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美股RWA叙事正在获得新的发展动力。通过关税政策吸引制造业回流,主动引爆股市泡沫倒逼美联储降息放水,再配合去监管政策促进金融创新,这套组合拳正在深刻重塑市场格局。其中,受益于去监管政策的RWA赛道正成为加密行业关注焦点,而代币化股票作为重要应用场景,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值得深入探讨。
代币化股票的演进历程
代币化股票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STO(证券型代币发行)的兴起。STO本质上是将传统证券权益数字化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通证化,在保持合规性的同时提升金融效率。作为证券领域的重要类别,代币化股票自然成为STO最受关注的应用方向。
在STO之前,ICO曾是区块链领域的主流融资方式。依托以太坊智能合约的便利性,ICO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但由于缺乏真实资产支撑和有效监管,大量项目最终沦为欺诈工具。2017年美国SEC针对DAO事件发表声明,首次明确某些代币应被视为证券并接受监管,这成为STO概念正式萌芽的标志性事件。
2020年DeFi Summer期间,合成资产模式崭露头角。Synthetix和Mirror Protocol等项目通过智能合约创建与股票价格挂钩的衍生品,使链上投资者无需复杂KYC即可获得美股价格敞口。这些项目通常采用超额抵押机制,由做市商提供流动性,交易者通过DEX进行二级市场交易。当时特斯拉等明星股票成为主要标的,项目方纷纷打出”链上交易TSLA”的营销口号。
然而合成美股的实际交易量始终不尽如人意。以Synthetix的sTSLA为例,其累计链上交易仅798笔。随着监管压力加大,多数项目最终下架美股合成资产,深层原因在于未能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缺乏足够交易需求导致做市商难以盈利,流动性持续萎缩。
与此同时,中心化交易所也在探索代币化股票。FTX和Binance先后推出相关服务,通过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为合规地区用户提供代币化美股交易。但这一模式直接挑战传统证券交易所利益,在监管压力下,FTX和Binance的相关业务先后关停。直到特朗普当选后推行去监管政策,代币化股票才以RWA的新面貌重获关注,强调通过合规架构实现真实资产1:1担保。
当前市场格局与发展态势
目前股票RWA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总发行量约4.45亿美元。其中Exodus Movement贡献了主要份额,这家纽交所上市公司成功将其A类普通股代币化并在Algorand区块链上管理。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SEC对链上股票态度的转变,尽管代币本身不包含投票权等权益且不可直接交易。
除Exodus外,瑞士公司Backed Finance占据剩余市场份额。该项目通过合规架构允许KYC用户使用USDC铸造链上股票代币,由托管银行管理底层资产并定期发布储备证明。目前其发行主要集中在CSPX和COIN两种资产,链上流动性主要集中在Gnosis和Base链,但整体交易活跃度仍然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Ondo Finance的最新动向。该平台在2025年2月宣布将代币化股票作为其Ondo Global Markets的核心标的,凭借传统金融资源和技术优势,有望推动赛道加速发展。
发展前景与现存挑战
代币化股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天候交易能力、降低非美投资者参与门槛,以及可编程性带来的金融创新潜力。区块链技术可以突破传统交易所的时间限制,稳定币则能帮助海外投资者规避跨境支付成本。更重要的是,代币化股票可与DeFi生态结合,催生新型金融应用场景。
但当前发展仍面临两大不确定性:监管政策进展缓慢制约”股币同权”实现,稳定币在目标用户群体中的普及度不足。特别是对于中国等地区的投资者,通过OTC获取稳定币的成本可能高于传统投资渠道。
短期来看,已上市公司可借鉴Exodus案例发行链上股票代币,虽然实际应用场景有限,但金融创新潜力有助于提升估值。同时,高股息蓝筹股可能吸引收益型DeFi协议配置,这类股票盈利稳定、抗周期性强,能为协议提供可靠收益来源。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代币化股票或将在RWA浪潮中找到新的发展契机。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