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Metrics Ventures研报 | Akash Network:叙事炒作与价值投资并存的去中心化AI算力协议
AI赛道:本轮周期的核心叙事
AI赛道的火热程度已经不言而喻,市场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2月23日,英伟达股价突破800美元大关,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创造了从1万亿到2万亿市值的最快增长纪录。在加密领域,AI相关代币同样表现抢眼,RNDR、TAO、FET等龙头项目在过去几个月普遍实现了3倍以上的涨幅,每次AI领域的重要进展都会带动相关代币的新一轮上涨。
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科技革命,AI自然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探索正在加速,加密世界正从AI技术的突破中获益。如果说几个月前人们还在讨论AI与区块链结合的可行性,那么现在这种讨论已经显得多余——AI已经成为本轮周期无可争议的核心叙事,市场热情已经完全点燃。
在Metrics Ventures此前对AI赛道的分析中(从V神文章出发,Crypto×AI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我们回顾了V神提出的AI四大应用方向:作为参与者、作为接口、作为游戏规则和作为目标。其中”AI作为目标”最具想象空间,它代表着加密技术对AI领域的去中心化改造。虽然目前还难以与中心化业务正面竞争,但已经涌现出一批商业模式可行的创新项目,那些建立起竞争壁垒的项目将成为这轮周期的投资亮点。
去中心化算力:AI赛道的战略要地
在Crypto与AI的众多结合点中,去中心化算力兼具叙事价值与投资价值。
从行业需求来看,AI发展正面临算力瓶颈。供应端,英伟达垄断了AI GPU生产,科技巨头把控着算力资源;需求端,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持续激增。这种供需矛盾为去中心化算力创造了机会。
从加密行业角度看,去中心化算力是与AI结合最紧密、商业模式最清晰的领域。代币激励模式在Filecoin等项目中已经得到验证。与其他AI细分赛道不同,去中心化算力中加密货币深度嵌入业务逻辑,真正发挥了激励作用来重构AI产业格局。
近期英伟达大会的召开再次点燃了市场热情,龙头项目涨幅可观,新项目不断涌现。当前赛道呈现出项目众多、模式相似、竞争激烈的特点,而头部项目凭借稳定的算力供应和客户资源建立了护城河。
这些项目普遍采用相似模式:通过代币激励聚合闲置算力,为中小企业提供价格更优的算力服务。由于去中心化训练的技术门槛较高,当前项目主要集中在推理计算领域,同质化程度较为明显。
虽然GPU概念项目近期普涨,但我们认为行业终将走向集中化。算力资源和客户需求都具有稀缺性,在商业模式趋同的情况下,资源会自然向头部聚集。此外,稳定的大规模算力服务才是对抗中心化云平台的关键,过度分散反而不利。
综合来看,去中心化算力是布局AI赛道的战略选择,而已经建立竞争优势的头部项目更具长期价值。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Akash Network是该领域的核心标的。
Akash Network深度解析
项目基本面
Akash Network致力于打造去中心化云计算市场,通过点对点模式整合全球闲置计算资源。其创新性的竞标机制显著降低了云服务成本,Messari报告显示Akash的硬件成本远低于传统云服务商。
成立于2015年的Akash于2020年在Cosmos生态上线主网,最初专注CPU计算,2023年8月完成主网升级后开始支持GPU服务。
在算力供应方面,Akash主要整合了三类资源:数据中心、矿场和消费级设备。随着主流公链转向PoS,大量矿场算力闲置,Akash通过与Foundry等大型矿工合作,已整合近500个V100等效GPU。目前网络拥有超过1.77万个CPU和258个GPU,规模持续扩大。平台还推出了500万美元的激励计划吸引更多供应方。
在需求端,Akash通过建设开发者社区增强生态活力,并与Gensyn、Bittensor等去中心化协议达成合作,获得稳定需求。自引入GPU服务后,平台日租赁量显著增长,累计完成16.27万次租赁,收入持续攀升。
