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Ethena Finance在加密货币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当我访问他们的官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醒目的弹窗:投资稳定币可获得高达27%的收益率,还有类似NBA全明星赛的资本表。这让我不禁思考,这到底是真实收益还是又一个庞氏骗局?
经历过Anchor和TerraLUNA的崩盘后,整个行业对高收益稳定币都保持着高度警惕。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Ethena的页面时,第一反应就是”又来了”。但出于职业好奇,我决定深入研究其机制设计,意外地发现其中并没有明显的庞氏特征。
创新的机制设计
Ethena.fi的核心机制相当精巧。他们通过发行代表Delta中性头寸价值的稳定币USDe,将ETH的套利交易代币化。简单来说,用户存入stETH后可以铸造等额USDe,这些stETH会被托管给Fireblocks等机构,同时在各大交易所做空ETH永续合约,形成Delta中性头寸。
这种设计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收益模式:一方面stETH本身具有质押收益,另一方面做空ETH永续合约通常也能获得资金费率收益。当两者相加为正时,就形成了所谓的”互联网原生收益率”。从历史数据来看,这种策略在89%的情况下都能产生正收益,最长连续正收益天数达到110天。
与其他稳定币项目不同,Ethena将收益完全返还给用户,而不是像USDT、USDC那样据为己有。这种模式在降低交易对手风险方面也做出了创新,通过将托管、执行和客户分离,有效规避了类似FTX事件的风险。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必须承认,Ethena团队对项目风险的披露相当透明。但这种机制要持续运转,需要满足诸多假设条件。随着假设数量的增加,所有假设同时成立的概率实际上会趋近于零。
主要风险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stETH收益率能否持续覆盖可能的负资金费率;其次,做空ETH头寸的收益稳定性;最重要的是,随着USDe规模扩大,做多stETH和做空ETH的需求同步增加,可能会压缩收益空间。
其他风险还包括:stETH与ETH价格脱钩导致的清算风险、托管机构运营风险、交易所倒闭风险,以及LidoDAO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虽然项目设立了保险基金作为缓冲,但一旦出现极端情况,用户能否及时赎回USDe仍存疑问。
理性看待创新与风险
Ethena无疑为解决去中心化美元问题提供了创新思路。他们将经典的套利交易代币化,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专业交易策略。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27%的高收益背后对应的是相应的高风险。
随着规模扩大,收益率很可能会逐步下降。届时,降低后的收益是否还能合理补偿用户承担的风险?特别是在市场剧烈波动时,维持Delta中性头寸的难度会大幅增加。从这个角度看,Ethena更像是一个结构化产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币。
总的来说,Ethena展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其风险披露的透明度也值得赞赏。但投资者需要充分理解,高收益永远与高风险相伴。在加密货币这个新兴领域,保持理性判断比追逐高收益更为重要。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