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
-
币安稳定币流入超16亿美元,交易者提前布局预示市场反弹信号
币安交易所单日流入16.5亿美元稳定币,创本月第二次超15亿美元净流入,显示现货市场资本复苏迹象。与此同时,以太坊大量流出,比特币价格跌破10.9万美元,市场波动受美联储政策预期、大额抛售及ETF资金流出等多重因素影响。
-
日本Monex集团计划发行日元稳定币,探索区块链金融新机遇
Monex集团考虑发行日元挂钩稳定币,以日本政府债券支撑,用于国际汇款及企业结算。同时计划利用旗下Coincheck交易所推进,并可能收购欧洲加密企业。日本金融服务厅预计今秋批准稳定币发行,政策持续放宽。
-
日本率先制定稳定币规则手册:美国为何仍处领先地位?
日本虽率先建立全面稳定币监管框架,但采用缓慢,首个日元稳定币将于今秋推出。与美国《GENIUS法案》开放非银行发行不同,日本仅允许持牌金融机构发行,强调系统稳定优先于创新速度。JPYC和Monex等企业计划发行日元稳定币,推动代币化资产和跨境结算应用,逐步融入全球270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
-
MetaMask推出社交登录功能,支持Google与Apple账户接入钱包
MetaMask推出社交登录功能,用户可通过Google或Apple账户创建自托管钱包,无需手动管理助记词。该功能结合Web2便捷性与Web3安全性,仅用户凭社交凭证和密码可解锁本地存储的私钥,确保资产控制权不妥协。此举旨在降低加密新用户门槛,推动普及。
-
deBridge完成TRON网络全面集成
deBridge宣布与TRON网络实现完全兼容,打通跨链流动性通道,支持用户即时转移资产。TRON拥有超3.27亿用户和每日230亿美元转账量,此次整合将增强稳定币流动性和DeFi生态互操作性,推动多链协作与Web3体验发展。
-
f(x) Protocol是什么?区块链技术解析与指南
摘要 f(x)协议是以太坊分级杠杆协议,首创浮动稳定币fETH和杠杆代币xETH双代币机制,通过波动率分级实现资本高效运作。其V2版本支持10倍固定杠杆且无清算风险,TVL达1.23亿美元。核心机制采用f(x)恒等式自动平衡头寸,稳定币fxUSD由stETH全额抵押。代币FXN采用ve模型分配协议收益,但存在通胀压力。该协议通过结构化产品设计,在去中心化稳定币和杠杆交易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
Liquity 协议全面解析:功能、优势与运作机制
Liquity 是一种去中心化借贷协议,允许用户以 ETH 抵押借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 LUSD,最低抵押率仅需 110%。其核心机制包括价格稳定、即时清算和供给控制,通过稳定池、债务再分配和恢复模式三重保障系统稳定性。LQTY 是协议原生代币,用于激励参与和捕获协议收入。Liquity 的优势在于完全去中心化、高资本效率和无需治理,但也面临收费结构不稳定和未来激励不足等挑战。作为去中心化稳定币赛道的创新者,Liquity 通过独特设计在 DeFi 领域提供了高效且低风险的借贷解决方案。
-
Circle IPO 深度分析:低净利率下隐藏的巨大增长潜力
Circle七年上市之路折射加密行业监管进化史,其2025年纽交所IPO标志着稳定币合规化里程碑。核心产品USDC以600亿美元市值稳居行业第二,2024年16.8亿美元营收中99%来自储备利息,但高额分销成本(向Coinbase支付55%分成)与刚性合规支出导致净利率降至9.3%。公司通过三层股权结构保持创始人控制权,85%储备金配置于短期美债构建透明框架。当前低利润率实为战略选择——以利润换规模,布局跨境支付、RWA代币化等增量市场。若稳定币法案落地,其先发合规优势或触发监管套利红利,推动估值从支付公司向数字基建运营商跃迁。
-
花旗高管警告:稳定币收益或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失,市场影响几何?
花旗警告称,向稳定币支付利息可能引发类似1980年代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外流,冲击银行业。美国银行团体反对稳定币收益,称其可能扰乱信贷市场并导致巨额存款流失。加密行业则反击称限制措施将抑制创新。美国政府支持稳定币以维持美元主导地位。
-
Web3支付赛道深度解析:探索全球支付的未来趋势
加密货币支付正成为连接Web2与Web3世界的重要桥梁,传统支付巨头如PayPal、Stripe和万事达卡纷纷布局稳定币和跨境支付解决方案。Web3支付凭借区块链技术优势,解决了传统支付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并通过出入金服务、加密借记卡和链上支付等场景实现广泛应用。行业驱动力包括高利润潜力、传统支付竞争压力以及新兴市场需求,但面临监管复杂性和技术安全等挑战。随着全球监管逐步完善和技术创新,Web3支付有望成为主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