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Blast作为新兴Layer2项目因采用3/5多签机制引发争议,但主流Layer2同样存在多签管理安全隐患。文章指出当前真正去信任化的Layer2仅有Fuel、ZKSpace和DeGate,多数项目仍依赖社会共识保障安全。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据透明降低社会共识成本,技术应为社会共识服务而非绝对主导。Layer2的安全不仅依赖技术实现,更需社区监督和广泛认可,这才是Web3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导语:当Blast面对Polygon zkEVM等正统Layer2时,仿佛在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家本质上都依赖社会共识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指责Blast的Layer2纯度不够似乎有些”相煎何太急”的意味。

虽然Blast采用3/5多签控制充值地址的做法备受争议,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Layer2同样依赖多签管理合约。Optimism此前甚至仅用一个EOA地址控制合约升级权限。在主流Layer2普遍存在多签安全隐患的现状下,对Blast安全性的质疑,更像是技术精英对新兴项目的偏见。

抛开技术优劣的争论,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社会共识和民主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推崇技术至上的同时,我们必须承认社会共识比技术本身更为关键,因为这才是保障所有Web3项目正常运转的基石。说到底,技术是为社会共识服务的,得不到大众认可的项目,即便技术再先进,也不过是个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正文:近期,Blur创始人推出的Blast项目在业内掀起热潮。这个打着Layer2旗号的”资产生息”协议在以太坊上设置了充值地址,用户资金将被用于ETH网络原生质押和MakerDAO等平台的生息活动,收益最终返还给用户。

凭借创始人的光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Blast获得了包括Paradigm在内的2000万美元投资,吸引了大量散户参与。上线仅5天,其TVL就突破4亿美元。可以说,Blast如同一剂强心针,在低迷的熊市中点燃了市场热情。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然而,Blast的成功也招致了不少质疑。L2BEAT和Polygon工程师指出,目前的Blast只是在以太坊上部署了一个受3/5多签控制的充值合约,这意味着合约逻辑可能被修改。同时,Blast自称要实现的Rollup架构仍是个空壳,提款功能要等到明年2月才能上线。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Blast则反击称,多数Rollup都依赖多签管理合约升级权限,其他Layer2的指责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Layer2多签问题由来已久

实际上,Layer2合约多签问题并非新鲜事。今年7月L2BEAT的调研显示,主流Rollup如Arbitrum、Optimism等都采用多签授权的可升级合约,可以绕过时间锁立即升级。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令人惊讶的是,Optimism此前仅用单个EOA地址管理合约升级,直到今年10月才引入多签。而批评Blast的Polygon zkEVM本身也允许6/8多签对Rollup合约进行”紧急接管”。有趣的是,提出批评的Polygon工程师对此却含糊其辞。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这种”紧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Vitalik曾表示,Rollup需要频繁更新合约,没有可升级机制将难以高效迭代。此外,智能合约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漏洞,紧急按钮可以在危机时刻由委员会介入,防止资产损失。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当然,这些委员会可以绕过时间锁立即升级合约,某种程度上比外部威胁更令人担忧。除非合约设计为不可升级且不存在漏洞,否则托管大额资产的智能合约难以完全免除信任假设。

现实情况是,主流Layer2要么允许委员会立即更新合约,要么设置较短的时间锁。理论上,如果发现恶意升级,用户有足够时间将资产撤出Layer1。

但问题在于,许多Layer2甚至没有设置强制提款功能。一旦官方作恶,可以先让排序器拒绝提款请求,再将用户资产转入官方控制的L2账户,最后通过合约升级将资产转移至ETH链上。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真正去信任化的Layer2需要合理设置时间锁

要实现Layer2的去信任化,关键在于:在Layer1设置抗审查的提款出口,确保用户能绕过排序器直接提款;合约升级的时间锁应长于强制提款延时,使用户能在恶意升级前撤资。

目前大多数Rollup不满足这些条件。例如dYdX的合约升级有48小时延时,但强制提款最长需要7天,这意味着委员会可以在用户撤资前完成恶意升级。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从这个角度看,除Fuel、ZKSpace和Degate外,其他Rollup都存在较高程度的信任假设。采用Validium方案的项目虽有较长升级延时,但依赖链下DAC节点,可能遭受数据扣留攻击,也不符合安全模型。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安全需要社会共识与技术相结合

Layer2依赖项目方信用的问题早已被多次指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信任假设在所有区块链项目中都存在。我们需要假设Solana验证者不会串谋,比特币大矿池不会联合发动51%攻击。

传统Layer1在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时,往往通过社会共识进行链分叉。即便有人尝试恶意分叉,社区也会选择追随更可靠的分叉。社会共识是保障区块链项目运转的根本,技术审计、漏洞披露等机制都是其组成部分。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真正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往往是与技术无关的社会共识和舆论监督。设想一个高度去中心化的POW链,如果某矿企突然掌控绝大多数算力,其去中心化将瞬间瓦解。此时,社会共识成为唯一的纠错机制。

反观Layer2,无论机制设计多么精巧,都离不开社会共识。即便是Fuel等官方难以作恶的L2,其依托的以太坊本身也依赖社区监督。我们所谓的合约不可升级,也是基于审计机构和L2BEAT的结论,这本身就引入了微小但存在的信任假设。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区块链的数据透明性极大降低了社会共识成本,使”去信任化”成为可能。但除了前述三家外,其他Layer2的安全本质上仍依赖社会共识。技术固然重要,但能否获得广泛认可、建立强大社区,往往比技术本身更具价值。

