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犯罪的多副面孔与永不停歇的猫鼠游戏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2025年加密货币犯罪激增,截至7月被盗金额已达21.7亿美元,超2024年全年。主要攻击类型包括:钓鱼攻击(占70-90%)、AI深度伪造骗局、”杀猪盘”骗局(年增40%)、庞氏骗局和地毯式拉盘。物理攻击(扳手攻击)数量也创新高,2025上半年已超30起。专家警告AI将使犯罪规模化,但可验证数据、可重用KYC和AI防御技术带来希望。行业需通过时间检验、事件学习和建立用户信任来提升安全性。

加密货币犯罪的多副面孔与永不停歇的猫鼠游戏

加密货币犯罪的多副面孔与永不停歇的猫鼠游戏 加密货币犯罪的多副面孔与永不停歇的猫鼠游戏

欢迎来到《石板星期日》,这是CryptoSlate推出的全新周更专栏,通过深度访谈、专家解析和发人深省的评论文章,超越头条新闻的局限,探索塑造加密货币未来的思想与声音。

加密货币犯罪正在抬头。从当年震撼行业的门头沟史诗级黑客事件,到保加利亚诈骗团伙精心设计的维卡币骗局,不法行为始终与数字资产如影随形。历史证明,只要有价值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有居心叵测者在暗处伺机而动。随着行业发展,犯罪手段也日趋复杂精密,成为不容忽视的顽疾。

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数据显示,2025年正成为有史以来加密货币盗窃最猖獗的年份——截至7月,已有超过21.7亿美元从加密服务中被盗,这个数字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失窃总额。而2024年本就被认为将打破纪录,钱包盗取攻击较2023年激增了67%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暴露出加密领域的巨大安全漏洞,也阻碍着主流采用进程。正如AI开发平台Komodo首席技术官Kadan Stadelmann在书面评论中所言:

“我们正在目睹web3的信任度实时流失。钱包盗取攻击激增67%说明一切:加密货币仍是剥削者的游乐场,而非主流金融的基石。当普通用户需要兼具程序员能力和偏执侦探思维才能转移资金时,大规模采用自然停滞不前。”

全球最大加密支付平台BitPay的首席营收官Bill Zielke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加密骗局激增不仅影响现有用户,更侵蚀信任、延缓普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潜在的新用户在看到钓鱼攻击、虚假钱包或冒充骗局的报道后都会犹豫。虽然采用率在增长——特别是作为传统支付和汇款系统的替代方案——但对诈骗的担忧始终是道门槛。”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所谓”杀猪盘”骗局(诈骗者先”养肥”受害者再收网)的数量同样呈上升曲线,2023至2024年间相关收入年增长率近40%。

值得庆幸的是相对少见但更令人不安的,是针对比特币持有者的实体暴力攻击(扳手攻击)也在增加。比特币安全专家、Cas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安全官Jameson Lopp在近期《石板星期日》访谈中透露,目前已记录200多起针对比特币用户的实体攻击,其中30多起发生在2025年上半年。Chainalysis由此得出结论:

“很明显,2025年实体攻击数量或将达到历史次高年份的两倍。”

这场安全攻防就像打地鼠游戏——当专家刚识别某种攻击方式并建立防护措施,新的变种就会涌现。犯罪手段随时间推移愈发精密,专门针对缺乏戒心的受害者。

如今许多骗局利用AI生成内容、深度伪造和高级钓鱼技术绕过检测,甚至能蒙蔽最精明的用户(同时吓退其他想要自主托管资产的人)。安全基础设施提供商MatterFi创始人兼CEO Michal “Mehow” Pospieszalski警告称:

“诈骗不仅延缓采用,更重要的是摧毁信任。如果用户可能因点错链接或看错钱包地址就损失一切,任何收益率或创新都失去意义。没人愿意进入一个默认规则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领域。”

加密货币犯罪:最常见攻击类型

在线欺诈专家、自主身份平台cheqd首席执行官Fraser Edwards与我们深入探讨了这一议题:

“欺诈本质上是场猫鼠游戏,”Edwards坦言,”目前优势在诈骗者这边,我认为情况会恶化,但攻防态势总是动态变化的。”

网络安全领域常被如此形容,因为黑客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日益逼真的技术手段迷惑受害者,始终保持领先一步。那么当前最需警惕的攻击类型有哪些?又该如何防范?

