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区块链技术的根基深植于密码学之中,正是密码学构筑了整个分布式账本的底层生态。随着Vitalik在2022年8月发表的《The different types of ZK-EVMs》一文对主流扩容方案的系统性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zkVM扩容方案的发展脉络。
图1:The different types of ZK-EVMs Overview
当前zkEVM方案之所以成为主流,源于其对现有生态的延续性支持。相比之下,其他zkVM方案在兼容性方面存在一定挑战。然而,在推动Web2向Web3升级的过程中,以zkWasm为代表的新兴方案展现出独特优势,特别是其支持C++、Rust、Go等多种编程语言的特性,为Web2应用的账户系统升级提供了可能。这种zkEVM与zkWasm的协同发展,正在构建起Web3应用升级的完整生态,打破了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公链之争。
【核心观点】
以太坊的核心定位是作为具备数据可用性(DA)、结算(Settlement)和共识(Consensus)功能的分布式账本,而zkWasm解决方案更适合构建完整的Web3.0生态。zkEVM在优化现有区块链生态方面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zkWasm则着眼于开创Web3.0的未来。我们应当用zkWasm构建Rollup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区块链本身。
【zkEVM与zkWasm的协同发展】
Web2.0与Web3.0的真正连接点在于AppRollup时代。相较于传统的链式思维,Rollup时代不再需要创建过多的独立链,因为链的本质是作为账本存在,其账户层应当回归通用层,将所有权真正交还给用户。链天然承担着数据可用性(DA)、结算和共识的核心职能。
图2:AppRollup is much more flexible than Appchain
【零知识证明技术演进】
零知识证明作为密码学的重要分支,最早由MIT学者在1985年提出。这种技术允许证明者在不泄露具体信息的情况下,让验证者确信某个命题的真实性。随着技术的发展,零知识证明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区块链等领域展现出巨大价值。
图3:零知识证明发展史
从zk-SNARK到zk-STARK,再到PlonK等算法的演进,零知识证明技术不断突破性能瓶颈。当前区块链扩容方案主要采用ZK-SNARK-friendly的实现方式,每种方案在证明大小、验证时间等方面各具特色。
【WebAssembly技术生态】
WebAssembly作为W3C标准,为Web应用带来了全新的运行时环境。其轻量级的指令集和严格的隔离模型,使得C++、Rust等多种语言都能成为Web开发的选项。这种特性让WebAssembly在Web2和Web3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
图4:Wasm版图
【zkWasm的融合创新】
zkWasm通过结合零知识证明与WebAssembly技术,实现了链下复杂计算与链上证明存储的创新架构。这种设计既保留了Web2主流语言的兼容性,又实现了Web3的价值传递,为Web2应用升级提供了平滑过渡方案。
图6:zkWasm生态
虽然以太坊2.0规划中eWASM的优先级有所调整,但其性能优势、语言互操作性等特性仍然值得关注。将eWASM置于二层网络,结合zk技术形成zkWasm解决方案,可能是兼顾安全性与扩展性的最佳选择。
图10:zkWasm = zkp + WASM
以太坊的最新路线图展现了分层发展的清晰思路,通过Merge、Surge等不同维度的升级,逐步完善其作为分布式账本的核心功能。在这个过程中,zkEVM与zkWasm将分别承担优化现有生态和开拓未来应用的双重使命,共同推动Web3.0生态的繁荣发展。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