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当面对暴力威胁时,是选择交出加密货币还是冒险抵抗?这个两难抉择已经成为许多”扳手攻击”受害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困境。
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赋予用户完全掌控资产的自由,但同时也带来了独特的安全挑战。在大多数人关注网络攻击的同时,物理抢劫这种传统犯罪形式正在加密货币领域悄然蔓延。
剑桥大学的研究显示,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的暴力抢劫案例。随着比特币价格和整个加密市场的增长,此类案件数量持续攀升。2021年全球记录的扳手攻击达到25起,创下历史新高。而到2024年10月,西欧地区的相关案件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知名加密分析师ZachXBT的调查指出,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持有者正成为有组织犯罪的目标。
什么是扳手攻击?
扳手攻击特指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的暴力抢劫行为,犯罪分子通过武力威胁强迫受害者交出资产控制权。”5美元扳手攻击”这个术语源自网络漫画XKCD,描绘了两个角色计划用廉价工具实施暴力抢劫的场景。
虽然名称中提到了扳手,但这只是一个象征性说法。在实际案例中,犯罪分子可能使用各种武器,包括刀具、砍刀甚至枪支。
来源: XKCD
与传统金融体系不同,加密货币交易具有不可逆性,特别是去中心化交易一旦完成就无法撤销。这种特性使得扳手攻击对犯罪分子极具吸引力,因为被盗资金可以快速转移且难以追踪。
著名扳手攻击案例
加拿大CEO遭百万加元勒索
2024年,加拿大加密货币公司WonderFi的CEO Dean Skurka遭遇暴力袭击。在被迫支付100万加元赎金后,Skurka最终获释,所幸没有受到身体伤害。
Ledger创始人断指事件
2025年1月,加密钱包公司Ledger联合创始人David Balland与妻子在法国遭到绑架。绑匪采取了极端手段,切断了Balland的一根手指寄给他的合伙人索要赎金。最终在执法部门的营救下,Balland夫妇得以安全脱险。
扳手攻击是如何发生的
扳手攻击通常是有针对性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会专门锁定持有加密资产的受害者。虽然钱包地址理论上可以保护用户匿名性,但很多持币者会无意中暴露自己的财富状况。比如在社交媒体炫耀资产、公开讨论钱包余额或展示数字资产,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增加成为攻击目标的风险。
攻击者往往通过社会工程学手段收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日常活动规律等,然后精心策划袭击方案。令人担忧的是,有时候了解受害者加密资产情况的熟人也会参与其中,或者无意中泄露关键信息。
扳手攻击是如何发生的
来源: Ordekian et.al.,2024
防范扳手攻击的措施
保护加密资产安全需要采取多层次的防范措施。首要原则是保持匿名性,避免在社交媒体等公开场合透露持有加密货币的信息。使用化名讨论加密话题,并尽量减少个人信息的网络曝光。
在技术层面,多重签名钱包能有效增加转账难度,需要多个设备或个人授权才能完成交易。将大部分资产存储在离线冷钱包中,并妥善保管在银行保险柜等安全场所。对于大额资产持有者,可以考虑使用专业托管服务,这些服务通常提供保险、多签认证等额外安全保障。
分散存储资产也是明智之选,可以设置多个钱包存放不同金额的加密货币,甚至准备一个”诱饵钱包”应对突发威胁。在物理安全方面,安装监控系统、加强门锁防护,必要时考虑雇佣专业安保人员,都能有效震慑潜在攻击者。
结论
加密货币赋予用户的自主权伴随着特殊的安全挑战,扳手攻击就是其中最直接的威胁之一。随着加密资产的普及,用户不仅需要防范网络风险,更要警惕现实世界的安全隐患。通过综合运用匿名策略、技术防护和物理安保措施,加密货币持有者可以显著降低成为暴力犯罪目标的风险,确保数字财富的安全。
作者: Bigwoley1082 译者: Paine 审校: Edward、KOWEI 译文审校: Ashley、Joyce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