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金融市场的波涛汹涌中,做空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存在于历史悠久的股票交易中,也活跃在新兴的加密货币领域。
做多与做空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当投资者预期某个资产价格将上涨时,他们会选择做多,低价买入等待升值后卖出获利。而做空则恰恰相反,投资者通过借入资产高价卖出,待价格下跌后再低价买回偿还,从中赚取差价。
这种交易模式往往需要借助借贷平台完成,类似于商业中的赊销行为。它让投资者能够在市场下行时依然有机会获利。以股票市场为例,投资者可以向券商借入股票高价卖出,待股价下跌后再低价买入归还,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来源。
本文将带您回顾金融史上几个标志性的做空案例,从传统金融市场到新兴的加密货币领域,这些惊心动魄的做空故事背后,都隐藏着市场资金的剧烈流动与重新分配。
传统金融市场上的做空风云
“做空就像把心脏挖出来,在它停止跳动前吞下去。”雷曼兄弟CEO迪克·富尔德的这句话道出了做空的残酷本质。
在数百年的金融市场发展历程中,做空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在股票市场兴起后,做空更成为投机者惯用的手段。对于被做空方而言,这无异于一场无情的猎杀;但对市场而言,做空者又像清道夫,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做空鼻祖的传奇
(图片来源于jesselivermore.com)
杰西·利弗莫尔,这位20世纪初的华尔街传奇,在1907年就上演了现代金融史上最早的做空案例。当时他敏锐地察觉到市场资金紧张的信号:多家铁路公司分期付款发行新股,货币经纪人大规模囤积资金。利弗莫尔果断大量做空,最终在美国货币市场冻结、股市崩盘时获利百万美元。
1929年,他再次精准预测市场崩溃,做空整个美股市场,用9天时间获利1亿美元,跻身全球十大富豪之列。利弗莫尔的故事成为华尔街不朽的传奇,他的做空手法也被后人不断效仿。
中概股狙击战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org)
2010年成立的浑水研究公司,将矛头对准了赴美上市的中概股。这家由卡森·布洛克创立的公司,通过深入调查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发布做空报告引发股价暴跌,再联合律师发起集体诉讼获利。
浑水的成名之战是对绿诺科技的做空,30页的调查报告揭露其财务造假,导致该股23天内退市。但在对分众传媒的做空中,尽管初期成功引发股价暴跌39%,却因分众的有力反击而最终失败。浑水的案例展现了做空机制对市场规范化的促进作用,也警醒上市公司必须保持财务透明度。
加密货币市场的做空风暴
加密货币市场的做空本质与传统金融无异,但因其24小时交易、高杠杆特性,以及缺乏完善监管,使得做空行为更加频繁且剧烈。特别是随着大量机构资金入场,加密市场的做空规模也日益庞大。
UST崩盘事件
(图片来源于cybavo.com)
2022年5月,Terra生态系统的UST稳定币与LUNA代币的崩盘,堪称加密史上最惨烈的做空案例。做空者抓住LFG基金会将BTC作为储备金的时机,先是消耗UST的流动性池制造恐慌,随后在市场上大规模抛售UST,引发挤兑潮。
为维持UST与美元的锚定,LFG不得不抛售持有的BTC,这又导致BTC价格暴跌,形成死亡螺旋。最终UST彻底脱锚,LUNA价格归零,做空者估计获利超过8亿美元。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Terra生态,更引发整个加密市场的连锁反应。
CRV做空反击战
(图片来源于resources.curve.fi)
2022年底,当审计公司BlockSec误报Curve存在安全漏洞后,做空者迅速借入大量CRV进行抛售。面对CRV价格暴跌至0.4美元的危机,Curve创始人通过追加保证金、澄清事实、争取社区支持等方式成功反击。最终做空者因无法平仓而失败,CRV价格逐步回升。这个案例展示了项目方如何通过资金运作和舆情管理来抵御做空攻击。
结语
做空作为市场机制的一部分,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它既可能是恶意狙击,也可能是市场纠偏的手段。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加密市场,做空者都在时刻注视着每一个可能的获利机会。
但做空也是一场高风险博弈,需要精准的判断和雄厚的资金支持。正如我们看到的案例,成功的做空可以获利丰厚,失败的做空也可能损失惨重。在这个充满变数的金融世界里,做空将继续扮演着它独特的角色。
作者: Charles
译者: cedar
审校: Hugo、Edward、Ashely、Joyce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