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发行方在获批后可能会先与中心化质押服务商合作,但随着监管框架的成熟,最终将转向去中心化协议。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8月5日声明,流动性质押活动及质押凭证代币不构成证券发行,这为支持质押功能的加密货币ETF扫清了最后的监管障碍。
在此背景下,VanEck和Jito于8月22日联合提交了Solana流动性质押ETF申请,这标志着自2月与SEC会晤以来长达数月的监管沟通取得进展。
Canary Capital和Marinade等发行方已开始直接与流动性质押协议合作,其中Canary于5月修改其Solana ETF申请文件,指定Marinade Select作为其质押服务提供商。但这类合作目前仍属例外。
Bitwise高级研究员Max Shannon预计,由于合规框架和法律责任结构更明确,多数发行方将首先选择中心化服务商。
他在研究报告中指出:
“DeFi合作仍然可行,但很可能通过中介机构处理监管层面事务,同时将资金导入协议。”
不过Shannon预测,随着监管环境的成熟,行业将逐步转向混合型或直接DeFi整合方案。
Maple Finance联合创始人兼CEO Sid Powell赞同Shannon的观点。他预测ETF发行方最初会为操作便利性与Coinbase、富达等成熟托管机构合作,但同时强调这些托管机构正在搭建通往DeFi协议的桥梁。
Powell通过书面评估表示:
“监管明确性开辟了一条贯通CeFi与DeFi生态的双赢路径:机构资金流向受信任的托管方,随后被安全配置至高绩效的质押基础设施。”
Symbiotic联合创始人Misha Putiatin认为,相较于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划分,收益多元化机遇更具实质意义。
根据Putiatin分享的观点:
“关键在于每项资产现在都能产生多重收益流,ETF将围绕这些收益流实现产品多元化。”
他列举了已在合规性、传统金融整合及绩效指标方面形成竞争力的优质去中心化方案。
对DeFi领域的影响
Powell预计机构背书将使流动性质押协议从实验性DeFi基础设施升级为核心金融架构:
“ETF与数字资产国库(DAT)架构将通过合格托管人向流动性质押协议输送数十亿美元资金,可能使当前资产管理规模实现数量级增长。”
但Shannon警告称,若资金集中流向一两个协议,可能引发集中度风险并招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
不过他预计,即便是小规模ETF配置也能大幅提升锁仓总价值,增强流动性质押代币的流动性和实用性。
最后,Putiatin认为ETF发行方与DeFi协议的互动可能重塑收益结构。他指出这一趋势为更积极的策略打开大门,这些策略所需的加密原生专业知识远超传统资本配置范畴。
监管明确性正使质押ETF成为吸纳机构资金的载体——这些资金此前因合规要求而持观望态度,现在通过成熟的托管关系得以合规入场。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5247.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