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Ts潜在风险分析及其对投资者的影响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本文深入探讨流动性重质押代币(LRTs)的风险与特性,通过与主权债券、L1质押等传统金融工具的对比,揭示LRTs在流动性、收益率、期限、违约风险和投资组合构建五个维度的独特性。文章指出,LRTs通过聚合多个AVS和节点运营商的收益实现高收益潜力,但同时也因协议复杂性、多层限制和早期发展阶段面临更高的流动性不足与违约风险。作者强调,LRTs虽为投资者提供杠杆和流动性机会,但其风险收益特征需要更谨慎的评估,尤其需关注节点运营商合规性、AVS协议规则及底层链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

*转发原文标题:The risks of LRTs

理解质押的基本概念

在区块链领域,质押通常被理解为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方面它是维护去中心化网络安全的重要机制,另一方面则被视为获取收益的投资机会。这两种视角虽然紧密相连,但在讨论重质押和流动性重质押时,后者的考量往往被忽视。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被忽略的维度。

质押本质上允许代币持有人通过为区块链提供安全保障来获得资本回报。参与者通过锁定资本并履行验证职责(如验证区块或生成证明)来获取新代币奖励。这种机制类似于无固定期限的债券——质押者将经济价值”借给”协议以换取利息,同时保留在停止参与时收回本金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质押者不仅需要锁定资本,还需遵守协议规则,违规行为可能导致本金损失。

实际操作中,质押者可以选择直接运行验证节点,但更常见的是将代币委托给专业节点运营商。这种委托模式与债券概念高度契合,委托方将代币借给运营商,运营商则支付利息并保留额外利润。

重新质押的扩展模式

重新质押创新性地扩展了这一模式,使代币持有者能够利用同一笔资本为多个协议提供安全保障。按照Eigenlayer的术语,每个这样的协议被称为主动验证服务(AVS)。这种机制虽然能带来超出基础质押的额外收益,但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风险维度。

与传统质押类似,资本所有者可以选择自行运行服务,但大多数情况下仍会选择委托模式。重新质押为质押生态带来了全新视角,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协议机制的复杂度。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模式可能对底层核心协议构成系统性风险,因为它可能吸引大量质押份额。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早先就对此表示担忧,并撰写了《不要过载以太坊的共识》一文警示相关风险。

流动性质押的创新

流动性质押代币(LSTs)为质押资本委托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通过发行代表质押池份额的代币,LSTs不仅体现了投资者的资本份额,还包含了节点运营产生的收益。这种创新使投资者能够在DeFi生态中以一定成本获得资产流动性,在合并前的锁定期间尤其受到青睐,因为它提供了获取杠杆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流动性重质押代币(LRTs)正在崭露头角。与代表L1质押头寸的LSTs不同,LRTs背后是一系列重质押头寸。在Eigenlayer推出AVS(如EigenDA)之前,LRTs为用户提供了获取流动性和杠杆的途径。这种看似细微的差别实际上创造了一个具有独特价值主张的新资产类别。要深入理解LRTs近期的快速增长,我们需要回顾过去四年的关键发展脉络。

市场发展的历史脉络

观察传统市场、质押市场及重质押市场的时间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类资产采用过程中的相似之处,以及这些市场之间的时序风险关联。

LRTs潜在风险分析及其对投资者的影响

宏观经济层面,过去四年经历了极端波动。从2020年初美国的零利率政策(ZIRP)开始,到2022年疫情引发的全球通胀,再到2023年银行业危机,最终通胀回落、利率企稳,市场环境暂时趋于稳定。

质押市场方面,过去四年见证了以太坊质押的完整生命周期。2020年底Beacon链启动后,质押ETH开始累积。Lido同期推出并迅速积累10亿美元TVL,到2022年中已占据以太坊质押份额的30%。2022年5月加密货币交易所危机导致stETH首次脱钩,随后Aave等市场的杠杆头寸清算引发市场震荡。目前Lido仍管理着270亿美元资产,占质押ETH的30%以上。

相比之下,重质押历史较短。EigenLayer于2023年6月推出后TVL迅速增长,年底突破10亿美元,2024年前两个月更是实现数量级增长,发展速度前所未有。

资产支持工具的比较研究

我们将收益性资产分为两类:

非标准化资产包括主权债券、L1质押头寸和AVS重质押头寸;标准化资产组合则包括债券基金、LSTs和LRTs。我们将从五个维度对这些资产进行比较:流动性/杠杆、收益率、期限、违约风险和投资组合构建。

传统金融工具的参照

传统金融工具中,主权债券和债券基金的异同值得关注。主权债券本质上是非标准化的,而债券基金通过汇集多个债券实现了标准化。类似地,在加密领域,L1质押者可以直接交易私钥,这与债券的非标准化特性相当。而LSTs则类似于债券基金,通过汇集多个节点运营商的头寸实现标准化。

需要说明的是,接下来的分析是一个思维实验框架,旨在帮助理解LRTs的特性。虽然这个比较框架并非完全精确,但对于分析日益复杂的质押领域具有启发价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LRTs的赎回条件、分配策略等细节差异会显著影响其风险特征。

流动性杠杆分析

流动性反映了资产转换为基准货币的交易成本,流动性越高成本越低;杠杆则是利用资产抵押进行再投资的能力。标准化资产(LSTs/LRTs)因其流动性优势,比非标准化资产更适合作为借贷抵押。LRTs虽然理论上具备成为优质抵押品的潜力,但目前尚处早期发展阶段,流动性有限。

