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生成事件(TGE)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批评,被指责成为加密货币项目创始人快速套现的通道,导致许多区块链在发币后几乎陷入停滞。
许多项目在启动时流通量极低,估值却被推高,这使得真正支持项目的投资者难以获得可持续的回报。业内人士指出,低流通量和自动化做市商(AMM)机制可能在短期内维持币价,但一旦代币解锁期到来,市场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抛售压力。
部分代币因上线初期的稀缺性和市场热度而价格飙升,但随着流通供应逐步释放,大多数代币价格进入长期下跌趋势。
加密管理平台 Glider 联合创始人 Brian Huang 在接受 Cointelegraph 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新链逐渐失去影响力,人才流失,剩下的参与者只能依赖做市商和 AMM 维持网络运转。”
TGE 本应是区块链项目的起点,却正在成为许多项目的终局。来源:Narb
TGE 后“孤链”数量持续攀升
过去一年,多个项目在代币上线后不久就出现创始人离职的情况,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Story Protocol 创始人 Jason Zhao 在代币上线约六个月后卸任全职职务。尽管有报道将其离职与代币解锁期关联,但 Story 官方予以否认,并强调核心贡献者采用一年悬崖期加四年线性释放的归属机制。
Brian Huang 指出,“代币发行本应是项目发展的起点”,并质疑创始人过早退出的动机。
项目创始人提前退出仍是加密投资者的痛点。来源:Anthony Sassano
Aptos 创始人 Mo Shaikh 也在代币及主网上线两年多后,于12月19日宣布辞职。尽管其退出时间相对较晚,但批评者指出,这同样发生在重要代币解锁节点之后。
12月12日,Aptos 核心贡献者的 APT 代币解锁量突破1亿枚。来源:DefiLlama
Blockchain Capital 投资人 Sterling Campbell 认为,部分创始人确实将 TGE 视为套现机会,但问题根源更为复杂。
他在采访中表示:“创始人倦怠、激励机制错配,以及产品与市场不匹配等现实问题,都可能导致项目提前走向失败。”
“这种现象更多是系统性问题,而非单纯个体恶意。”
Messari 研究报告指出,代币归属机制对代币表现影响显著。对150个主流代币的分析显示,内部人士分配比例较高的项目在2024年表现普遍较差。
公众销售占比较高的加密货币表现优于内部人士分配比例高的项目。来源:Messari
TGE后创始人退出是否反映区块链过剩?
频繁的代币生成事件引发行业反思: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区块链?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兴网络,如今被质疑是否仅以发币为最终目标,而区块链本身的价值却被忽视。
Altius Labs 联合创始人 Annabelle Huang(与 Brian Huang 无亲属关系)在接受 Cointelegraph 采访时表示,行业并不需要更多通用型区块链,如以太坊或 Solana 的复制品,但针对特定场景的专用链仍具发展潜力。
一些项目已开始转向垂直整合模式。例如,Hyperliquid 并未试图打造通用公链,而是通过构建衍生品交易所并整合至自有链上获得市场关注。相比之下,许多新的一层和二层网络在 TGE 时缺乏具有实际影响力的应用。
Glider 的 Brian Huang 指出:“大量资金正流向 Hyperliquid 等已有真实应用场景的项目,而许多新链仍处于‘等待生态爆发’的阶段。”
Hyperliquid 的快速发展推动其代币 HYPE 进入加密货币市值前15。来源:CoinGecko
尽管新链同质化严重,风险投资仍持续涌入。Solana 曾凭借速度优势脱颖而出,而如今多数新链性能已趋同。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已有成熟生态和用户基础的网络。与此同时,Stripe、Robinhood 等传统企业凭借庞大用户群进入链上领域,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Campbell 表示:“这些企业加速了加密货币的分发和普及,但也可能削弱去中心化网络的精神。”
“Robinhood 很可能利用我们过去十年构建的开源基础设施,抢占所有人的市场份额。”
TGE与归属期对长期投资者构成压力
当创始人在 TGE 后迅速退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项目时,即便代币设有归属期条款以减缓内部抛压,这一现象仍引发市场担忧。
部分社区声音认为,归属期条款是公开信息,投资者应在参与前充分认知风险。
然而,持续的代币解锁仍对真正支持项目的投资者构成压力。Binance Research 在2024年5月的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将有价值1550亿美元的代币进入流通。若市场需求无法消化这些供应,持续的解锁可能对市场形成长期抛压。
多数代币在发行时流通量极低,大量供应将在未来数年逐步释放。数据截至2024年5月。来源:CoinMarketCap / Binance Research
这一现象反映出 TGE 机制本身存在深层次问题。TGE 本应作为项目持续发展的融资手段,却逐渐演变为内部人士的流动性事件,导致生态系统失去核心推动力。
除非项目能在代币上线后展现出持续的实际应用价值,否则高估值、创始人早退、链上生态萎缩的现象恐将在行业中持续蔓延。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