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成功可以从协调的角度来理解。那些最具价值的互联网应用之所以成功,本质上是因为它们能够更精准地协调人类的各种需求。比如亚马逊协调购物需求,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协调社交需求,Uber和Doordash协调出行和配送需求,而谷歌则通过将搜索请求与相关内容匹配来协调信息获取需求。
当前一个明显的趋势是,AI代理正在成为大规模协调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如今我们通过搜索、下载和使用各类应用来实现需求,但在不远的将来,这些需求可能会由代表我们工作的AI代理网络来完成。这种向代理协调经济的转变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样的基础设施能够支撑这种演变?
本文将探讨加密货币在AI代理交易中的前景与挑战,分析AI代理的采用路径,并研究这个新兴的代理经济中价值捕获的方式。
加密货币的潜在角色
关于区块链能否成为代理经济的基础设施,目前存在诸多讨论。与许多新兴加密领域类似,乐观的观点往往过于简化。比如”代理不能拥有银行账户,所以他们会使用加密钱包”的说法,实际上忽略了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主张。事实上,代理完全可以在FBO(For Benefit Of)账户结构下拥有银行账户,PayPal等公司已经在管理数百万个这样的子账户。值得注意的是,Stripe最近也宣布将在类似结构下支持代理交易。
https://twitter.com/jeff_weinstein/status/1857161398943642029
认为”传统系统会限制AI代理自主性”的观点也过于简单。实际上,总会有人管理AI代理的私钥,它们不可能完全自主。即便技术上可以将私钥存储在可信执行环境(TEE)中,这种方案既昂贵又难以实施。更重要的是,AI代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类需求。
区块链真正能够解决的是传统支付系统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结算时间过长、全球可访问性受限、小额交易成本过高、技术接入困难以及多代理管理复杂等。公共区块链通过原子交易提供即时结算,实现无国界访问,支持低成本微交易,提供标准化API接口,并能轻松管理多个代理账户。
AI代理的采用路径
虽然加密货币的技术优势明显,但它们并非代理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支付方式虽然存在局限,但拥有强大的网络效应。新的基础设施必须提供显著优势才能推动采用。
展望未来,AI代理的采用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机交易(当前阶段)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一阶段。Perplexity推出的”Buy with Pro”功能展示了人类如何与AI代理进行交易。虽然理论上可以使用加密货币,但目前并没有明显优势。正如Luke Saunders指出的,加密货币的必要性取决于代理的自主程度。现阶段代理更像是研究助手,而非独立决策者。
第二阶段:代理与人类交易(新兴阶段)
下一阶段将看到代理自主发起与人类的交易。这已经在小范围内出现,比如AI交易系统执行交易,智能家居系统优化电力采购等。随着代理开始代表人类管理资源,传统支付方式的不足将逐渐显现。这一阶段将见证从固定费用向基于使用量的精细定价转变,加密货币的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第三阶段:代理间交易(未来阶段)
最终阶段将实现代理之间的直接交易,形成复杂的自主商业网络。这可能包括资源市场、服务优化、内容数据交换、业务运营协调和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这种机器对机器的商业活动需要专门设计的基础设施,而稳定币凭借其可编程性、无边界性和即时结算等特点,可能成为理想选择。
代理经济的价值分配
向代理经济的转型将重塑价值分配格局。几个关键技术层将成为价值捕获的关键:界面层(如设备制造商、金融科技应用、AI原生界面等)、身份验证层(如Worldcoin等解决方案)、区块链结算层以及稳定币发行层。其中USDC目前处于有利位置,因为Circle正在开发支持代理交易的基础设施。
最大的输家可能是那些无法适应代理经济的传统应用。在代理主导的交易环境中,传统的竞争优势如品牌忠诚度和用户体验将让位于纯粹的绩效和经济效率。这意味着价值将流向那些提供最高效服务的公司,而不是那些拥有最佳界面或最强品牌的公司。
最终,无论是人类用户还是AI代理,都将从这种以客观绩效为导向的竞争中受益。
声明:
- 本文转载自【Foresightnews】,著作权归属原作者【Robbie Petersen,Delphi Digital 研究员】,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