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高管指出,随着Hyperliquid的迅速崛起,一种新兴的“胖应用理论”正引发行业关注。该理论认为,当前加密领域的价值更多由应用层捕获,而非底层区块链协议,这一观点可能在未来数月显著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方向。
“业内正在热议‘胖应用’理论,它很可能成为接下来几个月的主导叙事,”Bitwise首席信息官Matt Hougan周三在X平台发文表示。根据胖应用理论,加密应用将比它们所构建的底层协议吸收更多价值与用户流量。
图片来源:Matt Hougan
Hougan进一步解释道:“我预计这一理论将在未来1–3个月内进入主流财经媒体视野。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维框架,适合投资者在观察加密市场动态时加以参考。”
少数一层网络或仍占优,但应用层将主导价值流向
胖应用理论是对2016年Joel Monegro提出的“胖协议理论”的挑战。后者主张,基础协议层(如以太坊、Solana和Avalanche)将捕获绝大部分市场价值,而非上层应用。
然而,胖应用理论则认为,真正的价值积累发生在应用层面——这些应用不仅在收入上表现更强,还能吸引更大规模的用户注意力。
如果该理论持续获得认同,可能会改变投资者对一层代币与应用代币的估值逻辑,进而影响资金配置策略。
图片来源:David Phelps
胖协议理论自提出以来也一直存在争议。
数字资产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官Jeff Dorman在2021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胖协议理论尚未被实际市场表现验证,其影响力可能更多源于结构性因素,而与真实价值捕获无关。
他解释道,散户投资者往往将一层代币视为对整个板块的指数型押注,而风险投资基金则更看重其潜在市场规模(TAM),倾向于投资“可能成为什么”而不仅是“现在是什么”。
今年2月9日,Dorman更直言:“胖协议理论对加密货币行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这种观点导致每个应用都想变成一条链,将大量风险投资错误地引向一层网络,甚至让一些已失去活力的链仍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
投资机构:市场已开始转向“胖应用”叙事
Dorman补充称:“最终可能只有少数一层网络能够胜出,但它们的总价值仍难以与应用层的整体价值相匹敌。”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公司Starkiller Capital在周二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有迹象显示胖应用叙事已经开始影响市场。
“过去一年中,主流区块链代币相对于应用代币的价格走势已经说明问题。无论是以太坊、Solana还是Avalanche,相对比特币大多横盘或下跌,”该公司分析称。
根据TradingView数据,SOL/BTC比率(衡量Solana相对比特币强度)在过去12个月中下跌了16.11%。
“市场已经在用资金投票,”报告总结,“最具爆发力的代币表现来自应用层,而非协议。”
Bitwise高管:不认同完全否定一层网络的观点
不过,Hougan并不完全认同“反一层网络”的立场。
“我认为头部一层网络在明年仍处于有利位置。但胖应用理论的论证很有说服力,值得认真对待,”他表示,并特别提到Hyperliquid(HYPE)作为近期市场中的亮眼案例。
“Hyperliquid的强劲表现并非偶然。HYPE是应用层需求的直接体现——真实用户、真实流量、与实际使用密切相关的代币流通速度,而不仅仅依赖通用的区块空间费用模型,”Hougan强调。
根据CoinMarketCap数据,Hyperliquid现报55.56美元,过去12个月内涨幅高达1636%。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