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

  • 德国银行业巨头储蓄银行计划2026年前为5000万客户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德国最大银行集团Sparkassen-Finanzgruppe计划在2026年夏季前为零售客户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标志着其政策重大转变。该集团将通过子公司Dekabank开发交易平台,该平台已获得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颁发的托管牌照。此举得益于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的实施,为欧洲银行业加密货币服务提供了统一监管框架。尽管德国监管机构仍密切关注加密货币相关风险,但Sparkassen的入局可能加速数字资产在德国主流市场的采用,其近5000万零售客户将直接通过银行账户交易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主要代币。

    13小时前
    200
  • Circle寻求联邦监管信托资质 以管理稳定币储备并提供托管服务

    Circle向美国货币监理署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牌照,旨在成为受联邦监管的数字货币银行,管理USDC储备并为机构客户提供托管服务。获批后,该银行将作为Circle全资子公司运营,遵守资本流动性要求并接受定期审查。此举旨在配合正在审议的《GENIUS法案》要求,提前满足稳定币发行方需在联邦监管机构持有独立储备的规定。目前USDC流通量超320亿美元,CEO称此举是构建透明高效互联网金融系统的重要里程碑。公司此前已获阿布扎比金融服务许可,此次申请将许可范围扩展至联邦层面。

    13小时前
    200
  • 巴克莱信用卡宣称”让钱为你工作”——但购买加密货币除外,因其已被禁止

    巴克莱银行宣布自6月27日起禁止客户使用其信用卡购买加密货币,相关条款已更新至官网FAQ页面。银行解释称,此举旨在防范加密货币价格剧烈波动导致的用户债务风险,并强调数字资产不受英国金融保障体系保护,客户可能面临追索无门的困境。该政策与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近期研究限制借贷购币的动向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巴克莱自身持有1.31亿美元比特币ETF头寸,暴露出传统金融机构在加密领域的矛盾立场。分析师指出,禁令可能推动投资者转向金融科技平台或去中心化服务,加速银行业务分流。

    6天前
    500
  • K-Won来袭:韩国八大银行即将掀起全球最新稳定币冲击波

    韩国八大商业银行联合组建首个统一金融联盟,计划于2026年初推出韩元稳定币试点,以应对境外美元稳定币(如USDT、USDC)在韩交易量激增的挑战。该联盟由KB国民银行等主导,覆盖全国零售存款市场绝大部分份额,采用双轨发行模式——信托架构与银行表内存款挂钩,旨在平衡公信力与可扩展性。韩国央行对此表示谨慎支持,强调银行应优先发行稳定币以维护货币主权。此举被视为韩国在数字资产领域重振韩元地位的关键一步,未来或应用于跨境汇款、K-pop商品等领域,并为央行数字货币(CBDC)提供参考。随着亚洲成为稳定币监管试验中心,韩国正试图在美元主导前建立本土数字金融生态。

    6天前
    500
  • 鲍威尔重申美联储对银行开展加密业务无异议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6月24日明确表示,只要银行遵守风险管理与消费者保护标准,美联储不反对其服务加密公司,此举强化了近期监管机构消除加密行业银行服务壁垒的努力。6月23日美联储正式移除银行审查中的”声誉风险”主观条款,转向量化风险评估,与FDIC、OCC政策保持一致,终结了审查人员长期以模糊理由限制加密业务的现象。更新后的指引要求统一培训监管人员,确保政策协调性。鲍威尔4月曾呼吁国会明确稳定币规则,强调支持”负责任的创新”,行业视此政策调整为数字资产合规化的重要进展。尽管开放监管,鲍威尔仍提示通胀压力下货币政策存在复杂性,同时强调银行拓展加密业务时需严守风险标准。(160字)

    6天前
    900
  • 美联储与其他监管机构取消声誉风险考量,为银行服务加密企业扫清障碍

    美联储于6月23日宣布移除银行监管中的声誉风险条款,要求审查人员删除该术语并聚焦可量化金融风险,与FDIC及货币监理署形成政策统一。此举消除了主观审查标准——该标准曾被用于限制银行向加密企业提供服务,甚至禁止基础加密货币交易。新规要求审查员接受培训以确保执行一致性,同时强调银行仍需严格风险管理,但仅能通过法律、流动性等具体渠道评估声誉影响。此前,主席鲍威尔4月已释放政策转向信号,支持银行合规加密业务,并呼吁国会建立稳定币框架。此次改革历时三个月,标志着联邦监管全面转向基于操作、法律和财务的客观审查标准。

    2025年6月24日
    28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