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的崛起与专属基础设施的必要性
稳定币已经从最初的小众应用快速成长为加密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一,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支付领域的新兴媒介。2024年,以Tether的USD₮为代表的美元锚定稳定币创下了惊人的15.6万亿美元交易额,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同期Visa支付量的119%。更令人瞩目的是,USD₮在新兴市场已经拥有约4亿用户群体。这些数据清晰地预示着”稳定币奇点”的到来——数字美元正像信息一样自由流动,彻底改变着全球资金的流转方式。
将稳定币深度整合到全球支付体系的各个环节(包括P2P、B2B和P2B)具有巨大的潜力,能够显著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理想状态下,区块链技术可以大幅缩短支付结算时间,绕过那些收取高额中介费用甚至能随时冻结资金的传统金融机构。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主流区块链并非专为稳定币设计,导致以太坊等网络的交易费用居高不下,迫使许多用户转向Tron这样更中心化但费用略低的替代方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Plasma应运而生——这是一个专为稳定币打造的区块链网络。Plasma的核心使命非常明确:让USD₮等稳定币的转账变得快速且完全免费。与那些试图兼顾各类应用的一般性L1链不同,Plasma专注于稳定币支付这一单一功能,从而在技术和经济层面都获得了独特优势。这种专注性使其有望成为全球数字美元的标准支付层。由于功能专一,Plasma能够实现最大吞吐量和最小延迟,同时为USD₮用户免除所有交易手续费。最终目标是让转账体验变得像发送短信一样简单流畅,这种改变可能带来深远的次级和三级影响。
零手续费的USD₮转账:流动性的强力磁石
虽然以太坊是目前稳定币发行量最大的区块链,但其架构设计导致稳定币交易费用居高不下,每次转账往往需要数美元成本。这种情况促使大量用户转向转账费用更低的Tron网络。Tron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市场需求,在新兴市场大力推广其低成本交易模式。根据Artemis的数据,2024年Tron通过7.5亿笔交易处理了约5.46万亿美元的USD₮转账量。如果说Tron的崛起依靠的是低费用优势,那么Plasma的”零手续费”模式则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让应用完全摆脱Gas支付的困扰,有望引发更大规模的采用浪潮。
对终端用户而言,”零手续费”远不止是节省成本这么简单,它还能催生全新的应用场景:当发送5美元不再需要支付1美元手续费时,微支付就真正具备了可行性;跨国汇款也不再需要被中介机构抽取高额费用,收款方可以收到完整金额;商家接受稳定币付款时,不再需要将2-3%的交易额拱手让给信用卡网络。简而言之,Plasma的免费转账打破了将稳定币局限于交易场景的壁垒,为其进入日常消费领域铺平了道路。在Tether生态的支持下,Plasma的激励机制与USD₮的推广形成了完美协同。流动性吸引更多流动性,一旦用户意识到在Plasma上可以自由转移价值,它很可能吸引整个加密市场的稳定币资金流,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数字美元首选通道的地位。
随着Plasma上USD₮存款和原生发行能力的持续增长,它正在成为现有DeFi协议理想的扩展生态。目前已有主打稳定币的协议如Curve和Ethena宣布计划部署到兼容EVM的Plasma网络。与此同时,USD₮作为主流稳定币的网络效应使其成为交易所比特币现货对的默认定价单位。以Binance为例,自2017年8月以来,其BTC/USD₮交易对累计成交量已达4.9万亿美元。随着BTC跨链桥技术日趋成熟、信任假设降低,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流动性强的比特币进入Plasma网络,与USD₮形成协同效应,激发更多交易活动,特别是在用户通过套利方式对齐中心化交易所和链上BTC价格时。
全面超越以太坊、Tron与传统支付轨道
那么,Plasma与现有的加密网络及传统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相比表现如何?可以说,Plasma在多个维度上都实现了超越。
以太坊虽然拥有多样化的DeFi生态,但代价是区块空间紧张,Gas费居高不下,即便是简单的USD₮/USDC转账也需几美元成本。稳定币虽然在以太坊起步并占据了大量链上使用量(约35-50%),但主要是大额交易,往往将小额用户排除在外。虽然Layer-2 Rollup有助于降低费用,但Plasma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方案——专门为稳定币打造的一条链,从底层架构就为速度和成本优化。由于不需要”什么都支持”,Plasma可以将全部资源投入到稳定币的转账处理上,彻底避免了泛用链上的拥堵问题。
Tron已成为稳定币的主力网络,占据了Tether巨大交易量,这得益于其低费用与更快确认速度。Tron的TRC-20 USD₮累计转账量已达220亿次,远超以太坊ERC-20的26亿次,充分说明优质用户体验(尤其是低成本和快速转账)能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而Plasma将这一用户体验推向了新高度:在Tron仍需支付2-3美元甚至质押TRX以获取免费或折扣交易时,Plasma对USD₮转账完全免手续费。