以zkRollup为例,虽然有效性证明系统和数据上链能验证交易真实性,但无法防范所有作恶可能。当官方尝试恶意升级合约时,社区仍需依靠社会共识进行干预。此时,便于社会共识的机制设计比技术优越性更为关键。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从Blast的案例中,我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社会共识与技术实现的关系。当一个项目获得广泛认同时,社会共识就已经形成,无论这种认可是来自营销还是技术叙事。虽然社会共识是民主政治的延伸,存在固有缺陷,但区块链的数据透明性极大降低了共识成本,使Web3的”人治”与传统治理有本质区别。

如果将区块链视为改善民主治理中信息透明度的技术手段,而非追求绝对的”代码信任”,前景将更加明朗。只有摆脱技术精英的傲慢,拥抱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以太坊Layer2才能真正成为大众采用的金融基础设施。

Blast与Layer2多签后门之争:技术与社会共识的关键性对比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698.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BTC生态全景分析:历史重塑与下一次牛市机遇

    引言:BTC生态的历史发展 比特币铭文因Ordinals协议和BRC-20的出现引发市场关注,比特币从“数字黄金”转向探索生态发展可能性。2008年比特币诞生,作为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挑战传统金融体系。2023年铭文热潮让比特币生态重新成为焦点。 为什么需要比特币生态 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UTXO模型等特性,但受限于区块大小和非图灵完备语言,长期仅作为价值存储。以太坊虽支持智能合约,但比特币凭借市场共识、去中心化程度和公平发行机制(如铭文)吸引开发者回归。散户对公平发行的需求推动了比特币生态繁荣。 比特币生态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比特币生态围绕资产发行、扩容方案和基建展开: 资产发行协议:Ordinals和BRC-20引领铭文热潮,随后涌现ARC-20、SRC-20等新标准,探索更去中心化和灵活的资产发行方式。 扩容方案:链上扩容(如SegWit、Taproot升级)和链下扩容(闪电网络、侧链、Rollup)提升比特币可扩展性,但目前仍处早期阶段。 基建:钱包(Unisat)、去中心化索引器(Trac Core)、跨链桥(Polyhedra)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支持生态发展。 比特币生态发展的挑战和局限性 BRC-20面临去中心化索引难题;扩容方案尚未成熟,难以承载大规模应用;需探索原生场景而非复制以太坊模式。未来需围绕比特币资产属性,在安全性、公平发行和收益场景上创新。 总结 比特币铭文热潮重新激发生态活力,但资产协议和扩容方案仍需突破。比特币需结合自身特性,探索区别于以太坊的原生应用场景,推动生态持续发展。

    2025年8月25日
    2100
  • dYdX 为何放弃 Layer 2 选择自建区块链?关键原因解析

    转发标题:《Why did dYdX choose to launch its own chain instead of continuing with a Layer 2 solution?》 摘要 去中心化交易所dYdX从以太坊主网迁移至Layer 2(StarkEx)后实现交易量激增,但最终选择推出基于Cosmos SDK的独立链。核心原因包括:1)追求完全去中心化(订单簿等全链上处理);2)性能提升(TPS从100增至2000);3)摆脱Layer 2的治理限制。该决策挑战了”Rollup万能论”,表明特定应用场景仍需定制化基础设施。dYdX的演变历程凸显了区块链产品需在基础设施适配性与去中心化程度间动态平衡。

    2025年7月27日
    3900
  • 如何防范骑劫挖矿攻击:Cryptojacking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关于骑劫挖矿 骑劫挖矿是一种网络盗窃形式,黑客利用用户设备未经授权挖掘加密货币,导致性能下降和电费增加。该行为通常隐秘进行,受害者难以察觉。 骑劫挖矿的历史 随着加密货币普及,挖矿活动增加。2017年Coinhive服务推出后,骑劫挖矿脚本被滥用,演变为非法活动。 骑劫挖矿如何运作? 黑客通过恶意链接、受感染网站或广告部署脚本,窃取设备算力挖掘加密货币。受害者设备性能下降、发热增加,而黑客获取全部收益。 如何保护自己? 使用防病毒软件和广告拦截器 定期更新系统和浏览器 监控设备性能异常 警惕网络钓鱼 骑劫挖矿的影响 对个人造成设备损耗和电费增加,对企业可能导致运营中断和声誉损失,整体破坏数字信任环境。

    2025年8月4日
    1700
  • 全链游戏技术发展解析及热门游戏推荐

    本文深入分析全链游戏最新技术进展与热门案例。重点介绍L2网络Redstone主网及其低Gas、高性能特性,以及MUD引擎的Multi-namespace技术升级。同时剖析L3游戏链B3和Geist的特点及融资动态。热门游戏Pirate Nation凭借创新的代币经济模型和团队背景成为行业标杆,其NFT交易额突破9160 ETH。社区调研显示玩家对全链游戏的娱乐性与经济收益存在分歧,但普遍认同游戏可玩性正快速提升。当前全链游戏在技术迭代与用户增长间仍需平衡,透明性和链上交互优势正吸引更多开发者与玩家入场。

    2025年9月4日
    900
  • Polygon网络新增USDT0与XAUt0稳定币:提升DeFi流动性与安全性

    Polygon即将升级为USDT0标准,推出Tether的USDT和XAUT全链版本,实现统一流动性网络。此次集成采用LayerZero的OFT技术,支持跨链流通。USDT0选择Polygon因其强大的DeFi生态和超10亿美元流动性基础,旨在推动稳定币支付及机构级RWA应用。

    2025年8月28日
    15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