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Velodrome/Aerodrome这个DeFi领域的成功典范。在之前的博客中,我曾详细分析过DEXes,特别是Curve:本文将对比这两种模式,揭示Velodrome是如何在veCRV模板基础上实现突破性创新的。
理解DEX的两个核心要素对把握本文内容至关重要:流动性结构(如x*y=k、stableswap等)和激励模型(即代币经济学)。本文将聚焦后者,这也是Velodrome创新的核心所在。如果您对Curve的veCRV代币经济学还不熟悉,建议先阅读我三年前的相关文章,虽然时间久远但仍具参考价值。
费用机制的革命性创新
费用分配是DEX运营的关键。Uniswap采用简单高效的模式,将所有费用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而Curve在2020年8月推出CRV代币时开创了新模式:50%费用归LP,50%归veCRV持有者。这种设计引入了”流动性引导”概念,让代币持有者能影响流动性流向。
Velodrome在2022年5月推出时带来了更激进的变革:LP完全不收取交易费用,仅靠代币排放激励。这一根本性差异使得veVELO持有者可获得平台100%的交易费用。
Curve的收入结构显示,管理费(浅蓝)、LP费用(黄)和crvUSD收入(深蓝)构成了其收益来源。相比之下,Velodrome的分配机制更加智能:费用分配与投票活动直接挂钩。veVELO持有者只获得其投票池产生的费用,这种设计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高交易量池吸引更多投票,获得更多排放,吸引更多LP,进而产生更多交易量。
实践中的差异
举例来说,当一个大户投票给低交易量池时:在Curve上,这种行为对平台有害但不会影响其收益;而在Velodrome上,这样的投票者只能获得微不足道的费用。相反,投票给高交易量池的veVELO持有者将获得丰厚回报。这种机制使得Velodrome上的贿赂成本天然受到高交易量池的压制,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竞争格局。
LP机制的优化设计
Curve特有的LP Boost功能允许veCRV持有者获得最高2.5倍的奖励提升。但这种设计催生了Convex这样的”中间层”协议,它们掌控了大部分veCRV供应,使系统变得复杂低效。Velodrome则完全摒弃了这种机制,避免了类似问题的出现。
Curve生态的复杂性体现在需要多个辅助协议来完成基本功能:贿赂市场需要Votium、Warden等;投票管理需要Airforce Union等。这些层层叠加的协议不仅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也使得跨链部署变得异常困难。
用户体验的全面提升
Velodrome将贿赂市场直接集成到前端界面,项目方可以直观地发布贿赂,选民也能方便地查看和投票。Relay功能的引入更进一步,允许项目设置自动投票和贿赂策略,无需每周手动操作。目前已有近1/5的veVELO通过这种机制被锁定。
veNFT的创新解决了传统ve代币不可转让的痛点。虽然锁定时间仍需等待,但veVELO仓位现在可以通过NFT进行转让和交易,大大提升了资金利用效率。
生态发展的战略布局
Velodrome在Optimism上的成功有目共睹,其团队提出的”MetaDEX”愿景更令人期待:成为整个OP超级链的基础流动性枢纽。Aerodrome在Base链上的出色表现(上线仅六个月就超越Curve多链总和的费用收入)证明了这一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虽然Curve团队通过推出crvUSD和Llamalend展现了持续创新能力,但其DEX业务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Velodrome通过简化用户体验、优化激励机制,正在书写DEX发展的新篇章。
随着Slipstream集中流动性功能的推出,Velodrome有望开启新一轮增长。这场DEX演进的好戏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