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dX
-
山寨币投资策略:碎片化加密货币市场的生存指南
DeFi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金融服务,dYdX作为重要平台,2024年DEX衍生品交易量同比增长132%。加密货币市场呈现碎片化,传统投资策略失效,投资者转向短期交易策略,市场不确定性加剧。比特币和Solana被视为相对安全选择,但市场注意力分散,投资风险增加。
-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全面解析:运作原理与优势详解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DEX)在衍生品赛道快速崛起,市值突破20亿美元,但仅占市场总交易量的3%,远低于中心化交易所(CEX)的97%份额。主流实现机制分为订单簿(如dYdX)和资金池(如GMX、gTrade)两类,其中Layer2链上交易占比近90%。当前行业面临CEX竞争、链上订单簿技术限制等挑战,但衍生品巨大需求与DEX低渗透率带来发展机遇。未来破局关键在于:1)利用以太坊升级优化性能;2)通过流动性聚合提供最优价格;3)发展链上跟单交易吸引用户;4)拓展传统资产交易满足多样化需求。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产品创新,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有望实现更大规模应用。
-
MT资本分析:应用链迁移与通证经济升级如何驱动dYdX生态增长
长话短说 dYdX更新代币经济模型,要求团队和投资者质押DYDX获取交易费收益,减少流通量并增强价值捕获能力 迁移至Cosmos应用链提升交易性能至2000TPS,避免利润分成并优化交易体验 启动2000万美元激励计划,配合原生USDC接入,预计将显著提升平台交易量 12月代币解锁预计不会引发大规模抛售,因质押机制可捕获增长红利
-
dYdX V4 热潮下的 DeFi 杠杆全解析:分类、应用场景与安全指南
DeFi 杠杆简介 dYdX V4 的推出引发了对永续合约交易所的关注。杠杆交易通过借入资金放大投资回报,但需重视安全性。DeFi 杠杆主要分为杠杆借贷、保证金交易、永续合约和杠杆代币四种类型。 杠杆应用案例 GMX 提供高达 50 倍杠杆的现货和永续交易;Merkle Trade 支持加密货币、外汇和大宗商品交易,杠杆高达 1,000 倍;dYdX V4 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的杠杆交易。 杠杆安全分析 杠杆协议需注意限价单与市价单区分、计算错误、逻辑错误及价格波动等问题。ScaleBit 提供专业安全审计,保护用户资产安全。
-
深入解析去中心化永续交易所代币经济学:运作机制与投资价值
本文深入分析了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代币经济模型,探讨了质押、流动性提供、交易奖励等关键机制的设计原则。通过对比dYdX、GMX、Gains Network和Synthetix等主流协议,指出可持续代币经济需平衡激励分配、价值捕获和风险控制。文章强调,良好的代币经济学应通过费用分成、回购销毁、合理归属期等设计,实现长期增长与价值留存,同时需根据协议特性(如订单簿或点对池模式)定制激励机制。最后提出治理透明度和创新机制实验对构建健壮生态的重要性。
-
dYdX 为何放弃 Layer 2 选择自建区块链?关键原因解析
转发标题:《Why did dYdX choose to launch its own chain instead of continuing with a Layer 2 solution?》 摘要 去中心化交易所dYdX从以太坊主网迁移至Layer 2(StarkEx)后实现交易量激增,但最终选择推出基于Cosmos SDK的独立链。核心原因包括:1)追求完全去中心化(订单簿等全链上处理);2)性能提升(TPS从100增至2000);3)摆脱Layer 2的治理限制。该决策挑战了”Rollup万能论”,表明特定应用场景仍需定制化基础设施。dYdX的演变历程凸显了区块链产品需在基础设施适配性与去中心化程度间动态平衡。
-
dYdX是什么?全面解析去中心化交易所dYdX
摘要 dYdX是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支持永续合约和保证金交易。2017年由Antonio Juliano创立,采用StarkWare第2层协议提升交易速度并降低Gas费。平台通过DYDX治理代币实现社区自治,提供流动性挖矿和NFT权益。2023年宣布将迁移至Cosmos区块链以实现完全去中心化,计划推出V4版本解决吞吐量限制。曾进行大规模代币空投,目前总锁仓量达6000万美元,位列头部DeFi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