此外,Tron的DPoS架构长期被批评为过于中心化,仅有27个”半许可”验证节点,且其网络依赖原生代币用于支付手续费与治理。相比之下,Plasma采用比特币级别的安全机制,支持以稳定币本身支付手续费(如有需要),无疑是对用户更友好的设计。如果说Tron是当前的”稳定币链”,那么Plasma正以更优的用户体验与经济模型,准备实现全面超越。
传统支付处理商和金融科技平台也在密切关注稳定币的发展。PayPal在2024年推出了自有美元稳定币PYUSD,并计划在2025年前将其整合进超过2000万家商户,这显示出市场对更优质数字美元支付通道的强烈需求。然而,PayPal的网络以及类似的Visa、ACH等系统,依旧面临手续费高、转账限额、处理延迟和地域限制等问题。在现行系统下,PayPal商户每笔交易的手续费最高可达5.4%+0.30美元,跨境支付还要面对汇率差价和等待时间。尽管PayPal的稳定币将降低货币兑换带来的摩擦成本,但是否会大幅降低商户手续费仍有待观察。
相比之下,Plasma采用加密原生视角来解决这一问题:其开放式基础设施没有中介机构、不收取资金转移”过路费”。任何拥有加密钱包的人都可以像使用电子邮件一样轻松地进行稳定币支付,无需银行账户或支付应用作为中介。这种开放性与中立性可能吸引金融科技平台甚至传统金融机构在Plasma上构建清算系统,就像互联网的TCP/IP协议最终成为数据传输标准一样。
Plasma 5亿美元完全稀释估值(FDV)对应的估值倍数
稳定币支付的巨大市场机会
Plasma的推出时机堪称完美,因为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市场不仅体量庞大,而且正在快速扩张。目前,稳定币的总供应量已超过2300亿美元,占美国M1货币供应量的约1.27%,以及M2的约1.08%。虽然这个比例看似不大,但仅在今年1月,稳定币供应量就增长了14%,自2018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38%。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几年内稳定币的体量可能会接近某些G20国家货币总量。
更具说服力的是,2024年稳定币的转账交易总量已经超过了多个主要银行卡网络,仅次于美联储的ACH转账系统。这表明,我们正快速迈向一个全球大规模资金流转高度依赖加密基础设施,而非传统支付通道的现实(尽管仍存在较高投机性)。
30天滚动稳定币交易量与传统金融解决方案对比
按链划分的稳定币总供应量构成
虽然目前稳定币的主导用途仍集中于交易和DeFi,但下一个重要增长领域是传统商业与通用支付。这一领域涵盖从汇款(每年市场规模约7000亿美元),到电商支付(全球每年数万亿美元),再到B2B跨境贸易(规模超过30万亿美元)等多个板块。我们已经看到稳定币正逐步进入零售与商业支付场景。例如,PayPal就在其2025年投资者日重点强调了稳定币的实际应用价值。该公司正推动企业通过PYUSD向海外供应商付款,从而避免实际资金转移,仅通过账本之间的更新完成结算。这不仅节省了商户的处理时间和费用,同时也将商户留在PayPal的生态系统中——这点至关重要,因为目前多达80%的商户付款在到账后立即流出PayPal网络进入银行账户。
考虑商户支付场景
如前所述,商家通常在每笔交易中损失2-3%的手续费。如果在零手续费的网络上使用稳定币,这项成本几乎可以被完全消除。假设商户愿意接受美元,或可以通过加密交易所将其兑换为本币,那么例如一个尼日利亚的商家向德国客户销售商品时,就可以直接通过Plasma网络以美元稳定币进行即时结算,而无需处理信用卡手续费或等待国际电汇到账。事实上,Tether最近就促成了一笔价值4500万美元的中东原油交易,向交易双方展示了稳定币结算的高效性。
全球贸易市场规模超过30万亿美元,美元作为全球结算货币已深度融入,占据了全球交易的80%-90%。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即使Plasma只占据其中的一小部分,也有可能承载每天数十亿美元的价值转移,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逐步变得不可替代。
无手续费中的价值捕获:重新思考加密经济模型
鉴于Plasma提供的核心功能是零手续费的USD₮转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网络的价值如何捕获?这涉及到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型,其优先考虑增长和实用性,将变现延后至间接渠道——就像Robinhood通过”零佣金交易”迅速吸引大量用户和交易活动一样。
在传统的智能合约链中,价值通过Gas费积累(例如以太坊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手续费,推动ETH的销毁和质押收益;Tron在六个月内也积累了13.6亿美元的手续费)。而Plasma则颠覆了这种模式,放弃对USD₮转账收取费用,以此推动早期增长。它的假设是:一张承载着大量美元计价经济活动的网络,将通过二级、三级手段实现价值捕获,而不是在每笔交易中向用户收费。
这也类似于Web2的免费平台扩张路径——先提供免费服务获得数十亿用户,然后通过边缘方式变现。例如Venmo并不对转账收费,但通过信用卡支付、即时提现和加密货币购买等业务获得收入。值得提醒的是,即便是最主流的Web2工具,其边际使用成本也常常是零。
对于Plasma,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种核心价值捕获机制
