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Solana生态因MEME热潮退去而陷入交易量萎缩,一个更为隐蔽的危机正在悄然蔓延。近期社区中不少用户反映,即便支付了优先费(Tips),链上交易仍频繁遭遇三明治攻击,甚至有传言称部分验证者节点参与其中。这一现象揭示了Solana生态面临的深层矛盾——MEV(最大可提取价值)已经从技术漏洞演变为系统性收割工具。
数据表明,某三明治攻击者的收益规模在短短四个月内实现了惊人增长,从3000万美元飙升至2.87亿美元。普通用户被迫在”被夹击”和”支付更高保护费”之间艰难抉择,而这场危机的背后,是验证者利益捆绑、优先费机制异化与用户信任崩塌的三重困境。
三明治攻击的工业化转型
PANews此前曾对Solana链上的MEV情况进行过深入调查,曝光了当时臭名昭著的”arsc”开头三明治攻击机器人。令人担忧的是,数月过去,这些攻击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呈现出工业化、规模化的新趋势。
以地址Ai4zqY7gjyAPhtUsGnCfabM5oHcZLt3htjpSoUKvxkkt为例,该地址在6个月内获利高达2.87亿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攻击手法也在不断进化——攻击者开始采用批量新地址和程序化执行的方式,使得追踪变得更加困难。一个典型的攻击程序管理着77个地址,截至3月12日已执行42.9万笔交易,相当于进行了21.5万次攻击。
另一个地址4vJfp62jEzcYFnQ11oBJDgj6ZFrdEwcBBpoadNTpEWys在近一个月内就进行了21万次攻击,平均每笔盈利7.6美元。这种大规模、系统化的攻击程序比半年前更为普遍,但由于数据统计的局限性,我们难以获得精确的数字。
异化的优先费机制
面对日益猖獗的攻击,用户不得不依赖交易机器人或提高优先费来规避风险,但这反而使优先费机制彻底异化——从原本提升交易效率的工具,蜕变为变相的”链上税”,进一步加重了用户负担。
近期讨论的SIMD-0228提案试图削减节点质押收益,其前提是认为当前MEV收入已足以维持节点运营。这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循环:三明治攻击迫使更多用户缴纳优先费,优先费又提高了节点收入,而部分节点则可能参与三明治攻击。在这个闭环中,普通用户只能在”被夹击损失本金”和”支付更高优先费”之间做出无奈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黑暗玩法”在牛市期间往往被忽视,因为用户更关注财富效应和重大安全事件。但在市场低迷时期,其负面影响正变得越来越难以忽视。
市场萎缩下的攻击模式演变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三明治攻击的成本效益比也在发生改变。建立一个高效的三明治攻击系统需要巨额投入——攻击者需要在全球部署多个验证者节点,以便在第一时间插入交易。据估算,部署完整的攻击节点集群需要数百万美元。
当链上交易量下滑时,攻击者收入随之减少,竞争却更加激烈。谁能提供更高的优先费,谁就能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这种竞争导致了一个新现象:即使支付了优先费的交易也可能遭到攻击。例如,某用户支付了0.000075SOL优先费进行约5SOL的交易,仍被攻击者掳走0.08SOL,因为攻击者支付了高达0.0044SOL的优先费。
攻击手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主要采用”捆绑交易”方式,现在则更多采用”插队”策略——在目标交易前后独立发起两笔交易。这意味着优先费金额变得更为关键,用户面临的选择不再是”交不交优先费”,而是”交得够不够”的问题。
验证者泄密加剧生态危机
这种新型攻击模式还依赖于一个关键前提:领导区块的节点需要配合攻击者泄露交易数据。自2月27日起,多位行业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呼吁Solana官方重视此事,但截至3月13日仍未得到正式回应。
数据显示,Solana链上日优先费已从1月份高点的18.3万SOL骤降至1.4万SOL,降幅超92%。与此同时,活跃地址数也从878万的高点下滑至214万,降幅达75%。在这种极度萎缩的市场环境下,继续放任三明治攻击无异于竭泽而渔,将进一步驱离Solana生态的用户。
公链的竞争从来不只是TPS数字的比拼,更在于能否建立可持续的价值共识。在交易量暴跌、优先费收入锐减的当下,Solana正面临严峻考验:如果继续放任MEV利益集团吞噬用户资产,过去一年靠MEME建立起的网络活跃度可能将一去不复返。正如古语所云:竭泽而渔,终无鱼也。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