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加密货币倡导者始终坚信区块链终将赋能从即时通讯到微支付的一切领域。如今Coinbase宣称,这个未来已浓缩在手机上的一个图标中。
7月16日,这家交易所悄然推出“Base应用”——其移动钱包的重构版本,整合了交易、支付、社交媒体及设备端AI代理功能。目前仅限候补名单用户参与的封闭测试,标志着Coinbase十二年历史上最大胆的消费者战略转型,并使其内部二层网络Base成为体验的核心支柱。
“应用内每条动态都是一枚代币,”产品博客如此阐释,将这次改版定位为创作者即时铸造并变现内容的新途径。
从交易手续费到平台飞轮
Coinbase目前主要收入仍来自交易价差,但监管机构、竞争对手与熊市都在挤压这项业务。CEO布莱恩·阿姆斯特朗因此在过去两年勾勒了更宏大的蓝图:打造美国版微信,实现资金、社交与电商的共生。
在2023年6月的加密峰会上,阿姆斯特朗指出,基于开放协议而非苹果或谷歌封闭生态的”超级应用”,能实现费用大幅降低与商业模式创新。
基础构件迅速就位:Coinbase在2023年推出以太坊Rollup方案Base,今年春季通过”Flashblocks”升级将平均出块时间缩短至200毫秒,目前链上月活用户达3200万,桥接资产规模突破40亿美元。
Base应用探秘
打开新应用,首屏不再是资产列表,而是源自去中心化社交图谱Farcaster的TikTok式信息流。每条内容通过Zora协议铸造,支持USDC打赏或二级市场转售,让用户”拥有”时间线所有权,同时为Coinbase创造转售分成。
“支付”功能将支持NFC的智能手机变成非接触读卡器。发送方选定USDC金额,接收方轻触即可收款,无跨行费用与结算延迟。此举帮助Coinbase规避银行与卡组织向商户收取的1.5-3%手续费。
传统现货、永续合约与质押功能保持一键可达,但Base应用还接入了从游戏到商户店铺的第三方”小程序”。开发者通过Base SDK接入,与Coinbase共享收益。
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AgentKit(Coinbase改造的OpenAI Agents SDK)开发的设备端助手“Based Agent”,能起草交易、监控链上收益甚至自动复投奖励。许多预测认为,未来五年内代理程序将处理大多数区块链交易。
为何此刻推出?跟随商户脚步
超级应用的成败取决于日常实用性。今春两项合作破解了”鸡生蛋”难题:
- Shopify的USDC通道:这家电商巨头启用基于Base的快速结账,为数百万店铺提供比PayPal更迅捷的结算方案
- Coinbase支付API:接入新API的商户可选择USDC结算或法币兑换,支付”低于1%”的手续费,远低于Visa的2-3%
Coinbase希望通过从上线首日就深度整合商业功能,避免重蹈早期加密钱包沦为投机玩具的覆辙。
投资者反应积极。自标普道琼斯指数宣布纳入Coinbase至标普500成分股后,COIN股价五月以来上涨100%,表现超越所有FAANG成份股。Needham分析师指出,钱包向超级应用的转型”以极低边际成本开辟了多重相邻收入流”。
风险与悬疑
- 监管阴云 | SEC 2023年指控Coinbase上线未注册证券的诉讼虽已和解,但具体立法与监管细则仍在制定中
- 平台守门人 | 苹果与谷歌虽允许加密钱包,但禁止绕过内购费用的”数字商品”交易。Coinbase坚称USDC转账属”点对点支付”,但政策变动可能迫使妥协
- 高负载表现 | Flashblocks的200毫秒出块令开发者惊叹,但网络尚未经历零售级峰值压力。速度衰减将动摇”轻触即付”的承诺
- 用户惯性 | 说服1.1亿交易所用户启用新入口,可能比开发应用更具挑战
Coinbase能否超越微信?
西方曾多次尝试超级应用(如Snapchat的Minis或PayPal的”万能”改版),但平台税与碎片化监管使梦想止步测试版。Coinbase的优势在于Base生存在iOS-Android双头垄断之外,使加密通道不仅能传输支付,还能承载动态、票务、身份与机器人。
若封闭测试能在年内转为公测,两项指标将验证成败:日活钱包数与商户USDC交易量。正是高频、小额支付(而非天价NFT拍卖)使微信支付成长为腾讯330亿美元的业务线。
“关键在于,”一位风投人士告诉CryptoSlate,”人们是想要原生加密的超级应用,还是只希望加密技术隐没在他们已使用的应用背后。”
无论如何,Coinbase已发起美国加密行业最具野心的消费者产品实验。若获成功,该公司将筑起比交易费更宽的护城河,或许还能诞生首个让区块链技术”隐形”的杀手级用例。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