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梳理了从1939年二战爆发到2024年特朗普再次当选期间,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所经历的超级牛市。这场牛市由二战后美国崛起为超级大国、女性与少数族裔加入劳动力市场以及冷战胜利等一系列历史性事件共同推动。然而作者指出,随着去全球化浪潮兴起、劳动力扩张不可持续以及利率下行空间受限,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盛宴正在走向终结。面对即将到来的金融资产清算、资本管制和财政压制,传统市场恐难再现辉煌,而黄金和比特币这类难以被政府控制的非传统资产将成为投资者的避险选择。特别是比特币,凭借其数字化特性有望在中小国家率先崛起,最终可能达到百万美元市值,但在此之前仍需经历熊市的严峻考验。
以下为原文内容(为便于阅读理解,原内容有所整编):
TL;DR
全球化时代已经落幕,金融资产面临系统性清算;非传统资产将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比特币有望突破百万美元大关。
从1939年二战爆发到2024年特朗普再次当选,我们见证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牛市。这场持续数十年的上涨行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被动投资者,他们形成了”市场永远上涨”的固有认知。但我要指出的是,这场盛宴已经结束,大多数人即将面临残酷的清算。
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1939-2024年的超级牛市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结构性变革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结果,美国始终处于这场变革的核心位置。
二战后崛起为全球超级大国
二战将美国从中等强国推上”自由世界”领导者的宝座。到1945年,美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一半以上,控制着全球三分之一的出口贸易,并持有全球约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这种经济霸权为后续数十年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一战后的孤立主义不同,二战后美国积极承担全球领导责任,推动联合国成立,并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注入超过130亿美元资金。这不仅是人道主义援助,更是为本国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战略举措,同时巩固了美国在文化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
劳动力扩张:女性与少数族裔的加入
二战期间,约670万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女性劳动参与率在短短几年内飙升近50%。虽然战后部分女性回归家庭,但这次大规模动员永久改变了社会对女性就业的认知。
到1950年,已婚女性就业已成趋势,各年龄段女性劳动参与率普遍增长10个百分点。这不仅是战时特例,更是美国经济模式根本性转变的开端。”婚姻禁令”的废除、兼职岗位增加、家务劳动技术革新以及教育水平提升,共同推动女性从临时工转变为经济体系的长期参与者。
类似趋势也出现在少数族裔群体中,他们逐步获得更多经济机会。这些劳动力扩张有效提升了美国的生产能力,支撑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增长。
冷战胜利与全球化浪潮
冷战深刻塑造了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角色。到1989年,美国已与50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在全球117个国家驻扎150万军队。这不仅保障了军事安全,更在全球范围建立起美国的经济影响力网络。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开启单极世界时代。这不仅是意识形态的胜利,更意味着全球市场的全面开放,美国得以主导全球贸易格局。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国企业大举进军新兴市场。这并非自然演变,而是长期政策选择的结果。例如在冷战时期CIA介入的国家,美国进口量显著增加,即便在缺乏明显竞争优势的行业也是如此。
西方资本主义的胜利不仅依靠军事或意识形态优势。西方自由民主体系展现出更强适应性,在1973年石油危机后仍能有效调整经济结构。1979年的”沃尔克冲击”重塑了美国全球金融霸权,使全球资本市场成为后工业时代增长的新引擎。
这些结构性转变——二战后崛起、劳动力扩张和冷战胜利——共同造就了史无前例的金融资产超级牛市。但关键在于:这些都是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女性不会再次大规模进入职场,苏联不会再次被击败。如今两党共同推动去全球化,这场超长周期增长的最后支撑正在崩塌。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Tom就像我在加密圈的传统金融情绪指标。
遗憾的是,市场共识期待回归历史常态:情况恶化后央行重新放水,大家继续赚钱。但现实是:这群人正走向屠宰场。
近一个世纪的牛市建立在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之上,甚至部分因素正在逆转。
女性劳动参与率可能随着马斯克等精英推动生育率提升而回落;移民政策收紧限制了少数族裔进入劳动力市场;各国政府为遏制通胀将避免降息;特朗普推动的去全球化政策可能被民主党延续;美国在潜在冲突中的优势也不再明显。
我的观点很明确:过去一个世纪推动股市上涨的所有全球宏观趋势都在逆转。市场将何去何从?
