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Vertex Protocol:Arbitrum 头部衍生品协议,在新周期中的价值再发现
随着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市场目光正重新聚焦以太坊生态。贝莱德CEO近期表态看好以太坊ETF前景,叠加一季度坎昆升级带来的费用降低预期,L2赛道重新成为关注焦点。
在L2整体向好的大环境下,Arbitrum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ARB代币创下历史新高,TVL持续攀升,市场资金似乎正在向这个生态聚集。这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其中尚未被充分发掘的Alpha机会。
链上衍生品DEX的竞争始终是行业的重要叙事,而得益于Arbitrum的低gas费用和STIP激励计划,其生态中的衍生品DEX值得重新审视。去年,Arbitrum上的Vertex Protocol曾一度超越GMX登顶日交易量榜首,成为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如今,在以太坊L2崛起、Arbitrum创新高的背景下,Vertex这匹黑马能否在新周期中再创辉煌?本文将从项目数据、代币经济、竞品对比和未来规划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Vertex:衍生品赛道中的后起之秀
在竞争激烈的链上衍生品赛道,Vertex Protocol是如何实现突围的?这个去年4月才上线主网、正式运行仅9个月的新协议,集现货、衍生品和借贷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一站式DEX服务。
功能丰富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Vertex若想后来居上,必须在交易体验和收益回报两方面都做到出类拔萃。交易体验决定了用户留存率,而收益回报则直接影响用户吸引力。
在交易体验方面,Vertex采用了创新的混合流动性撮合模式,将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与自动做市商(AMM)相结合。这种设计使得链下做市商提供的订单簿流动性和链上智能合约提供的LP资金能够无缝衔接,交易者在前端看到的是统一的流动性池,可以按最优价格执行交易。
资金效率方面,Vertex的全局保证金模式颇具亮点。所有资金包括存款、持仓和投资损益都可作为保证金使用,未实现利润可以用于抵消损失或开立新头寸,实现了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费用结构上,依托Arbitrum L2的批量交易和Rollup技术,Vertex的交易成本显著低于以太坊主网。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合约风控引擎还能有效降低MEV影响。数据显示,Vertex在现货与合约交易费率上都明显优于GMX和dydx等头部平台。
从2023年的市场表现来看,Vertex已经成为Arbitrum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Dune数据,Vertex日交易量已占所有衍生品交易所市场份额的30%,且这一比例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攀升。
DefiLlama的数据同样显示,Vertex已成为Arbitrum原生协议中日获取费用最高的项目。Messari的gas消耗排名中,Vertex甚至超过了Uniswap,位居Arbitrum生态第二。
这些数据背后反映的是Vertex日益增长的用户基础。项目年度报告显示,其TVL与用户量同步增长,更有超过45%的VRTX代币被质押锁定,有效缓解了市场抛压。
从代币激励到真实收入的转型
Vertex初期通过”流动性挖矿”模式成功吸引了大量资金。在激励计划中,用户不仅能获得原生代币VRTX奖励,还能分享ARB生态激励,双重奖励机制带来了显著的用户增长。
但这种模式也面临可持续性挑战。为此,Vertex正逐步转向以真实收入支撑的发展模式。随着交易量上升,协议收入持续增长,LP和质押者都能从中获益。数据显示,平台收入与LP分配部分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Vertex构建了一个正向循环的经济模型:交易量增长带动费用收入增加,这些收入又通过质押奖励回馈给用户,激励更多交易行为。目前VRTX质押者最多可获得50%的交易费用分成,而交易者则能用质押奖励抵扣手续费,形成良性循环。
与GMX和dydx等头部项目相比,Vertex虽然市值和TVL规模较小,但质押收益率更高,展现出更好的性价比。
未来展望:V2升级与跨链流动性整合
Vertex即将在Q1推出V2版本,重点优化用户体验。值得关注的升级包括:增加长尾资产交易对吸引Degen用户、支持异构抵押品拓展资金来源、引入隔离保证金机制强化风险管理。
更重要的突破在于其创新的跨链解决方案。不同于传统多链部署模式,Vertex计划构建统一的流动性池,支持以太坊、OP、BSC等EVM链资产的无缝交易。这种设计避免了流动性碎片化问题,用户无需跨链即可使用各链资产进行交易。
这种跨链整合将带来多重优势:简化用户操作流程、便于与其他项目合作、充分利用Arbitrum的STIP激励计划。在牛市预期下,衍生品交易需求有望持续增长,Vertex的创新设计或将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从流动性挖矿起步,到真实收入支撑,再到跨链流动性整合,Vertex展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在衍生品交易所的持久战中,谁能持续优化体验、提升收益,谁就能赢得用户青睐。Vertex的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