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404 与 Pandora
2024年2月2日,一位自称Coinbase前软件工程师的开发者@0x acme(Acme)在Github上发布了一个名为ERC-404的实验性代币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标准尚未通过正式的ERC标准协议审查。与此同时,由@maybectrlfreak(ctrl)和@searnseele(Searn)开发的Pandora项目成为首个基于ERC-404标准构建的代币。
与以太坊上成熟的ERC-20、ERC-721和ERC-1155标准不同,ERC-404跳过了标准的EIP提案流程。实际上,ERC-404和Pandora很可能出自同一个开发团队,将其称为Pandora协议或许更为贴切。
Pandora协议创造性地将10,000个ERC-20代币与10,000个Replicant NFT相互绑定。当用户在交易所购买1个完整的PANDORA代币时,系统会自动在用户钱包中铸造1个Replicant NFT;反之,当用户出售代币时,对应的NFT就会被销毁。这种机制使得Pandora既可以在Uniswap上作为代币交易,又能在Blur和OpenSea等NFT市场上作为数字藏品流通。
该协议目前仅支持整数交易。例如购买1.5枚PANDORA代币只会生成1个NFT,而购买0.5枚则不会产生任何NFT。有趣的是,当用户在NFT市场购买Replicant NFT时,系统会自动向其钱包发送1枚PANDORA代币;出售NFT时,代币也会随之转移给买家。
每个新铸造的Replicant NFT都拥有独特的稀有度等级,从最常见的绿色到最稀有的红色共分五档。这种设计让用户可以通过交易PANDORA代币来”刷新”NFT的稀有度。自200美元的初始价格起步,PANDORA代币价格已飙升至30,000美元以上,引发了市场对”NFT革命”的热议。
NFT 流动性困局
NFT市场在经历2021年的繁荣后陷入低迷,整体市场规模缩水41%。尽管NFT是加密领域的重要资产类别,但前15大NFT市场的总交易量还不到去中心化交易所的2%。这种流动性困境主要源于几个关键因素:潜在买家群体有限、估值体系不完善、不可分割的特性以及底层技术支持不足。
与传统加密货币相比,NFT的独特性使其交易门槛更高。蓝筹NFT在熊市中仍保持11K-120K美元的高价区间,进一步限制了市场参与度。此外,缺乏统一的估值标准也增加了交易难度,即使是同一系列的NFT,价格也可能相差悬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开始探索提升NFT流动性的解决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NFT碎片化技术。
NFT 碎片化
NFT碎片化赛道曾涌现出多个创新项目。Fractional允许用户将NFT锁定在智能合约中,生成可自定义的ERC-20代币。Unic.ly则通过创建uToken来实现NFT集合的部分所有权交易。而NFTX采用了不同的思路,用户存入NFT后可获得对应池子的vToken,既可用于赎回随机NFT,也可用于购买指定藏品。
2023年10月上线的Flooring Protocol带来了更精细的解决方案。它将碎片化模式分为Vault和Safebox两种:前者完全放弃NFT所有权换取μTokens,后者则通过质押平台币FLC保留所有权。尽管这些创新方案一度引发市场热潮,但随着NFT市场整体遇冷,碎片化赛道也逐渐沉寂。
碎片化技术的式微反映出更深层的问题:大多数NFT项目难以建立持久共识,在市场波动中容易失去价值。这提醒我们,技术创新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市场需求基础上。
Pandora 协议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虽然很多观点将Pandora协议视为NFT碎片化的新范式,但实际上它解决的是完全不同的问题。Pandora本质上是一种图币结合的新玩法,通过原生设计实现了代币与NFT的共生关系,而非为现有NFT提供流动性解决方案。
目前Pandora协议仍存在明显局限:用户无法选择要出售的具体NFT,稀有度算法也存在被操纵的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合约代码尚未完全开源,项目方仅提供了五张盒子的gif图片,这给安全性埋下了隐患。
回顾2021年NFT碎片化的疯狂与沉寂,我们不禁要问:Pandora协议是会重蹈覆辙,还是能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结语
作为早期实验性项目,Pandora协议展现了图币结合模式的创新潜力,但距离解决NFT流动性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投资者需要警惕短期炒作风险,同时关注项目在安全性方面的改进。在加密世界这个快速迭代的生态中,唯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创新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