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区块生成和验证过程涉及构建者和提议者两个关键角色。构建者负责对交易进行排序,并通过拍卖机制将区块提交给提议者。而提议者则从这些提交的区块中选择一个进行签名并最终上链。这种机制存在一个潜在风险:由于提议者拥有最终决定权,他们可能与构建者合谋对某些交易进行审查。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其抗审查特性,确保任何人都能自由地进行交易而不受中心化机构的干预。然而当提议者能够决定哪些交易被包含在区块中时,这种特性就会受到威胁。这不仅损害了系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还可能被用来操纵交易顺序以获取额外利益,这就是所谓的MEV问题。
抗审查解决方案的探索
针对这一挑战,以太坊社区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强制包含列表(FOCIL)机制颇具代表性。在这个机制中,每个时间槽都会随机选出一组验证者组成包含列表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成员基于各自的交易池视图生成本地包含列表并广播。提议者需要收集这些列表并聚合形成最终区块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系统确保了区块的公正性,因为验证者会依据先前广播的本地列表来验证最终区块的合法性。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案是多个并发提议者(MCP)概念,最初由Max Resnick在Multiplicity机制中提出。这个方案通过引入多个并行工作的区块提议者来分散权力。在Multiplicity机制中,每个验证者都会从自己的交易池中选出特定交易组成”特殊交易包”,并签名发送给当前轮的提议者。提议者必须包含至少2/3的这些交易包才能形成有效区块。为了进一步激励公平性,该机制采用了”条件性小费”规则,即交易费用将根据实际情况分配给所有包含该交易的提议者,这大大提高了审查成本。
BRAID方案的演进
在Multiplicity的基础上,Max Resnick进一步提出了更完善的BRAID方案。在Paradigm举办的”DeFi in MEV Era”研讨会上,Max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案。BRAID允许多个提议者在不同并行链上同时提出区块,通过同步共识机制保持链间一致性。以太坊执行层会汇总所有子链的区块交易,进行去重和排序后形成最终执行区块。这种设计不引入新的角色,避免了复杂的激励机制,但实现起来需要协调多个子链的同步和数据整合。
BRAID机制的挑战
Blockchain Capital团队的Jonahb指出了BRAID机制中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条件性小费”模型对用户流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这个模型中,用户需要设置两个费用值:较高的费用T确保交易不被审查,较低的费用t用于分摊给多个提议者。这种机制虽然增强了抗审查性,但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复杂性。
针对这个问题,Jonahb提出了两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后状态流动性证明和审查保险。前者允许用户证明交易执行后将拥有足够资金,后者则引入第三方保险机制。不过这两种方案都面临各自的实现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社区观点交锋
以太坊社区对FOCIL和BRAID两种方案持有不同看法。Prysm开发者terence认为BRAID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额外参与者,而FOCIL虽然实现起来更简单,但会增加时隙中的时间约束。Paradigm研究员Dan Robinson则赞赏BRAID在交易优先级排序和条件小费机制上的创新设计。
开发者Dev更倾向于FOCIL方案,认为它在抗审查性和实现难度之间取得了更好平衡。以太坊研究员barnabe.eth则认为FOCIL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虽然BRAID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但完全放弃基于领导者的模型还需要更多验证。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