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
-
区块链MEV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深度解析
MEV(最大可提取价值)是通过调整交易排序获取的额外收益,最初由矿工捕获,以太坊合并后形成新供应链格局。当前MEV被Searcher、Builder、Validator等角色瓜分,Flashbots系列产品占据主导地位。MEV分为良性(如套利清算)和非良性(如三明治攻击)两类,行业通过Flashbots Auction等方案降低负面影响。未来趋势包括头部效应加剧、多链MEV机会增长,以及抗审查交易的持续存在。虽然MEV争议不断,但其在区块链生态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
-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市场2025:揭秘全球Web3巨头背后的隐形推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Tiger Research Repor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市场:你需要知道的三个关键词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市场具有三大特征:东南亚文化熔炉、全球加密项目孵化地(诞生Etherscan/CoinGecko等)及世界伊斯兰金融中心(推出首个符合伊斯兰教法的比特币基金)。其多语言环境与战略位置加速了跨文化合作,而严格的监管框架(2019年起分类监管数字资产)与2025年政策松绑(设立数字资产创新中心)正推动该国成为亚太Web3枢纽。 2. 市场现状与机遇 本土交易所Luno占据90%份额但流动性有限,40-60%交易仍通过币安等境外平台完成。伊斯兰金融领域表现突出:Halogen Capital管理7500万美元清真加密基金,Nawa Finance的伊斯兰DeFi协议TVL超5000万美元。政府主导的马来西亚区块链基础设施(MBI)与Zetrix合作开发,砂拉越地区依托水电资源成为全球前十比特币挖矿中心。 3. 核心挑战 市场分割(华裔与马来群体差异显著)、人才外流及稳定币监管滞后(MYRC林吉特稳定币测试三年未获批)制约发展。非法挖矿年损1亿美元电力,但特朗普当选后政策转向积极,总理安瓦尔与CZ会谈释放明确发展信号,监管沙盒与工作委员会成立加速创新实验。
-
如何评估去中心化项目?Vitalik Buterin的离开测试方法解析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提出「离开测试」和「内部攻击测试」两种方法,用于评估去中心化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离开测试」核心思想是检验项目在团队或服务器消失后能否独立运作,涉及开发、经济模型和社区治理等多方面评估。该测试可升级为风险评级工具,衡量Web3项目的去中心化实质。Vitalik强调去中心化的三大维度:架构、政治和逻辑,其价值在于提升容错力、抗攻击力和防范勾结。以Bitcoin为例,其通过「离开测试」展现了真正的去中心化特性,而部分Layer2项目因依赖「Training Wheels」机制仍存在中心化风险。
-
探索Eigenlayer再质押龙头EIGEN:区块链安全与收益新机遇
摘要: 碎片化安全挑战:以太坊等区块链网络面临安全体系碎片化问题,中间件和非EVM应用需自建信任网络,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的资源消耗。 质押效率瓶颈:传统代币质押仅支持单一网络安全,资本利用率低下且收益来源单一,难以满足多网络需求。 EigenLayer解决方案:通过”再质押”机制复用ETH/LST资产,为以太坊应用提供共享安全,降低开发门槛的同时为质押者创造额外收益。其核心AVS(主动验证服务)通过运营商网络和削减条件保障安全性,TVL峰值超200亿美元稳居赛道龙头。代币EIGEN定位”工作型代币”,与ETH质押形成互补验证模型,15%初始供应用于多轮空投。目前Gate.io已开放EIGEN盘前交易。
-
银河数字研究主管亚历克斯·索恩称以太坊二层网络存在”ETH抽血效应” 质疑手续费留存机制
Galaxy研究主管Alex Thorn批评多数以太坊L2链商业模式为”ETH榨取型”,指出L2网络保留大部分手续费收入却对以太坊L1贡献甚微。数据显示L2每日用户费用达10-40万美元,而支付给L1的成本仅约1万美元。以Base为例,二季度向Optimism支付216万美元,而所有L2合计向以太坊L1支付仅305万美元。Thorn质疑L2与以太坊的利益一致性,认为当前模式更有利于L2运营商而非ETH持有者。该争议涉及EIP-4844实施后L2成本结构变化及价值分配问题。
-
2024年初以太坊坎昆升级:Layer2降本增效迎来重大利好
以太坊「坎昆升级」预计2024年1月激活Goerli测试网,3-4月正式上线。此次升级核心为EIP-4844,引入Blob交易降低Layer2 Gas费用达14倍,并为未来分片奠定基础。其他关键改进包括EIP-1153瞬态存储、EIP-6780操作码调整等。升级后Goerli测试网将弃用,开发者需迁移至Sepolia。imToken已支持所有Layer2网络,用户可享受更低交易成本。
-
陪审团裁定罗曼·斯托姆无证经营资金传输罪名成立;洗钱指控未达成共识,制裁指控不成立
曼哈顿联邦陪审团裁定Tornado Cash开发者Roman Storm运营无证汇款业务的共谋罪名成立,但洗钱和制裁规避指控未达成一致裁决。法官拒绝羁押Storm,认为其无逃亡风险。DeFi教育基金批评检方将开发者对代码使用负责的理论”危险且无界限”。Storm称将上诉定罪,并返回西雅图。该案涉及朝鲜黑客组织通过该混币器洗钱超10亿美元。
-
陪审团就Roman Storm涉Tornado Cash案审判陷入僵局
罗马风暴(Roman Storm)案陪审团审议四天后陷入僵局,法官表示可能接受部分裁决。作为以太坊隐私协议Tornado Cash开发者,风暴被控协助洗钱超10亿美元。此案引发加密社区强烈反对,行业领袖警告若开发者因开源代码被追责将开创危险先例。美国司法部对金融法的争议性解读成为焦点,业内人士呼吁立法明确编写代码不应被视为非法汇款业务。
-
以太坊的设计如今或可媲美比特币的价值存储吸引力——VanEck
VanEck报告指出,以太坊正凭借其灵活性和金融功能优势,成为比比特币更具潜力的价值存储选择。关键因素包括:企业数字资产储备转向ETH、POS机制带来-0.25%通缩率(同期BTC通胀1.1%)、质押收益机制以及持币者主导的治理模式。尽管比特币的通缩机制可预测,但其长期依赖矿工激励的安全模型面临挑战,而以太坊在稳定币和资产代币化等应用场景的拓展强化了其生态价值。分析师认为,这些特性使ETH可能成为更优越的长期储值资产。
-
美国证交会官员警告:流动性质押指引引发困惑,或酿雷曼式风险
美国SEC委员Caroline Crenshaw批评近期关于流动性质押的指导意见未能反映该实践的复杂性,认为其增加了法律处理的混乱而非明确性。她指出指导意见存在两大缺陷:基于可疑假设且法律结论附带过多警告条款,难以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引。前SEC幕僚长Amanda Fischer警告流动性质押可能引发类似雷曼兄弟倒闭的级联风险,指出该机制允许重复使用合成代币获取收益的模式与雷曼高风险操作相似,需加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