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巨头、国有企业及金融机构在香港的业务可能面临稳定币与加密货币活动的限制。
据财新周四报道,在港运营的中国内地企业或需退出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业务。多家国有企业和银行的香港分支机构预计也不会参与香港稳定币牌照的申请。
此前有报道称,汇丰银行及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ICBC)曾计划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香港新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已于8月1日生效,并设有6个月过渡期。监管机构透露,已有77家机构表达了申请意向。
财新指出,政策风向的转变可能导致原本有意申请牌照的中资银行及其他机构退出竞争。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业高层透露,这些企业可能会推迟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
香港金融管理局。图片来源:维基媒体
风险转移引发关注
一位知情人士向财新表示:“香港稳定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尚不明确”,当前“不宜急于入场”。
在政策收紧之前,部分中国大型企业曾表现出浓厚兴趣。例如,招商银行旗下子公司在8月于香港推出了面向机构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据报道,电商巨头京东也在香港新稳定币制度生效前注册了与稳定币发行相关的实体。蚂蚁国际则于6月初在香港和新加坡完成了类似注册。
香港拟简化银行加密货币业务规则
该报道发布前不久,财新另一篇文章透露,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正考虑放宽银行处理加密货币的资本要求。
据称,HKMA拟通过降低银行资本门槛,进一步推动银行接受合规稳定币,并支持基于公链或无许可链的数字资产投资。
图片来源:Whale Insider
报道指出,香港监管机构有意优化加密资产资本规则,以提升银行参与稳定币及数字资产业务的积极性。
Cointelegraph 已就此事向HKMA寻求评论,暂未获得回应。
中国对稳定币持审慎立场
财新称,中资企业对加密货币及交易所的投资也将受到更严格限制。中国政府对稳定币的谨慎态度并非近期才有。
8月初,有消息称中国监管机构已要求企业停止发布稳定币相关研究及举办相关研讨会,原因是担心稳定币可能被用于欺诈。
尽管如此,中国似乎仍在深入研究稳定币的潜在用途。8月底有报道称,中国政府可能首次批准推出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此前,上海市国资委曾召开会议,讨论对稳定币和数字货币的战略应对,显示出政策层面的持续关注。
7月底,中国区块链项目Conflux推出了一种由离岸人民币支持的新稳定币,计划在“一带一路”国家流通,并明确禁止其在中国内地使用。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0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