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金、基金和上市公司持续增持比特币,目前控制着比特币总供应量的12.3%。
根据比特币分析平台Ecoinometrics的数据,这一比例在过去12个月内急剧上升。仅过去一年间,机构资金就将其合计持仓量增加了5%,助推比特币价格在过去12个月涨幅超过80%。
机构目前持有比特币总供应量的12.3%(来源:Ecoinometrics)
ETF、主权基金和公司财库等实体目前合计持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总量远超100万枚。
比特币财库的崛起
市场结构性变革体现在Strategy和Metaplanet等比特币财库公司的崛起。仅Strategy目前就持有超过63.84万枚比特币,占流通总量的3%以上。与此同时,日本的Metaplanet持仓量已突破2万枚比特币,在企业比特币财库中快速攀升。
它们的战略围绕三个核心:积极积累比特币供应、制定专门增持比特币的股权发行政策,以及通过创新资产负债表管理最大化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敞口。
华尔街巨头也在争相顺应新浪潮。摩根大通于2025年6月开始接受比特币ETF份额作为贷款抵押品,并与Coinbase合作让大通信用卡持卡人可直接购买加密货币。
通过借贷、财富管理和直接购买实现的持续整合,表明比特币在传统金融领域的规范化程度正在提升,为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更深入的流动性。
当前货币市场基金中闲置的7.5万亿美元资金正在寻求新归宿,机构对比特币供应的积累很可能持续向右上方增长。
比特币供应从散户向机构的转移
最引人注目的或许是,比特币供应正从早期持有者和散户投资者向基金和公司集中。
近期链上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地址分布和交易所流出量发生剧烈变化,表明大型参与者正在整合有限供应份额。正如Strategy创始人兼董事长Michael Saylor的经典警示:
“数字黄金抢购潮将于2035年1月7日左右结束。在无币可购之前,请获取你的比特币。”
加速的机构采用正在收紧流动性,使可用比特币日益稀缺,并在每次资金流入时支撑更高价格。
Strategy和Metaplanet等公司的创新财库策略正在树立新标准,而摩根大通等银行业巨头比以往更积极地认可该资产。
随着比特币供应从散户转向机构钱包,这种持续整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比特币的叙事逻辑。
机构需求已成为塑造最大加密货币短期波动和长期命运的最强大力量之一。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0764.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