哥布林小镇(Goblin Town)
帝国衰落的过程总是痛苦的——日本就是前车之鉴。如果在1989年日经225指数高点买入并持有至今,36年后的回报率约为-5%。这就是典型的”买入持有,痛苦不已”。我们正走在类似的道路上。
更严峻的是,资本管制和财政压制政策可能接踵而至。市场停滞不代表政府会坐以待毙。当传统货币政策失效,更直接的金融控制手段就会登场。
即将到来的资本管制
金融压制是指让储蓄者获得低于通胀的回报,从而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廉价贷款并减轻债务压力。这一策略在清算本币债务方面尤为有效。1973年斯坦福经济学家最早用这个术语批评新兴市场政策,如今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国等发达经济体。
这不是玩笑——看看门罗币(Monero)的K线图为何如此完美就能明白。
随着美国债务突破GDP的120%,传统偿债手段日益失效。金融压制”玩法手册”已经开始实施:限制利率、控制金融机构、高额准备金、强制购买国债、资本管制等。自2010年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80%的时间低于通胀率,实际上是在强制转移储蓄者财富。
你的退休账户:政府的下一个目标
如果无法通过印钞购买债券压低利率,政府就会盯上退休账户。未来401(k)等税收优惠账户可能被强制配置”安全”政府债券。政府不需要印钱,直接挪用系统资金即可。
这种趋势已经显现:2024年4月拜登签署法律授权没收俄罗斯在美资产;加拿大自由车队抗议期间政府未经法院审批就冻结了280个银行账户。当被问及无辜家庭受影响时,政府回应竟是:”他们只需要离开。”
黄金没收与监控
美国历史上早有先例:1933年罗斯福发布行政令6102强制收缴黄金,最高法院支持政府的没收权。这不是”自愿购买”,而是包装成”公平交易”的财富征用。
911后政府监控能力急剧扩张。《FISA修正案》赋予NSA几乎无限制的监控权;《爱国者法案》允许收集所有美国人电话记录;第215条甚至授权收集读书记录、医疗信息等个人数据,且无需合理怀疑。
问题不是”金融压制会不会来”,而是”会有多严重”。随着去全球化压力加剧,政府对资本的控制只会更加严厉。
黄金 & 比特币
1970年以来的黄金月线图堪称全球最强K线。
通过排除法,理想的金融资产已经清晰:与市场无历史相关性、难以被没收、不受西方政府控制。这样的资产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在过去12个月市值增加了6万亿美元。这是最明显的牛市信号。
全球黄金储备竞赛
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正在加速增持黄金储备:
中国2025年1月单月增持5吨,连续三个月净买入,总量达2,285吨;俄罗斯以2,335.85吨位列全球第五;印度以853.63吨排名第八并持续增持。
这不是随意行为而是战略布局。七国集团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后,全球央行都警醒了。调查显示96%的央行将黄金视为避险资产。当美元资产可能被冻结时,存放在本国的实物黄金变得极具吸引力。
仅2024年,土耳其黄金储备增加74.79吨(+13.85%),波兰增加89.54吨(+25%)。乌兹别克斯坦等小国也在增持,其黄金已占外汇储备的82%。这是摆脱可能被武器化的金融体系的集体行动。
各国最信任黄金,因为已有成熟的储备和贸易结算体系。金砖国家央行黄金储备占全球20%以上。正如哈萨克斯坦央行行长所言,他们正向”黄金购买中的货币中立”过渡,以”保护经济免受外部冲击”。
比特币
黄金主导的时代可能持续数年,但其局限性终将显现。许多中小国家缺乏管理全球黄金物流的银行体系和海军,它们可能率先采用比特币替代黄金。
萨尔瓦多2021年成为首个比特币法定货币国家,2025年储备超5.5亿美元;不丹利用水电挖矿,比特币储备超10亿美元(占GDP三分之一)。
随着世界更加动荡,各国不愿将黄金托管给盟友。委内瑞拉从英格兰银行收回黄金失败就是教训。对小国而言,比特币优势明显:无需实体金库存储、无需船只运输、无需军队保护。
这一过渡将推动比特币进入新阶段,但需要耐心。2025年我们已看到开端:阿根廷、尼日利亚和越南等国比特币采用率增长,民众以此抵御通胀和金融不稳定。
路径很清晰:先黄金,后比特币。随着各国认识到实物黄金在数字化世界的局限性,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问题不在于是否转变,而在于何时转变——以及哪些国家将引领潮流。
百万美元的比特币终将到来,但在此之前必须经历严峻熊市。做好准备,保持耐心。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