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应用设计的历史。作为”Agentic AI”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本文将首先探讨Web2时代的AI生态发展,分析其核心趋势、代表性平台和关键技术。随后,我们将深入剖析区块链和去信任化验证技术如何推动AI代理系统向真正的自主智能演进。
Web2时代的AI代理生态演进
中心化AI代理的现状与挑战
图1展示了当前由E2B描绘的Web2 AI代理生态。在这个生态中,OpenAI、Anthropic、Google和Microsoft等科技巨头不仅主导着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发展,还控制着关键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API服务。这种中心化格局虽然推动了AI技术的快速进步,但也带来了诸多限制。
AI代理基础设施的变革
近年来,AI代理开发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如图2所示,开发者不再需要编写复杂代码,而是可以直接使用自然语言定义AI代理的行为和目标,这种转变大大提升了开发的灵活性和智能性。
这一进步主要得益于几个关键领域的突破。大型语言模型(LLMs)彻底改变了AI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和生成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目前主流的LLM模型包括OpenAI的GPT-4、Anthropic的Claude以及Google的Gemini等商业产品,同时也有DeepSeek、Meta的LLaMa等开源选择。
在代理框架方面,Phidata、CrewAI、LangGraph等新兴工具正在降低多代理AI应用的开发门槛。这些框架不仅支持多种LLM,还提供记忆管理、自定义工具和外部数据集成等预构建功能,显著加速了AI代理的商业化落地。
自主AI平台如Microsoft Autogen和Semantic Kernel专注于协调多个AI代理,使其能够在分布式环境下协作解决复杂问题。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则让LLM能够访问外部数据库,显著提高了回答的准确性并减少了”幻觉”现象。
记忆系统的进步解决了AI代理在处理长期任务时的局限性。Letta、MemGPT等服务提供商开发的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系统,使AI代理能够更好地保留和利用历史交互信息。
零代码平台的兴起进一步降低了AI开发门槛。BuildFire AI、Google Teachable Machine等工具让用户通过可视化界面就能构建AI模型,而Obviously AI、Lobe AI等专业平台则针对特定应用场景提供了更精细的解决方案。
图3展示了当前AI业务模型的多样化发展。除了传统的分层订阅和咨询服务外,新兴模式包括按使用量收费、市场佣金、企业授权、API访问收费以及开源+高级功能等创新形式。
中心化AI的局限性
尽管Web2 AI系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中心化架构带来了诸多挑战。少数科技巨头对AI模型和训练数据的垄断导致访问受限和创新受阻。数据隐私问题日益突出,用户无法控制自己的数据使用方式,也难以获得应有的补偿。
透明度缺失是另一个关键问题。AI模型的”黑箱”特性使决策过程难以理解,训练数据来源也无法验证。这种不透明性不仅可能掩盖潜在的偏见,还使合规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全球数据隐私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
技术层面,AI模型容易受到对抗性攻击,输出可靠性需要更严格的验证机制。深度伪造技术的滥用更可能威胁信息安全和社会信任。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Web2 AI系统发展的瓶颈。
去中心化AI解决方案的兴起
区块链和代币化机制为解决Web2 AI的局限性提供了新思路。去中心化计算网络可以替代传统的中心化云服务,使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更加民主化。模块化基础设施允许小型团队利用分布式资源开发专用AI模型。
区块链的透明特性为AI系统提供了可验证性。通过零知识证明(ZKPs)和可信执行环境(TEEs),模型的输入输出可以被验证并永久记录。数据所有权问题则通过数据市场和DAO得到解决,用户能够真正掌控自己的数据并从中获益。
代币激励机制在引导网络发展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奖励早期贡献者,去中心化计算网络、数据DAO和AI代理市场能够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解决初期的协调难题。
Web3 AI代理生态的构建
Web3 AI代理在保留核心组件的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特性。
图4展示了Web3 AI代理的技术架构,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数据层的革新
数据DAO和市场如Vana、Ocean Protocol改变了数据获取方式,使数据共享更加透明。溯源技术通过区块链元数据和去中心化知识图谱确保数据完整性。数据标注工作通过代币激励实现众包,Human Protocol等项目正在建立新的协作模式。
存储方案也走向去中心化。Filecoin、IPFS和Arweave等网络利用加密和分布式技术,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选择,同时通过代币经济激励参与者贡献存储资源。
计算层的分布式转型
训练计算资源通过Bittensor、Golem Network等平台实现市场化配置。推理计算服务由Hyperbolic、Dfinity等专业网络提供。边缘计算则通过Gradient Network、Theta Network等项目将处理能力下沉到终端设备。
验证与隐私保护机制
可验证计算通过Phala、Atoma Network等平台实现审计透明。输出证明技术如zkML确保AI结果的真实性。数据隐私则通过Oasis Protocol、Partisia Blockchain等项目的加密方案得到保护。
协调层的创新
模型网络和市场为AI资源流通提供平台。训练与微调网络优化模型开发流程。代理网络如Theoriq、Virtuals则专注于AI代理的协作和管理,推动应用落地。
服务层的完善
工具链支持支付、安全等核心功能。代理启动平台降低部署门槛。API和RAG技术增强代理能力。记忆系统和测试基础设施则确保代理的稳定性和持续学习能力。
应用层的繁荣
在钱包、安全、生产力、游戏等多个领域,AI代理展现出巨大潜力。Armor Wallet、ChainAware.ai等项目正在重塑用户体验。DeFAI代理则在优化DeFi操作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
从Web2到Web3的转变代表着AI发展范式的根本变革。尽管中心化AI推动了初期创新,但去中心化解决方案在隐私、透明度和公平性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随着AI代理技术的成熟,与Web3基础设施的结合将创造更加开放、高效的智能系统。理解AI代理的工作原理及其向自主智能的演进路径,对于把握这一融合趋势至关重要。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