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网络(TON)基金会在阿联酋黄金签证计划中的乌龙事件引发了业内对加密货币项目法律合规性的广泛讨论,当地法律专家指出这凸显了事前审查的重要性。
NeosLegal创始人Irina Heaver向Cointelegraph透露,TON基金会此次过早宣布黄金签证计划本是出于惠及社区的初衷,却忽视了阿联酋复杂的加密货币监管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阿联酋共有五个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的活动,特别是在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严格的营销规范下,任何加密货币项目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法律评估才能确保合规。
“即便是获得当地政府支持的项目,也必须严格遵守联邦和地方法律才能开展加密货币相关业务,”Heaver特别强调,像质押和代币优惠这类CASP监管活动尤其需要谨慎对待。
TON黄金签证风波始末
7月5日,TON基金会发布公告称,通过质押Toncoin(TON)将有机会获得阿联酋10年黄金签证,具体条件包括:一次性支付35,000美元处理费,并质押价值10万美元的Toncoin三年。
然而次日(7月6日),阿联酋多家监管机构就发布联合声明予以否认,明确指出数字资产持有者不符合黄金签证申请资格。VARA特别声明,TON相关公司既未获得该机构许可,也不受其监管。
TON基金会于7月5日发布后被删除的声明截图。来源:Cointelegraph
事后TON基金会解释称该公告为”过早发布”,并表示正在与独立持牌机构合作。Telegram首席执行官Pavel Durov最初转发了加密KOL Ash Crypto的相关推文,但随后删除了该转发。
Ash Crypto的推文曾被Pavel Durov转发。来源:Cointelegraph
行业大佬的预警
包括币安前CEO赵长鹏(CZ)在内的多位加密货币意见领袖第一时间对TON的公告提出质疑。
“这是真的吗?”CZ在7月5日的推文中表示,”如果是真的就太棒了,但目前我得到的信息相互矛盾。”他特别指出缺乏政府官方消息来源,呼吁社区核实信息真实性。
来源:赵长鹏(CZ)
尽管有这些预警,TON的公告仍在社区引发狂热,导致TON价格在周六暴涨,随后因官方否认而暴跌。
法律审查的价值
这起事件最终演变成加密货币行业的一个典型案例,法律专家指出这凸显了未经审查的营销宣传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快速发展的加密领域,人们很容易被营销热度冲昏头脑,”Heaver分析道,”但在阿联酋,相关法律已经相当完善。专业加密律师只需2-3小时就能发现营销材料中的潜在问题,这种快速检查可以避免数周的监管麻烦和数百万迪拉姆的罚款。”
她强调:”法律审查不是阻碍,而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目前VARA拒绝对此事进一步置评,仅重申了7月6日的联合声明立场。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