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政府近日出台新规全面禁止加密货币ATM运营,并对国际现金转账实施5000美元上限,这是该国加强反洗钱监管的重要举措。司法部副部长Nicole McKee表示,这些措施将有效阻断犯罪组织的资金流动渠道。
周三公布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显示,新西兰正在全面升级反洗钱和反恐融资(AML/CFT)体系。除禁止加密货币ATM外,新规还赋予金融情报机构(FIU)更大权限,可要求银行持续提供可疑账户的交易信息。
“通过取缔加密货币ATM,我们将大幅增加犯罪分子将现金转换为数字货币的难度,”McKee在政策声明中强调,”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精准打击金融犯罪,而非给合规企业增加负担。”
新西兰金融监管全面升级
根据改革方案,两项关键法案已提交议会审议,预计将于2024年底前生效。新规在强化监管的同时,也将简化合规流程,为金融机构减轻约30%的行政负担。
最新数据显示,新西兰境内目前运营着220多台加密货币ATM。犯罪调查表明,这些设备常被用于毒品交易和跨境诈骗资金的转移。今年4月政府专项报告指出,加密货币ATM已成为有组织犯罪的重要工具。
新西兰境内的比特币ATM分布图(数据来源:Coin ATM Radar)
全球加密货币ATM监管趋严
新西兰的监管举措与国际趋势相呼应。澳大利亚上月刚出台新规,要求加密货币ATM运营商执行更严格的客户身份核查,并设置单笔3250美元的交易限额。
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则直接全面禁止加密货币ATM,成为北美首个采取此类措施的城市。当地政府表示,这一决定源于诈骗案件激增,特别是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欺诈行为。
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各国监管收紧,加密货币ATM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能面临收缩。不过业内人士强调,合规运营的加密货币服务仍将在监管框架内持续发展。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