平台采用反向拍卖机制匹配供需:用户发布需求,供应商竞价,用户根据报价等信息选择最优方案。
当前Akash算力主要用于数据预处理和模型推理,同时正在探索模型训练。2023年8月,Overclock Labs与ThumperAI合作训练开源AI模型”Akash-Thumper”,计划在Huggingface共享。这一尝试若能成功,将验证分布式训练流程,提升网络利用率。
为降低使用门槛,Akash推出了Cloudmos Deploy和Akash Console等工具,在Metamask集成Cosmos Swap,并支持稳定币支付。即将推出的Cosmos原生USDC将进一步降低开发者门槛。
代币经济模型
AKT代币在生态中承担多重角色:网络安全质押、治理投票、租赁结算和市场定价基准。
通过质押AKT,用户可参与网络治理,投票权重与质押量和时长挂钩。在费用机制上,使用AKT支付仅收取4%手续费,而USDC支付则为20%。系统设置13%的年通胀率调节供需,部分通胀和手续费收入进入社区池,用于生态建设和可能的代币销毁。
截至2024年3月20日,AKT流通量为2.3亿枚,全部解锁完成,最大供应量3.89亿枚。当前年通胀率约15%,质押量1.33亿枚,质押比例57.8%,处于较高水平。
流动性方面,AKT主要上线KuCoin、Kraken和Gate等交易所。值得注意的是,AKT尚未登陆币安,在中文区知名度有限,但已在Coinbase上线。历史经验表明,项目登陆Coinbase后往往迎来价值重估,这将为AKT打开美国市场,提升流动性。
行业竞争格局
我们认为去中心化算力赛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算力供应和需求两个维度。
算力供应直接决定服务能力,更多、更优质的GPU资源意味着更稳定、高效的服务。算力需求同样关键,Coinbase最新研报指出,虽然去中心化算力供应快速增长,但平台收入并未同步提升,反映出市场需求仍存疑问。供需两端将形成正向循环,驱动生态发展。
当前赛道头部项目包括Akash、Render、io.net和Gensyn。其中Akash和Render发展较早,最初分别专注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io.net专为AI计算设计,Gensyn则聚焦模型训练。随着AI需求爆发,这些项目都开始向AI领域倾斜。
算力规模上,Akash目前拥有1.77万CPU和258GPU。Render未披露硬件数据,io.net则宣称拥有51,738GPU和10,206CPU,还与Render、Filecoin合作获得额外资源。但需注意io.net通过空投激励快速扩张,可持续性有待观察。相比之下,Akash的算力增长更为稳健。
在使用率方面,Render数据不详;io.net整体使用率30%-40%,来自合作伙伴的算力几乎闲置;Akash GPU使用率保持在40%-60%的行业领先水平,近期因供应增加略有下降,CPU使用率稳定在50-60%。
估值方面,Akash当前FDV和MC均为12亿美元,Render是其3-5倍。io.net和Gensyn尚未发币,io.net最新融资估值5亿美元,但二级市场开盘价可能远超此数。
投资价值分析
综合来看,Akash Network完美契合本轮周期主线,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从基本面看,AI是当前市场核心赛道,去中心化算力又是AI领域的关键环节。外部有英伟达带来的算力关注度,内部有DePIN模式的创新价值。作为赛道头部项目,Akash将在板块轮动中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资金面上,Akash已完成全部解锁,本轮周期没有大额抛压,同时质押比例超50%。按当前流通量和15%通胀率计算,每日新增AKT约9.4万枚,按5美元价格计算日抛压约50万美元,影响有限。此外,Coinbase已上线AKT,将为项目打开美国市场,而尚未登陆币安也意味着存在上所预期。
未来需要持续关注Akash在算力扩张和客户拓展方面的进展,警惕io.net和Render等竞争对手的挑战。特别是io.net通过空投吸引了大量算力资源,Akash作为CPU起家的项目,能否在GPU领域持续扩大优势,获得稳定客户,将是竞争关键。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