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主网最初推出的Uniswap V1版本并未引起太大反响,真正让这个去中心化交易所声名鹊起的是2020年5月发布的V2版本。而在Solana生态中,Raydium则是在2021年崭露头角的新星。
在众多去中心化交易所中,这两个项目之所以值得特别关注,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当前Web3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两大生态体系:以太坊EVM生态和快速崛起的Solana生态。作为各自生态中的代表性DEX,它们既有独特的优势,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分析这两个项目的特点。
Uniswap:以太坊生态的DEX标杆
自V2版本上线以来,Uniswap长期占据着以太坊主网及大多数EVM链的交易量榜首。要全面评估其业务表现,交易量和手续费收入是最核心的两个指标。
从市场份额变化来看,Uniswap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2020年8月其市场份额曾高达78.4%,到2021年11月DEX大战白热化时跌至36.8%的低点,如今又回升至56.7%的水平。这种V型反弹充分证明了Uniswap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Uniswap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没有提供流动性挖矿激励,这与行业内普遍依赖代币补贴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Sushiswap、Curve等竞争对手虽然投入了大量激励资金,却始终未能撼动Uniswap的市场领导地位。
不过,Uniswap也面临着代币价值捕获不足的质疑。直到2024年2月,开发团队才提出激活费用开关的提案,计划将部分交易手续费分配给UNI代币持有者。虽然正式投票一再推迟,但相关合约已完成开发和审计,预示着Uniswap即将开启协议收入的新篇章。
实际上,Uniswap Labs早在2023年10月就开始对前端交易收取0.15%的费用。仅此一项就使其成为Web3领域收入最高的团队之一。若协议层费用开关最终开启,按照当前交易量估算,Uniswap年化协议收入可能达到1.1亿美元。
Uniswap的竞争优势
Uniswap的市场领导地位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首先是强大的用户粘性。即便在前端收费后,用户依然保持原有的交易习惯,并未大规模转向其他聚合器。其次是独特的双边网络效应,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项目方和用户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最后是多链布局的战略优势,Uniswap在主要EVM链上都保持着领先地位。
估值方面,UNI代币当前60亿流通市值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高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费用开关开启的预期。不过,93亿的全稀释市值也意味着不小的估值压力。
潜在风险与挑战
监管风险是悬在Uniswap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24年4月收到的SEC Wells Notice可能引发长期法律纠纷。同时,随着交易聚合器和意图模式的兴起,DEX作为底层流动性提供者的生态位正在被重新定义。为此,Uniswap正积极向上游拓展,通过开发钱包和推出Uniswap X来巩固竞争优势。
Raydium:Solana生态的Meme交易中心
在本轮Solana生态爆发的浪潮中,Raydium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3月其交易量达到475亿美元峰值,相当于同期Uniswap交易量的52.7%。更令人瞩目的是,Raydium已占据Solana生态62.8%的交易份额,统治力甚至超过Uniswap在以太坊生态的表现。
Raydium的崛起与Solana上的Meme热潮密不可分。其标准AMM池的简易性深受Meme项目方青睐,而Solana生态每天涌现的大量新Meme项目又为Raydium带来了持续的交易需求。数据显示,Raydium94.3%的交易量来自标准池,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在收入模式上,Raydium早已开启协议收费。标准AMM池收取0.25%的手续费,其中0.03%用于回购RAY代币。2024年上半年,协议用于回购RAY的收入已达2098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0.5倍。此外,创建新池的费用也为团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来源。
Raydium的市场地位
Raydium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Solana生态的双边网络效应。大量Meme项目选择在Raydium建立初始流动性,吸引交易用户聚集,进而吸引更多项目方入驻,形成了正向循环。与Uniswap类似,这种网络效应在Meme交易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估值角度看,尽管RAY代币价格有所上涨,但由于交易量暴增,其估值指标反而较去年明显下降,目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未来发展隐忧
Raydium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在生态位方面,Jupiter等聚合器掌握了更多交易流量,而Pump.fun等平台正在蚕食项目发行市场。如果这些上游服务商自建DEX或转向竞品,将对Raydium造成重大冲击。此外,Solana的Meme热潮能否持续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旦市场风向转变,Raydium的市场份额可能再次波动。
代币经济方面,RAY目前流通率仅为47.2%,未来解锁可能带来抛压。更关键的是,项目治理仍高度中心化,回购代币的分配方案等重要事项都由团队单方面决定。
流动性质押龙头:Lido
作为以太坊流动性质押的开拓者,Lido通过发行stETH凭证解决了早期质押资产流动性缺失的问题。其商业模式简单清晰:收取10%的质押收益,其中5%分配给节点运营商,5%归DAO管理。
经过战略调整,Lido目前专注于以太坊质押市场,TVL高居所有DeFi协议之首。2021年底,它成功超越中心化交易所,成为该赛道的领导者。不过,出于对去中心化的考量,其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28%-32%之间。
Lido的核心优势
Lido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发优势带来的品牌效应,使其成为大额质押的首选;二是stETH建立的网络效应,已被主流DeFi协议广泛支持,成为以太坊生态的基础收益资产。
估值指标显示,Lido的PS和PF均处于历史低位。虽然社区对代币经济模型改革有所期待,但团队认为当前收入尚不足以支持长期运营开支。
面临的主要挑战
Eigenlayer等新项目的崛起正在蚕食Lido的市场份额。更严峻的是,SEC在最近对Consensys的诉讼中明确将LST定义为证券,这为Lido的未来发展蒙上了监管阴影。
永续合约平台:GMX
GMX作为Arbitrum生态的原生衍生品交易所,采用独特的LP做市模式。交易手续费和资金费用的30%分配给GMX质押者,创造了稳定的收益来源。
在竞争激烈的永续合约赛道,GMX凭借Arbitrum的支持和先发优势保持着竞争力。其TVL位居行业前列,PS估值低于多数竞争对手。不过,去年将1200万ARB激励全部释放的做法短期内影响了利润表现。
GMX的竞争壁垒
作为Arbitrum重点扶持项目,GMX获得了大量资源支持。长期的行业领导地位也为其积累了品牌优势。更重要的是,充足的流动性规模使其能够承接大额交易,形成了良性循环。
行业挑战
新兴交易所如AEVO、Hyperliquid的崛起加剧了行业竞争。预言机价格机制也存在被操纵的风险。虽然V2版本已进行针对性改进,但整体赛道格局仍不明朗。
行业展望
DeFi经历了从概念萌芽到泡沫破裂的完整周期,如今正凭借实际业务数据重建价值。作为加密领域少数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的赛道,DeFi展现出长期的投资价值。随着产品不断迭代和创新,这个领域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