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监管副主席米歇尔·鲍曼承认,由于监管不确定性,加密企业曾遭遇银行服务断供。
在8月19日怀俄明州区块链研讨会上,鲍曼同时宣布了美联储对区块链创新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她透露央行于六月下旬取消了银行监管中的声誉风险考量,以消除金融机构为从事合法活动的数字资产公司提供服务的障碍。
这位美联储官员表示:
“加密行业已经历了与银行监管机构之间的严重摩擦,他们适用不明确的标准、相互冲突的指引以及不一致的监管解释。”
鲍曼强调银行不应因服务合法经营的客户而受处罚,指出客户选择决策“完全属于银行管理层的职权范围”,而非监管干预领域。
此外,她提到美联储正在从“过度谨慎的心态”转向在传统银行体系内接纳区块链技术。
她警告称,监管机构必须在塑造技术框架与放任创新完全绕开银行之间做出选择,后者可能导致银行业经济重要性被削弱。
美联储正在更新检查手册和监管材料,以确保声誉风险移除政策的持续落实。
四项原则监管框架
这位美联储副主席确立了指导央行数字资产监管新方法的四项核心原则。
监管确定性位居首位,旨在解决行业在缺乏明确监管标准时对区块链投资开发的担忧。
鲍曼质疑企业是否会选择与银行合作——明知监管审查会带来不确定性,而非寻求银行体系外的替代方案。
差异化监管构成第二原则,要求监管机构根据具体情境评估用例,而非套用最坏情况预期。
美联储必须认识到数字资产区别于传统金融工具的独特性,同时避免采用无法反映实际风险状况的“一刀切”方法。
消费者保护是第三原则,要求面向客户的产品符合现行消费者保护法,包括禁止不公平、欺诈或滥用行为。
数字资产框架必须纳入《银行保密法》及反洗钱要求,同时维持银行安全与稳健标准。
美国竞争力构成框架最终环节,旨在将美国打造为全球顶级创新目的地。鲍曼警告称,若未能建立适当的监管结构,可能危及美国在金融科技发展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
技术整合与监管变革
鲍曼宣布美联储的“创新监管”活动将重新整合至储备银行检查团队,重建监测银行创新活动的常规监管流程。
她提议允许美联储员工持有最低限额的数字资产,以建立对区块链功能的实操认知,将其必要性类比为动手实践而非理论学习。
[编者注:这与先前政府态度截然不同,尤其与前SEC主席Gary Gensler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Gensler虽在MIT教授大学层级区块链课程,却从未用自有资金接触过区块链——他承认从未持有任何数字资产,因而也从未执行过自主交易。]
美联储认识到代币化在加速资产所有权转移、降低交易成本与结算风险方面的潜力。鲍曼指出包括社区机构在内的各规模银行都能从资产代币化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中获益。
此外,她强调《GENIUS法案》的通过与总统签署使稳定币成为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对传统支付轨道产生深远影响。
鲍曼呼吁行业积极参与,帮助监管机构理解区块链在现有应用场景外解决更多问题的能力。
她特别征求关于运用新技术打击欺诈的意见,称这是美联储与数字资产领域令人兴奋的合作机遇。
这位美联储副主席总结道:在构建更现代、更高效的金融体系过程中,创新与监管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3643.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