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财库(DAT)公司的崛起曾因Strategy大规模购入比特币的成功案例而备受瞩目,带动比特币、以太币和Solana等加密货币成为市场焦点。然而,渣打银行周一警告称,随着多家DAT公司的市场净资产价值(mNAV)近期大幅下跌,市场关注度明显降温,使规模较小的企业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
在DAT领域,mNAV是衡量公司企业价值与其加密货币持仓价值之间比率的关键指标。当mNAV高于1时,公司能够发行新股并持续增持数字资产;一旦跌破该门槛,扩大持币规模将变得更为困难且风险上升。
渣打银行指出,近期多家知名DAT企业的mNAV已跌破这一关键水平,实际上限制了它们进一步购买加密货币的能力。
该银行分析称:“DAT的mNAV急剧下滑可能加速市场分化与整合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规模最大、融资成本最低、且能通过质押获得收益的公司——例如Strategy(MSTR)和Bitmine(BMNR)等流动性强的大型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
研究覆盖了Strategy、Bitmine、Metaplanet(MTPLF)、Sharplink Gaming(SBET)、Upexi(UPXI)及DeFi Development Corp(DFDV)等多家企业,突显它们在最近几周估值普遍遭受压缩的情况。
自6月以来,数字资产财库的mNAV持续面临下行压力。来源: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认为,mNAV走低主要受到市场饱和、投资者趋于谨慎、商业模式不可持续,以及以太币(ETH)与Solana(SOL)财库策略快速扩张等因素的影响。
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市场饱和是近期mNAV收缩的主要推手。”并指出,Strategy购入比特币的成功已引发89家效仿者进入该领域。
若mNAV持续低迷,渣打预计行业将迎来整合,大型企业可能收购实力较弱的竞争对手。例如,Strategy或可通过折价收购同行财库,以维持其积极的比特币增持策略。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进入牛市,DAT策略已从比特币扩展至以太币、Solana等多种资产。来源:渣打银行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风险上升
尽管多家上市公司已将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但数字资产财库公司更进一步,将持币作为其核心商业战略。
除渣打银行外,Cointelegraph此前也曾警示这一模式的风险,指出部分公司放弃原有低迷业务,转型为加密财库,试图搭乘数字资产上涨的东风。
风险投资公司Breed同样表达了担忧。今年6月,该公司警告称,只有少数比特币财库企业可能避免因mNAV下跌而陷入“死亡螺旋”。
Breed分析师表示:“最终只有极少数公司能维持持续的mNAV溢价。这些企业需凭借强有力的领导、严格的执行力、出色的市场策略,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持续增加每股比特币持仓的能力,才能脱颖而出。”
来源:Galaxy Research
纽约数字投资集团(NYDIG)同样指出,DAT溢价正在收窄,股价与其底层加密货币持仓价值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NYDIG全球研究主管Greg Cipolaro表示,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包括“投资者对即将到来的代币解锁感到焦虑、DAT企业战略目标频繁变动、股票发行量大幅增加、投资者获利了结行为,以及财库策略之间缺乏差异化”。
一些市场观察者提出了更尖锐的批评。加密借贷公司Milo首席执行官Josip Rupena将DAT策略比作担保债务凭证(CDO)——正是这类复杂金融产品曾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某种程度上,人们拿出一个原本可靠的产品——无论是过去的抵押贷款还是如今的比特币等数字资产——然后对其进行复杂包装,最终使投资者难以看清自己实际所承担的风险。”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