钓鱼与社会工程学

社会工程学和钓鱼攻击在加密货币犯罪和网络安全威胁中占比高达70-90%,通常伪装成虚假邮件、短信和网站诱导用户泄露私钥或钱包凭证。Edwards举例说明:

“通过Twitter传播的Calendly钓鱼链接就设计精妙。受害者点击伪造的日程安排链接,预约时段时通过Twitter认证,攻击者随即控制其账号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包括:始终通过官方渠道访问服务、严格检查链接、反复核对钱包地址、绝不点击邮件中的可疑链接或附件。

AI深度伪造骗局

在AI爆发式发展的当下,深度伪造诈骗自然激增。骗子利用AI生成的视频和声音冒充权威人士或企业高管。

2023年,一段伪造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接受CNBC采访的深度伪造视频在YouTube等平台广泛传播。视频中”马斯克”声称向指定地址发送比特币或以太坊即可获得双倍回报。

类似骗局屡见不鲜,虽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威胁,但意见领袖们仍要频繁提醒粉丝不要相信他们在Instagram或TikTok上”代言”虚假投资平台的AI伪造视频。

cheqd正在开发的”可验证AI”解决方案或能应对这一挑战——通过密码学签名证明内容来源和生成时间。Edwards解释道:

“例如用手机录制视频时同步生成内容凭证。三星正考虑在旗舰机型中植入该功能,每张照片/视频都将携带设备级加密签名,用以证明非AI生成。”

杀猪盘

这类名称形象的骗局中,诈骗者通过社交媒体或交友软件与受害者建立亲密关系,获取信任后诱导其投资虚假加密项目。待大额资金入账,犯罪分子便携款消失(往往给受害者造成毁灭性打击)。

据FBI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3)报告,2023年加密货币相关欺诈投诉量激增,损失总额达39.6亿美元,同比增长53%。

加密货币犯罪的多副面孔与永不停歇的猫鼠游戏 加密货币犯罪的多副面孔与永不停歇的猫鼠游戏

Edwards团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可复用KYC”——用户只需完成一次身份验证,即可安全地跨平台复用该凭证。这既减少敏感信息暴露,避免形成高风险的中心化数据”蜜罐”,又能通过密码学签名确保凭证真实性。他兴奋地表示:

“我认为可复用KYC将是最重要的突破,其普及速度会超乎想象。”

庞氏与金字塔骗局

尽管庞氏骗局已有百余年历史,但轻信的投资者仍不断落入陷阱。欺诈性加密平台承诺保证收益,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早期参与者,最终崩盘使大多数人血本无归。

例如数千尼日利亚人在CBEX平台(假冒”北京股权交易所”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损失数百万美元;或是2025年6月First Liberty揭露的骗局,导致约300名投资者损失至少1.4亿美元后平台突然关闭。

识别庞氏骗局颇具挑战(尤其当这个术语被彼得·希夫等名人滥用时)。基本原则是警惕不切实际的回报、高压推销和主动邀约。不妨多看几遍维卡币纪录片加深印象。

拉地毯与拉高出货

在加密领域稍有经验者都熟悉无良的”拉地毯”骗局——开发者大肆炒作新代币,吸引数百万美元投资后突然撤除流动性卷款跑路,让投资者瞬间”被抽走地毯”。Edwards叹道:

“归根结底是投资者不做尽职调查就盲目跟风。太多匿名团队在运作这些项目。”

他指出可验证数据能帮助筛选项目,合法团队成员可通过去中心化ID建立可验证的项目贡献记录与可靠声誉。

实体比特币攻击(扳手攻击)

Lopp记录的比特币持有者实体攻击案例中,有组织犯罪呈上升趋势。受害者包括Ledger联合创始人David Balland等业界名人,Lopp本人因此从互联网”消失”。但炫耀财富的加密网红同样是主要目标。

防范实体攻击的最佳方式(除了像007反派那样精心设计消失计划)是保持低调:永远别透露比特币持有量,更不要在社交媒体炫耀钻石劳力士的同时嘲讽粉丝”穷着开心”。Edwards建议:

“财富增长时自然需要考虑人身安全。但核心问题在于有些人——无论有意无意——过度暴露资产,因为所有交易都记录在链上。这与传统银行系统完全不同。”

情况只会…更糟

与90年代D:Ream乐队那首励志金曲不同,现实很可能持续恶化。Chainalysis预警

“2025年上半年的犯罪率已比2022年同期高17.27%。若趋势延续,仅服务被盗金额全年或超43亿美元。”

随着AI代理的普及,网络犯罪将获得自主进化能力,不再需要人类主导。Edwards解释道:

“目前犯罪主要由人实施,但真正恐怖的是未来AI代理能大规模自动化作案。届时将突破人类能力的限制。”

Conflux Network开发者Chenxing Li认为行业需要在三个关键维度走向成熟:

“1. 时间检验:筛选出真正可靠的项目,建立安全信任品牌
2. 事件学习:从安全事件中吸取教训,迭代产品设计修补漏洞
3. 赢得信任:用成熟方案逐步替代过时系统,获得广泛采用”

