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加密货币跨链未来如何?监管准备成关键因素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跨链交易面临监管与合规挑战,传统反洗钱工具难以追踪去中心化桥接活动,导致超218亿美元非法资金流动。MiCA、FATF旅行规则等标准正成为机构参与的关键门槛。合规已成为比技术更重要的差异化因素,亟需开发兼顾去中心化与监管要求的AML工具,否则DeFi将难以获得主流采用。

观点作者:Temujin Louie,万链(Wanchain)首席执行官

机构资本并未真正跨越区块链桥梁——它们正在等待合规守门人的到来。尽管跨链交易承诺带来一个无缝、无边界的加密经济,但现实是,监管壁垒正在每一条链上悄然筑起。

新兴标准如欧洲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旅行规则,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决定了哪些参与者能在全球流动性竞赛中生存的关键因素。

随着加密货币吸引越来越多关注,合规性正逐渐超越技术,成为行业的核心差异化要素。

反洗钱盲点持续存在——跨链桥接成洗钱高发地

跨链交易中存在一个显著的反洗钱(AML)监控盲区。加密混币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代币兑换服务以及跨链桥接已处理了数百亿美元的非法资金流动。最新取证报告显示,与这些工具相关的洗钱资产规模已超过218亿美元。一旦资金通过去中心化桥接从以太坊转移至Solana等网络,传统的AML分析手段往往难以追踪。

跨链犯罪数据报告
来源:Elliptic报告——2025年跨链犯罪状况

许多桥接的架构设计使得钱包来源可以被混淆,从而破坏了跨网络的交易可追溯性。尽管中心化交易所面临巨大的跨链监控压力,桥接仍然是黑客和洗钱者的热门工具,执法部门往往难以迅速应对。

传统AML工具难以应对去中心化桥接的挑战

传统AML工具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去中心化桥接的技术创新。大多数合规解决方案是针对具备明确KYC端点的交易所和托管机构设计的,而桥接协议通常缺乏交易对手识别机制,这使得旅行规则的落地成为一个开放性难题。

尽管AI驱动的分析和智能合约插件已经能够近乎实时地自动标记可疑钱包集群和活动,但这些工具仍依赖于中心化的数据收集标准(如IVMS 101),其前提是每一笔交易都经由受监管的中介机构处理。这与桥接及去中心化协议的无许可特性形成直接冲突,导致网络之间出现合规真空。

跨链交易揭示旅行规则与管辖权的矛盾

跨链交易在执行旅行规则时暴露出深层次的复杂性。全球监管机构要求加密服务提供商在超过一定金额的转账中提供发起人和受益人信息,但由于其去中心化特性,桥接和DEX往往缺乏展示这些数据的合规逻辑。

欧洲MiCA法规带来了统一标准,但仅适用于已注册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和授权平台。在此范围之外,全球交易的追踪仍面临挑战。美国近期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的处罚案例表明,监管机构正采取严格执法态度——数字银行如未能合规,可能面临超过2亿美元的AML罚款。

与此同时,英国制度试图将AML监督范围扩展至注册实体之外,进一步强化对DeFi领域的合规要求。

每个司法管辖区都有其独特的AML监控规则和系统,这使得追踪通过桥接进行的全球跨链交易变得异常复杂。行业亟需能够服务无许可、去中心化系统并符合国际法规的解决方案。加密分析服务若能调整工具以适应去中心化环境,将迎来巨大的商业机遇。

推动更完善的桥接AML工具,实现DeFi合规化

如果希望受监管的DeFi实现主流采用,符合AML标准的桥接设施不可或缺。目前已有少数项目在整合AML工具以满足多数司法辖区的要求。然而,尚未出现能够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理念的前提下实现AML合规的成熟方案。缺乏此类基础设施,DeFi系统将难以吸引机构参与者。

尽管如此,一些机构正在试点内置隐私与合规机制的跨链结算方案。但要实现大规模机构采用,桥接必须配备能够嵌入旅行规则逻辑的服务。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将合规性融入协议设计是一个重要机遇——率先实现这一点的项目将在监管收紧时占据市场优势。

