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Web3以”去中心化”为核心主张,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关键基础设施如dApp(去中心化应用)和验证节点仍然高度依赖中心化的云服务。这种现状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包括审查风险、监管干预以及单点故障导致的系统崩溃等问题,这与Web3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随着用户对高可用性和抗审查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迫切需要一种真正符合Web3精神的新型基础架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Openmesh网络应运而生——它通过消除传统中心化中介,实现了计算层与数据层的开放访问,构建了一个适用于Web3乃至传统应用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云服务和预言机系统。
Openmesh的起源与发展
Openmesh网络由Ashton Hettiarachi于2020年12月创立,致力于打造真正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层,重构Web3时代的底层架构。最初由澳大利亚悉尼的一个小型团队发起,这个开源项目旨在解决日益凸显的数据与基础设施中心化问题,特别是在大多数Web3服务仍依赖传统云平台的背景下。
2021年,Openmesh成功搭建起早期的去中心化架构框架,整合了点对点协议,并推出了核心技术组件Xnode。这些遍布全球的分布式微服务节点负责处理计算、存储和数据任务,不仅支撑了网络运作,更确立了构建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的宏伟目标,使网络能够完全独立于任何中心化服务器或机构运行。
2022年,Openmesh在技术和地域层面实现重大突破,推出了模块化开发平台Xnode Studio。这个创新平台让用户可以像拼积木一样灵活搭建自己的基础架构,整合全球范围内的裸金属服务器、云服务和GPU算力等资源,提供类似”Skyscanner订航班”的一站式资源聚合与部署体验,实现分钟级配置上线。
2023至2024年间,Openmesh持续扩展其网络规模,覆盖超过3.45亿个数据点和500多个实时数据产品,同时启动了一系列研发计划、生态资助和战略合作。平台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支持Web2/Web3托管、预言机服务、去中心化数据API以及云计算层,将AWS、IPFS、BitTorrent和Chainlink的特性整合进一个可组合的框架中。
2025年初,Openmesh推出包括扩展计划、去中心化云计划和节点销售在内的多项公众项目,旨在吸引更多参与者并进一步去中心化其网络。如今,Openmesh已发展成为拥有26位全球专家团队、业务遍布全球的先进社区驱动型项目,正在重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构建与治理方式。
Openmesh的技术架构
Openmesh采用模块化、点对点的去中心化架构,旨在彻底摆脱对传统中心化云服务的依赖。其核心技术Xnode让用户可以在全球节点网络中部署和管理各类去中心化应用、数据系统和计算资源。这些Xnode作为网络的去中心化骨干,以微服务形式运行,管理计算、存储与网络功能,形成一个高度互操作的环境。
每个Xnode运行基于NixOS的自定义操作系统XnodeOS,确保系统状态具有可复现性和可验证性。身份验证完全基于钱包机制,使用兼容以太坊的钱包实现安全、无需许可的基础设施访问,替代了传统的邮箱或API密钥登录方式。
Xnode Studio将复杂的部署过程简化为拖放式操作,用户可以像拼乐高一样搭建去中心化服务组件,包括托管、网络服务、RPC接口等。系统通过智能资源匹配引擎在全球范围内查找最优资源,实现高效定制化部署。
Openmesh集成了Chainlink的跨链互操作协议(CCIP)和Oracle共识层(OCR 2.0),不仅能实现多链交互、链下数据访问,还可以执行可编程代币转账等高级功能,非常适合构建跨链DeFi、数据市场和无需信任的预言机系统。
来源:docs.openmesh.network
Openmesh从主流区块链、交易所和DeFi平台收集数据,加密后存储于节点集群管理的去中心化数据域中。这些域在本地保持互联,确保低延迟、冗余和容错能力。与传统系统不同,Openmesh将中心化数据拆分为更小的信任最小化单元,分布于不同地域和用例场景中。
平台全部代码开源,由社区DAO治理,强调透明性、抗审查能力和公平的基础设施访问权。这体现了Openmesh对实现自愈型、节能型且具扩展性的全球Web3基础设施的承诺。
基础设施架构
Openmesh的基础设施以强大、模块化的框架为核心,提供高度可扩展、容错性强的去中心化计算和数据服务。其核心组件Openmesh Core通过CometBFT(Tendermint拜占庭容错算法的实现)在验证节点间保持共识,确保即使三分之一节点存在故障或恶意行为,也能安全执行区块创建、交易验证和状态管理。
每个验证节点参与数据验证过程。系统会随机分配验证节点从特定数据源提取数据,通过IPFS进行数据播种,并将CID(内容标识符)作为链上交易提交,将可验证的链下数据嵌入协议中,使Openmesh不仅是一个基础设施平台,更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层。
DSMP(去中心化服务网格协议)支撑这一架构,允许服务部署到Xnodes上。每个Xnode可运行微服务、共享资源,并提供公开或私有的服务访问。底层技术包括libp2p的点对点通信、Kademlia DHT的服务发现和基于资源感知的任务调度,使服务能够自动发现、弹性扩展并保持高可用性。
可观测性层通过Open Observability Protocol收集并共享运行时间、性能指标等数据,实现实时服务健康分析和动态资源重新分配。为确保准确性与安全性,DSMP采用多种共识与验证模型:权益证明(PoS)用于责任机制、资源证明(PoR)验证资源声明、拜占庭容错机制(BFT)确保正确共识。