发行与发行方激励
稳定币发行方有动机在活跃度最高的链上进行铸造和赎回,这对Plasma是一大优势。稳定币越深度融入商业和贸易活动,铸造和赎回的频率就越高。每天数百万笔交易,即便每笔只收取1美分的链上费用,也会迅速积累,形成可持续的网络收益。此外,随着USD₮0的推出(通过LayerZero实现USD₮在多链间的统一流动性),Plasma有望成为USD₮的主发行层。
DeFi + MEV(最大可提取价值)
如果BTC和稳定币的大量流入吸引DeFi应用入驻,整个Plasma生态也将随之繁荣。标准的DEX、借贷平台和期货市场等都需要高质量资产和抵押品。正如Solana近几个月在真实经济价值(REV)方面的表现,代币铸造、交易、套利和清算等活动能够产生足够的链上活跃度,支撑免费转账模式。
Plasma的用户群体也更具”现实世界效用”,他们可能更愿意使用多种法币稳定币。我们预计未来一年内将会有更多资产(如大宗商品和证券,包括公私市场)进行代币化,使得Plasma对机构用户更具吸引力。
此外,许多投资者相信MEV将成为长期内网络的主要价值驱动因素,因为它是无需许可金融(permissionless finance)的核心组成部分。简单来说,MEV可以被理解为人们为了优先执行状态变化所愿意支付的溢价。
当前排名前五的非稳定币加密资产(BTC、ETH、SOL、XRP、BNB)的主要交易对都以USD₮计价,因此可以推测,能聚集最多USD₮活动的链,也将吸引更多非原生资产迁移至本链交易。虽然这一趋势尚未完全实现,但考虑到货币网络效应(尤其是USD₮),这一设想并非遥不可及,特别是对BTC来说。
回到BTC的例子,如果更多BTC活动发生在Plasma上,将带来更持久的网络使用,从而让验证者和质押者获得更多收益,而不是依赖周期性的Meme币交易。例如,在Solana交易量最高的月份(2025年1月),DEX总成交量达到3790亿美元;同期Binance上的BTC/USD₮现货交易对成交量为1440亿美元。由于DEX的费用取决于网络拥堵程度和池子设置,门槛较低,费用往往低于中心化交易所(后者平均手续费约为0.1%)。尽管机制不同,但去中心化交易吞噬中心化交易份额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最终多数交易都将发生在无需许可的场所,MEV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最重要的是,Plasma通过免手续费放大了网络效应
成功网络的历史告诉我们,用户使用是变现的前提。在加密世界中,一条区块链原生资产的价值,常常是其社区规模和活跃度的代理指标。若Plasma成为稳定币交易的中心,即便USD₮转账继续保持免费,其生态中的价值仍会体现出来。这个模式是一个长期战略:先占领市场,再探索盈利。更何况,Plasma实质上提升了”数字美元”的实用性,天然契合那些有意推动美元全球化的大型资本机构的利益。
与美国政策的对齐:GENIUS法案的潜力
随着美国加密采用的成熟,合规性变得越来越关键,现在正是顺应政策窗口、迎接监管红利的好时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Plasma的出现正值美国立法者力图将稳定币纳入联邦监管框架。
本周,美国参议院推进了《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法案》(GENIUS Act),这是一项跨党派法案,旨在为稳定币建立全面的联邦监管体系。如果立法成功,该法案将明确规定如何根据美国法律发行和管理美元稳定币,从而将其纳入主流金融体系,而非继续作为监管灰区存在。
虽然特朗普政府下监管机构的友好态度对行业已有积极影响,但明确的加密立法将为创新者提供长期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这是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等待的转折点,或将为它们全面拥抱稳定币扫清障碍。
Plasma与这一监管趋势天然一致。它专注于法币担保型稳定币,而非更具争议和复杂性的算法稳定币,因此一旦GENIUS Act或众议院的STABLE Act等平行法案通过,Plasma很可能成为最先受益的网络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关注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美国政策制定者,或将Plasma等网络视为正面资产。通过让美元稳定币更有用、更易获取,Plasma实质上以透明的方式扩展了美元的全球影响力。相较于国内外央行数字货币(CBDC),Plasma所采取的USD₮流动性+BTC安全性的路径,更有可能被视为增强”数字美元”的力量。
目前已有超过98%的稳定币市值是美元背书的,这一趋势很可能持续。GENIUS法案预计会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履行诸如储备金要求、审计义务和赎回政策等严格措施,以保障消费者利益。
进一步说,稳定币的持续增长,在当前中国等国可能将美债作为地缘博弈工具的背景下,或成为短期美债的重要需求来源。尽管目前尚难量化稳定币对收益率曲线的直接影响,但Tether和Circle已持有超过1200亿美元的短期美债(约3个月期),证明它们在短端收益曲线上的购买力是稳定且可持续的。
https://x.com/paoloardoino/status/1902689997766922318/photo/1
USDT总供应量
未来展望: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697.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