但在AI以子弹速度发展、网络犯罪猖獗的当下,我们真有等待行业成熟的奢侈吗?Edwards反思:

“理想状态下,技术迭代应该赶在诈骗者收割之前。但目前他们已占得先机。情况可能继续恶化,之后才会好转——但我觉得反应速度还不够快。”

希望微光

所幸并非全无希望。自主托管web3钱包Unity Wallet首席运营官James Toledano指出,AI既能加剧问题,也能成为防御武器:

“这不是场必败之战。自主托管钱包本质安全,多数漏洞源于欺诈而非技术缺陷。解决方案始于教育:存疑时,不操作。
正如坏人利用AI,它同样能实时检测诈骗、监控用户行为、自适应响应威胁,重建web3信任。”

Edwards对此认同:

“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存在。幸运的是,我们并非面对无解难题。”

Algebra Labs就是利用AI反欺诈的典型——他们正在构建完全由机器人治理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联合创始人Vladimir Tikhimorov介绍:

“AI将改变行业诸多方面,包括威胁检测与处置。当安全系统能实时响应而非事后警报(往往资金已被盗),数字资产的未来必将转向此类平台。”

随着加密货币采用加速与技术成熟,犯罪阴影始终是如影随形的威胁。但通过提高警惕、用户教育、更智能的安全实践和AI等技术演进,我们仍有希望避免网络末日。这场攻防战或许像永恒的猫鼠游戏,但请记住——最终吃到奶油的会是谁。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5295.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主张采用著佐权以对抗科技垄断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重新审视其长期坚持的宽松软件许可立场,转而倡导在开源领域更广泛采用”著佐权”协议。他承认此前偏好MIT等宽松许可因其能最大限度降低使用门槛,但指出当前开源生态已发生三大变化:开源成为科技巨头标配、加密行业竞争加剧形成逐利氛围、规模经济导致权力集中风险。他认为著佐权许可证(如GPL)能通过法律约束确保技术改良回馈社区,以去中心化方式防止垄断形成,在AI和区块链技术爆发时期尤为关键。Buterin强调宽松许可仍适用于追求广泛采用的场景,但开发者应重新评估著佐权在维护技术普惠性方面的独特价值。

    2025年7月8日
    1400
  • 塞勒表示:只要持续发债并买入比特币,企业比特币库的增长速度就能无限提升

    MicroStrategy联合创始人Michael Saylor在BTC Prague会议上表示,比特币国库公司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其发行股权和信贷购买比特币的能力。这类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垃圾债券等证券快速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其商业模式简单高效。Saylor认为这将推动资本市场从现金本位转向比特币本位,比特币国库公司的增长速度远超传统商业周期,估值标准也转向比特币购买能力而非运营表现。

    2025年6月30日
    1300
  • Pepe币的崛起:从网络表情包到70亿美元市值的加密货币成功故事

    Meme币Pepe凭借其源自网络文化IP”悲伤蛙”的广泛认知度,在加密市场异军突起,市值一度突破70亿美元。其成功源于三大因素:一是底层文化基因,Pepe the Frog作为15年历史的网络表情包,具有强传播性和情感共鸣;二是精准的Token经济设计,采用零税、通缩等机制吸引社区;三是营销策略,包括KOL联动、暴富故事传播及快速登陆主流交易所。尽管经历团队套现风波,Pepe仍成为反VC情绪下的Meme新龙头,反映出加密市场对文化符号资本化的狂热。

    2025年7月11日
    900
  • 初学者必看:全面了解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运作原理与优势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传统治理中的”主体-代理”问题,将规则编码为智能合约实现透明自治。DAO通过代币经济模型分配投票权,典型案例包括MakerDAO、Uniswap等DeFi协议。虽然2016年首个DAO遭遇黑客攻击,但当前DAO已发展为涵盖开发平台(Aragon)、黄金代币化(Digix)、ETH2.0资助(MolochDAO)等多领域生态。其核心优势在于降低信任成本,但存在投票权重不均、跨司法管辖区等挑战。DAO本质是构建无需信任组织的工具,实际去中心化程度取决于具体规则设计。

    4天前
    1100
  • 比特币(BTC)看涨趋势或在2-3个月后结束 – 分析师最新预测

    加密分析师Rekt Capital警告称,若比特币遵循2020年周期模式,当前牛市或将在10月结束,距减半事件约550天。他提醒市场需重视减半周期指标,而非追逐新叙事。目前比特币价格接近历史高点,达109,155美元。尽管部分机构认为减半周期因机构入场而失效,但渣打银行等仍维持年底20万美元的预测目标。分析师强调情绪化决策的风险,指出历史规律仍具参考价值。

    2025年7月4日
    16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