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ing
-
稳定币正成为银行:Ripple申请OCC牌照、Tether推进USAT计划、英国央行拟议钱包限额
稳定币发行商加速布局美国银行牌照,Ripple申请成立国家信托银行,Tether计划推出合规美元稳定币USAT。美联储账户接入成为关键分水岭,直接影响准备金收益与流动性风险。英国央行拟对系统性稳定币实施持有上限,推动其定位为支付工具而非储值手段。美英监管差异将重塑稳定币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瑞士银行完成首笔区块链法律约束支付 推动金融创新
瑞士多家银行完成基于公共区块链的银行间支付概念验证,实现首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链上支付。测试由瑞士银行家协会主导,验证了存款代币和智能合约在机构支付中的可行性,并探索了代币化资产交换。尽管可扩展性仍需优化,该成果加速了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进程。
-
财新社:中企在港稳定币业务或将受限,政策影响与行业前景分析
中国内地企业及国有金融机构在香港的稳定币与加密货币活动面临限制,可能退出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尽管香港金管局拟放宽银行加密资产资本要求以促进合规稳定币发展,但受中国政府对稳定币的谨慎态度影响,相关机构或推迟参与。政策转向显示内地对稳定币风险管控加强,同时探索人民币稳定币的国际化应用。
-
BBVA与Ripple合作推出欧洲机构级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托管服务
Ripple将为西班牙BBVA银行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支持其比特币和以太坊零售交易及托管业务。此举符合欧盟MiCA监管趋势,推动传统银行加速布局加密资产。此前BBVA瑞士分行及土耳其分行已采用Ripple服务。
-
花旗高管警告:稳定币收益或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失,市场影响几何?
花旗警告称,向稳定币支付利息可能引发类似1980年代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外流,冲击银行业。美国银行团体反对稳定币收益,称其可能扰乱信贷市场并导致巨额存款流失。加密行业则反击称限制措施将抑制创新。美国政府支持稳定币以维持美元主导地位。
-
智库分析师:央行数字货币(CBDC)如何实现奥威尔《1984》的预言闭环 | 深度解析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引发控制与隐私担忧,批评者警告其可能成为“货币武器化”工具,威胁个人自由。美欧政策分歧加剧:美国禁止CBDC,欧盟推进数字欧元,后者承诺隐私保护但仍存监控争议。巴西试点曾暴露资金冻结功能,凸显潜在风险。
-
银行业游说团体试图修改GENIUS法案:现在行动是否为时已晚?
美国银行业游说团体BPI反对GENIUS法案允许稳定币计息的条款,认为这将分流银行存款、推高贷款成本并威胁传统信贷体系。尽管银行业在华盛顿具有影响力,但加密行业已推动法案成形,修改空间有限。稳定币计息可能催生未受监管的“影子银行”,但也被视为金融创新的必然趋势。
-
美联储官员提议:允许员工持有少量加密货币,政策或将放宽
美联储副主席Michelle Bowman提议允许员工持有少量加密货币,以提升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并支持招聘和政策制定。她强调监管机构应减少对新技术的怀疑,积极拥抱创新,同时建立稳健的监管框架。此举呼应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动的加密友好政策。
-
招商银行香港子公司正式上线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助力数字资产投资
招商银行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所,成为首家获香港证监会虚拟资产服务牌照的中资银行附属券商。该平台面向专业投资者,支持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的全天候交易。招商银行计划整合传统股票交易与数字资产服务。香港近期加强加密货币监管,包括实施严格的稳定币新规和托管标准,显示其推动加密行业合规发展的决心。
-
国际清算银行(BIS)新规解读:加密货币洗钱将面临更严格监管
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加密货币出金风险评分系统,通过分析UTXO或钱包交易历史评估资产与非法活动的关联性,以阻止黑钱流入法币系统。报告指出稳定币已成为犯罪活动主要载体(占2024年非法交易63%),建议对交易所和用户实施”注意义务”,不合规代币可能折价交易。该系统拟将风险评分嵌入区块链交易数据,影响包括去中心化交易在内的全行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