。

区块链效率瓶颈突破:预确认技术的诞生与实战应用
图、Taiko 官网
(资料来源:https://taiko.xyz/)

Taiko的主要特点包括:无缝的以太坊兼容体验,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智能合约和工具;完全开源的社区导向开发模式;继承以太坊安全特性的去中心化设计;以及基于以太坊的交易排序机制,由以太坊验证者负责交易排序,确保系统的简单性和可信中立性。

Taiko的Based Sequencing机制允许以太坊验证者直接参与L2交易排序,验证者通过Taiko的桥接服务提供即时预确认,在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时保持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基于竞争的Rollup模型

Taiko创新性地采用了”基于竞争的Rollup”(Based Contestable Rollup)模型,通过开放和无需许可的设计确保系统公平透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系统运行,提案者通过竞争获得MEV和其他经济奖励。Taiko的定序器与以太坊区块提案者角色共享,完全依赖以太坊基础设施,无需中心化序列器。其领导者选举机制确保在特定时间只有一名提案者负责区块生成,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目前Taiko使用SGX作为可信执行环境证明,采用RiscZero和SP1实现零知识证明,并由Taiko Labs的Guardian(多签名)提供证明支持。

Taiko的竞争性Rollup流程

Taiko的运行流程包括:区块提议者提交新区块;一级证明者使用SGX可信执行环境提交区块有效性证明并缴纳保证金;在约4小时的冷却期内,任何人都可以缴纳保证金对证明提出质疑;高级证明者使用零知识证明验证初级证明的正确性;根据验证结果,正确的证明者将获得奖励,错误的证明者则会损失保证金。

这种多层证明机制允许任何人质疑各级证明,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

区块链效率瓶颈突破:预确认技术的诞生与实战应用
图、Taiko 的 Contestable Rollup 流程示例
(资料来源:https://docs.taiko.xyz/core-concepts/contestable-rollup/)

五、结论

预确认技术正在成为解决区块链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痛点的有效方案。传统确认机制虽然提供了高度安全性,但其延迟问题难以满足高频交易等即时性需求场景的要求。预确认通过快速反馈和初步承诺的方式,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以Taiko项目为例,其创新的基于竞争的Rollup模型成功实现了去中心化与高效性的平衡。多层证明结构和领导者选举机制通过经济激励和透明竞争确保了系统公平性,为未来区块链扩展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预确认并非完美解决方案,其初步确认的可靠性和撤销风险仍需通过技术创新来进一步完善。随着预确认应用范围的扩大,从高频交易到日常支付,这项技术有望使区块链应用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最终实现普惠全球的愿景。

作者:   Tomlu
译者:   Piper
审校:   Edward、Pow、Elisa
译文审校:   Ashley、Joyce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933.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Truth Social 提交加密蓝筹 ETF 申请|USDT0 链上发行量超 2 亿枚 最新动态解析”

    7月9日,BTC与ETH维持震荡,FLOKI因Valhalla上线大涨9%,RAY与MORPHO分别上涨超6%。USDT0在Unichain发行量突破2亿枚,跨链交易量跃居第三。Truth Social提交涵盖BTC、ETH与SOL的蓝筹ETF申请。以太坊推进EIP-4444升级,节点存储空间节省300-500GB。市场情绪谨慎,山寨币反弹但量能不足。

    资讯 2025年7月9日
    3400
  • SEC批准Bitwise比特币ETF转换后暂停交易 监管动态解析

    美国SEC批准Bitwise加密货币指数基金转换为ETF后立即暂停执行,进入审查状态。该基金包含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敞口,此次暂停与Grayscale ETF延迟情况类似。分析师推测SEC可能在拖延时间以制定加密货币ETF统一上市标准,同时考虑简化部分ETF审批流程。SEC未就此事置评。

    2025年7月23日
    4600
  • Crypto.com旗下Cronos代币下跌10% CEO否认未公开网络攻击指控

    Crypto.com CEO否认隐瞒2023年安全事件,称已向监管机构报告。此前彭博社调查称该交易所遭Scattered Spider组织钓鱼攻击,员工凭证被盗。Marszalek强调事件仅涉及少数用户部分个人信息,客户资金未受影响。受市场波动影响,CRO代币24小时内下跌10%至0.20美元。

    6天前
    2800
  • Berachain对比新兴公链:性能优势与生态差异分析

    PoS链的挑战 当前主流PoS公链面临流动性不足和经济激励不可持续两大核心问题:质押资产锁定导致资本效率低下,而依赖基金会补贴的激励模式难以长期维系生态发展。 Berachain创新方案 Berachain通过PoL机制构建三方共赢飞轮:验证者将部分区块奖励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用户通过治理代币$BGT参与验证节点选举,DeFi协议竞相吸引流动性。配合模块化架构BeaconKit,实现EVM兼容与快速终局性。 生态爆发与挑战 主网上线月余TVL即突破30亿美元,但节点集中化风险显著(前四大节点控制43%治理权)。其PoL飞轮效应尚未完全释放,未来需平衡性能优化与治理去中心化。

    2025年8月1日
    4200
  • 比特币资金流向以太坊未被发现?交易员称”熊市创伤后遗症”是主因

    加密货币市场正经历着从比特币向以太坊的显著转变,但多数投资者可能尚未意识到这一变化。MN Trading Capital创始人Michaël van de Poppe在最新市场分析中指出,以太坊正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以太坊崛起:被忽视的市场转变信号 Van de Poppe引用知名分析师Willy Woo的研究表示:”我们正进入以太坊主导的市…

    2025年6月19日
    45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