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tech
-
Friend.tech 衰落之后 加密社交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机遇
加密社交领域呈现分化态势:Friend.tech因过度金融化导致社交生态萎缩,日活跌破百人;Farcaster通过严格社区筛选和DEGEN代币经济实现有机增长,其开放社交图谱和Frames创新成为优势;Solana Blinks则通过链上交互嵌入技术拓展多平台应用场景。当前加密社交项目需平衡经济模型与真实社交需求,开放性和用户体验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
SocialFi 动荡之旅:从虚拟回归现实的区块链社交金融探索
长话短说 SocialFi初期通过结合DeFi与社交媒体吸引关注,但未能持续创新,用户参与度骤降。 Friend.tech等平台因依赖短期FOMO、缺乏更新而迅速衰退,凸显可持续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成功关键:需超越简单Web2复制,整合创新体验、真实互动及跨生态合作,提供实际价值。
-
Friend.tech经济模型深度解析:SocialFi平台最佳价格曲线设计策略
一、定价曲线对比 & 改变斜率的代价 Friend.tech的定价曲线设计通过差分正负性确保价格上涨加速,16000人规模承载合理,但100-200人后曲线陡峭导致价格波动。竞品如Cipher、PostTech保留FT公式特性,SA和TOMO调整曲线增速使价格更低但削弱财富效应。陡峭曲线的螺旋下降风险已显现,FT TVL一周内下降20%。 二、FT的灰犀牛:资金净流出 FT的Bot MEV收入和协议高手续费导致资金净流出,三个月抽水超用户本金的30%。TVL下降至21000ETH时用户收益降至40%,若继续降至15000ETH将整体亏损。协议抽水未改善,积分规则变化加剧交易摩擦,加速共识瓦解。 三、曲线还能怎样改进? 改进思路包括调整参数C/D或设置分段函数:前者可平衡FOMO与价格,后者通过平缓左端曲线解决Bot MEV问题但削弱财富效应。需权衡社群人数上限、初始价格与增长速率,IDO模式或能改善发行失败问题。 四、KOL之外,Key还能承载什么? Key可扩展为Web3项目股权、IDO份额等资产,超越社交代币范畴。DeBox等平台具备引入资产发行的基础设施,需构建闭环价值支撑。SocialFi需明确资产价值以区别于Ponzi模式。
-
Friend.tech热度骤降 SocialFi项目是否只是短期泡沫
Friend.tech(FT)是2023年8月推出的Base链上SocialFi平台,允许用户买卖创作者股票获取独家内容。12天内吸引10万用户,交易量达6240万美元,协议费用排名第二。其爆火归因于联合曲线定价机制、FOMO策略及流畅的Privy登录体验。但缺乏长期激励、股价不可持续上涨及创作者收入模式冲突导致热度骤降,9月交易量较峰值下跌96%,活跃用户减少87%,凸显投机驱动模式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