Openmesh的激励系统支持基于代币的经济模型,服务提供者通过提供计算、存储和可用性服务获得奖励。节点还可以租赁未使用资源,鼓励生态系统广泛参与。Openmesh Core与DSMP共同构建了一个智能、自愈的基础架构系统,支持从DeFi到去中心化AI等各种应用场景。
Openmesh核心产品
Openmesh构建了一整套可模块化组合的核心产品,为其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数据服务与分析生态系统提供支持。每个组件既可独立运行,也能灵活集成,为开发者、企业和组织提供高可用、易扩展、抗审查的Web3架构底座。
Xnode
作为Openmesh基础设施的支柱,Xnode是一个在分布式节点网络中运行的部署与配置系统,运行在基于NixOS的自定义操作系统XnodeOS上。Xnode Studio是基于网页的拖放式平台,用户可以使用预设模板一键部署基础设施。通过基于NFT的身份验证管理访问,用户可解锁相当于传统云服务$3,500的计算资源,有效期为12个月,显著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并提升Web3原生应用的部署速度。
来源: openmesh litepaper
Openmesh Cloud
这个正在开发中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层允许计算与存储资源通过点对点市场进行共享、出租与使用。其核心Openmesh Core使用CometBFT实现拜占庭容错共识,确保网络状态一致性与安全性。系统在全网范围内优化资源分配,对违规行为执行惩罚机制,为处理大量数据的Web3应用场景提供可扩展、抗审查的基础设施替代方案。
来源: openmesh litepaper
Pythia
作为Openmesh的分析智能层,Pythia直接连接到Openmesh Cloud和API,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可视化和洞察功能。通过PostgreSQL核心和实时事件流运行,它支持SQL查询、自然语言提示以及可自定义图表。Web3原生身份验证通过以太坊签名实现,取消了密码需求同时保持安全性。
来源: openmesh litepaper
Openmesh API
这个连接网络数据的入口提供对区块链和市场信息的安全、高吞吐量访问。其架构支持实时事件广播、历史数据获取,并能与Pythia分析引擎集成。Universal Data Collector(UDC)使用Boxo协议将数据划分为IPFS支持的内容标识符(CID),处理管道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可查询格式,构成Openmesh数据经济的基础层。
Openmesh主要功能
Chainlink CCIP集成
Openmesh将Chainlink的跨链互操作协议(CCIP)和数据馈送直接整合进其去中心化云基础设施中,使开发者能够构建可在不同区块链之间通信、转移代币并执行可编程转账的dApp。这项集成赋予开发者在完全去中心化的云端环境中原生部署跨链应用的能力,无需依赖AWS或GCP等中心化服务提供商。
来源: docs.openmesh.network
Openmesh扩展计划(OEP)
这个社区驱动型项目旨在为平台的基础设施扩展提供资金支持,减少Web3对AWS和Google Cloud等中心化基础设施的依赖。Openmesh项目完全未接受任何风险投资,已由创始团队自掏腰包投入超过870万美元,展现出对社区成长与Web3理念的坚定承诺。
来源: oep.openmesh.network
OpenR&D
这个去中心化的研发平台通过智能合约管理的任务系统解决了传统开源项目和DAO协作中的低效问题。开发者可以申请任务、完成工作并通过链上逻辑自动获得奖励,同时社区治理机制确保公平性。
Openmesh.Network/Openrnd
Openmesh DAO
Openmesh以DAO结构运作,赋予”验证贡献者”治理权力。关键决策都由DAO透明执行,治理流程采用乐观提案和投票机制。基于NFT的贡献者访问机制确保了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使项目始终保持社区主导和抗中心化掌控的能力。
Opencircle
作为Openmesh的社区学习生态系统,Opencircle通过Opencircle Academy提供进入OpenR&D和Openmesh基础设施的入口。该教育平台包含交互式课程、真实项目和面向DAO的学习路径,是Web3下一代建设者入门的重要资源平台。
Openmesh的代币经济模型
Openmesh的代币经济设计支持长期可持续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总代币供应量分为四大类分配:核心、网络、安全与节点运营(36%)、研发(32%)、生态系统发展(20%)、筹资与储备(12%)。
36%的代币用于基础设施与节点运行,确保网络安全性与可扩展性;32%用于持续研发工作;20%用于社区驱动型计划;12%用于筹资与运营储备。Openmesh还引入双代币机制:sOPEN(TGE前使用的ERC-20代币)和OPEN(主网治理与实用代币)。
来源: openmesh litepaper
Openmesh的应用场景
Openmesh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区块链节点与Web3应用的去中心化托管,大幅降低被审查或宕机风险;面向DeFi协议的跨链数据与分析服务,支持构建去中心化预言机和交易看板;用于AI与科研协作的无需许可基础设施,为研究团队提供分布式计算与存储资源。
Openmesh最新动态
根据Openmesh官方X频道2025年3月21日公告,即将推出的Xnode Studio V5将带来重大升级,包括节点直接通信功能、容器化应用支持、独立备份、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系统等。安全性方面也显著提升,引入基于Rust的后端架构提升系统性能,进一步赋能开发者构建高性能、完全主权的基础设施系统。
作者: Mauro 译者: Paine 审校: Edward、Matheus、Joyce 译文审校: Ashley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