收益特性比较

收益来源方面,非标准化资产的收益直接来自单一来源(如L1协议或AVS),而标准化资产通过汇集多个来源实现收益。LRTs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收益不仅来自多个节点运营商,还涉及多个AVS,收益的计价单位也更为多样。

投资期限考量

非标准化资产具有确定的期限或赎回限制,而标准化资产提供了即时交易和长期持有的双重选择。LSTs和LRTs都面临即时赎回与协议限制之间的平衡——为即时赎回保留的资金越多,用于赚取收益的资金就越少。LRTs的赎回还额外受到AVS规则的限制。

违约风险剖析

非标准化资产的违约风险相对直接,而标准化资产因涉及多方因素风险更为复杂。LSTs和LRTs都依赖节点运营商的合规运作,任何违规都可能导致挤兑风险。债券基金的违约案例(如硅谷银行危机)展示了期限错配的危险,这对LSTs设计具有警示意义。

投资组合构建艺术

标准化资产需要精心设计的投资组合策略。债券基金根据到期时间、信用评级等标准筛选资产;LSTs主要关注节点运营商的选择和保证金要求;LRTs则面临更复杂的挑战,需要平衡多个AVS的不同收益率、风险等级和运营关系。

综合分析框架

综合五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非标准化资产到标准化资产的演进路径:

非标准化路径:主权债券→L1质押头寸→AVS头寸
标准化路径:债券基金→LSTs→LRTs

这一演进在提升流动性和杠杆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复杂的风险特征和组合管理挑战。LRTs作为最新发展阶段,其设计选择将直接影响整个重质押生态的稳定性。

核心结论

本文旨在达成两个目标:一是提供理解LRTs的参照框架,二是强调高收益伴随的高风险本质。正如金融市场的永恒规律所示,不存在无风险的超额收益,更高的潜在回报必然要求承担相应风险。

— 由Mike和Tarun共同完成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ethresear.ch],原文标题”The risks of LRTs”,著作权归属原作者[Mike Neuder and Tarun Chitra]。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处理。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123.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Corn: 比特币驱动的以太坊Layer 2扩容解决方案

    CORN 项目简介 CORN 是一个创新的以太坊Layer 2区块链项目,其核心特色在于使用比特币(BTC)而非以太币(Ether)作为交易费用和网络安全的保障,也是首个以比特币为中心而建构的超级收益网络。 具体而言,CORN 推出了混合式代币化比特币BTCN 作为Gas代币,并透过实施超级收益农业(Super Yield Farming) 的机制和全网系统麦田圈(Crop Circle),来增强比特币在DeFi中的使用场景。这种创新方式不仅将比特币更好的整合到以太坊生态系统中,还扩展了BTC的流动性。 这种独特的架构使CORN在众多Layer 2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结合比特币优势和以太坊功能的创新平台。

    2025年7月17日
    3500
  • 2025年比特币(BTC)持有量排名:揭秘全球最大BTC富豪榜单

    关键要点 交易所位居榜首,Binance和Robinhood拥有最大的BTC钱包。 MicroStrategy以近60万枚BTC成为公司持仓领头羊。 美国目前持有207,189枚BTC,是最大的主权持仓方。 中等规模钱包数量不断增长,显示BTC正被更广泛采用。

    2025年7月10日
    5800
  • BRCFi应用爆发期来临 必备工具助你轻松抓住区块链风口

    随着ORDI、SATS等BRC20代币暴涨,比特币生态热度飙升,两周内8个项目获融资,涵盖跨链、借贷、稳定币等领域。Bounce Finance转型为比特币生态IDO龙头,成功发行MUBI、BSSB等代币,涨幅超千倍。Multibit跨链桥、BitStable稳定币协议等BRCFi应用涌现,形成新赛道。借贷协议BitSmiley、Liquidium等相继融资,推动比特币DeFi生态发展。基础设施如Tap Protocol、TurtSat等获资本青睐,加速Ordinals生态建设。

    2025年7月20日
    2200
  • Solana流动性质押指南:提升收益与安全性

    Solana流动性质押(LST)全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Solana生态流动性质押机制,解析三大主流LST协议(Jito/mSOL/bSOL)的核心价值主张与激励结构。流动性质押通过代币化质押资产解决传统质押的流动性锁定问题,但存在2.5天解质押周期带来的期限风险。文章详细对比各协议特色:Jito的MEV收益共享、Marinade的验证者保险机制、BlazeStake的治理代币经济模型,并介绍Sanctum的跨LST流动性解决方案。最后指导用户如何参与流动性质押及在DeFi中的进阶应用策略,包括借贷循环和流动性提供等收益增强方式。

    2025年7月14日
    3200
  • The Next Big Leap in DeFi: Key Trends and Future Innovations

    DeFi的下一大步 当前链上用户体验(UX)较差,阻碍了DeFi的大规模普及。Coinbase智能钱包、Fuse和Infinex等新兴解决方案通过简化入门流程、支持批量交易、Gas抽象和链抽象等功能,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这些创新有望推动DeFi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普及。此外,Pendle TVL突破70亿美元,ZKsync推出代币空投,Symbiotic再质押协议上线24小时吸引2.4亿美元TVL,显示DeFi生态持续活跃。

    2天前
    10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