自我监管的紧迫性与未来方向

去中心化协议必须抓紧时间开展自我监管并开发主动合规基础设施,否则将面临监管机构强制推行封闭标准的风险。尽管一些人视其为对无许可创新的威胁,但合规性正逐渐成为实现全球扩展和可持续合作的唯一通行证。

对纯粹主义者而言,跨链合规或许存在争议,但它已不仅是监管负担,更是商业上的必需。在场外观望的机构资本可能很快将主导市场规则:要么合规,要么被排斥。

一些人担忧,强调AML规则和监管要求可能违背加密货币的无许可精神,甚至带来隐私风险,使每个桥接成为监控的薄弱环节。然而,市场现实正在发生变化——全球各司法辖区制定的规则正为机构资本铺平道路。

忽视跨链合规不仅是风险,更是竞争劣势。未来的赢家会将合规视为核心设计原则,而非事后补充。只有这样,DeFi才能实现真正的演进,机构资本也终将跨越桥梁,拥抱去中心化的未来。

观点作者:Temujin Louie,万链(Wanchain)首席执行官。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9984.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9月11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5年9月11日 下午3:12

相关推荐

  • 2008年金融危机如何揭示再质押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随着以太坊质押收益率降至3%,投资者转向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寻求更高收益,推动LRT市场规模飙升至100亿美元。文章指出当前LRT市场与2008年MBS危机存在惊人相似:1)收益率压缩催生高风险投资;2)复杂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3)过度杠杆与流动性风险。特别警示LRT底层资产存在独特罚没风险,若发生大规模清算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尽管DeFi的透明性和超额抵押特性优于传统金融,但作者呼吁建立独立风险评估机制,警惕”设计成违约”的AVS项目,避免重蹈2008年覆辙。当前AAVE协议中22亿美元weETH抵押品仅对应3700万美元流动性的现状,凸显市场脆弱性。

    2025年10月19日
    2000
  • Coinbase黑客加密钱包斥资800万购买索拉纳SOL,投资动向引发关注

    被标记为“Coinbase黑客”的钱包近日用非法资金购入800万枚SOL,目前处于账面亏损。该地址此前曾多次交易ETH,与盗取超3亿美元Coinbase用户资金案件相关。另有Radiant Capital黑客通过市场操作使赃款翻倍,而部分黑客因交易不善出现亏损。

    2025年8月25日
    2500
  • 如何玩转Merlin Chain的M-Token 完整指南

    比特币二层网络Merlin Chain于3月19日正式上线M-Token,并开启M-BTC释放,引发市场热潮,已有价值约2.2亿美元的M-BTC涌入该网络。M-Token是用户在Merlin Chain二层网络中质押资产的映射代币,可用于参与生态项目交互。Merlin Chain生态项目如UniCross、Dragonverse Neo和MerlinSwap等也相继推出重大更新,包括符文资产$RUFI公平发射、游戏代币$MDBL发行及治理代币$MP的IDO。这场涉及35亿美元流动性的争夺战正式拉开帷幕。

    2025年9月24日
    2200
  • Glassnode 2023年度区块链链上数据全面回顾与分析

    摘要 1、2023年比特币暴涨172%,最大回撤不足20%,长期持有者持仓达历史高位,90%以上BTC处于盈利状态。 2.市场结构巨变:Tether重夺稳定币主导地位,CME期货超越币安,期权未平仓合约突破160亿美元。 3.10月成关键转折点,BTC突破3万美元心理关口,稳定币供应结束18个月收缩首次增长。 4.比特币铭文交易创历史新高,贡献矿工15%-30%手续费收入,ETH质押量增长119%至3463万枚。

    2025年9月15日
    2800
  • ICE与Chainlink合作:外汇及贵金属数据上链解决方案

    区块链预言机Chainlink与洲际交易所(ICE)达成合作,将全球外汇和贵金属市场数据引入链上。此次整合覆盖ICE旗下300多家交易所的实时数据,为2000多个DeFi应用和金融机构提供高精度汇率信息。合作旨在推动机构级区块链应用发展,满足代币化资产对低延迟、防篡改数据的需求。数据显示链上RWA规模已达257亿美元,持有者超34.7万,反映传统金融与区块链加速融合趋势。

    资讯 2025年8月14日
    22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